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 2010年上半年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8-2009学年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成绩复核得分阅卷题目部分,(卷面共有30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单选题(9小题,共9.0分)[1]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2]二项分布的方差为。A、B、C、D、[3]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常数k>0,则概率=A、B、C、D、[4]人口负担系数是()A、被抚养人口数与总人数之比B、老龄人口数与总人数之比C、被抚养人口数与15到64岁人口数之比D、老龄人口数与15到64岁人口数之比[5]若有40对成对数据,其中10对没有差别,则成对比较检验时,检验所用的样本容量为。A、40B、10C、39D、30[6]标准差系数()。A、将各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抽象掉了B、将不同平均水平和计量单位抽象掉了C、反映绝对差异程度D、一般在平均水平相同的条件下使用[7]抽样时需要遵循随机原则的原因是()A、可以防止一些工作中的失误B、能使样本与总体有相同的分布C、能使样本与总体有相似或相同的分布D、可使单位调查费用降低[8]无限总体是指()。A、包含单位很多的总体B、包含单位较多的单位C、包含单位很多、难以计数的总体D、单位不加限制的总体[9]对按年排列的时间数列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时,应采用的一种方法是。A、各年定基发展速度连乘,然后开n次方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然后开n次方C、各年定基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n次方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n次方二、多选题(9小题,共18.0分)[1]政治算术学派对统计学发展的主要贡献表现在。A、第一次有意识地运用可度量的方法,依据数量的观察来解释与说明社会经济生活B、把古典概率论引入统计学,并推广了概率论在统计中的应用C、为统计学这门学科起了一个世界公认的名词“统计学”D、处理资料方面,较为广泛地运用了分类、制表及各种指标来浓缩与显现数量资料的信息E、在搜集资料时,明确提出了大量观察法、典型调查、定期调查等思想[2]构成时间数列的基本要素是。A、现象所属的时间B、标志C、频数D、指标名称E、反映客观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3]常用的手工汇总方法有A、划记法B、过录法C、折叠法D、卡片法E、制表法[4]下面属于基本指标的有()A、农村人口数B、大学生在校人数C、人口总数D、职工的性别比例E、城镇人口数[5]用公式计算平均发展水平适用于下面哪些情况的时间数列()A、时期相等的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间断的时点数列D、连续的时点数列E、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6]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A、人均粮食产量B、人均钢铁产量C、人均国民收入D、工人劳动生产率E、职工月平均工资[7]判断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有()A、编制相关表B、绘制相关图C、计算估计标准误差D、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E、计算相关系数[8]下列近似计算概率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用二项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超几何分布的概率B、用二项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泊松分布的概率C、用泊松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二项分布的概率D、用正态分布的概率近似计算二项分布的概率[9]计算移动平均数时,采用的项数()A、可以是奇数项B、可以是偶数项C、一般多用奇数项D、一般多用偶数项E、奇数项和偶数项并用三、填空题(2小题,共2.0分)[1]用综合指数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就是同度量因素及其()的选择问题。[2]反映季节变动的主要指标是(),它表明各季水平比全时期总水平高或低的程度。四、名词解释(1小题,共4.0分)[1]标准正态分布五、简答题(2小题,共9.0分)[1]总指数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各有什么特点?[2]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和()。六、计算分析题(7小题,共58.0分)[1]随机抽取某大学16名在校大学生,了解到他们每月的生活费平均为800元,标准差S为300元(是总体方差的元偏估计),假定该大学学生的每月生活费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大学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及其标准差的置信区间。[2]A、B、C三人在同一办公室工作,房间里有一部电话。据统计知,打给A、B、C的电话的概率分别为2/5、2/5、1/5。他们三人经常因工作外出,A、B、C三人外出的概率分别为1/2、1/4、1/4。设三人的行动相互独立。求:(1)无人接电话的概率;(2)被呼叫人在办公室的概率;若某一时段打进三个电话,求:(3)这3个电话打给同1个人的概率;(4)这3个电话打给3个不相同的人的概率;(5)在这3个电话都打给B的情况下,B却不在的条件概率。[3]某产品资料如下:等级单价(元/斤)收购量(斤)收购额(元)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1.201.050.90200030004000240031503600要求按以下三种方法计算产品的平均收购价格:(1)不加权的平均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3)加权调和平均数。[4]下表是某国1973~200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分析预测该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某商店3种商品的单价、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表所示:商品名称计量单位价格(元)销售量销售额(万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乙丙件千克米0.250.400.500.200.360.60400500200600600180100200100120216108要求:(1)计算是种商品的总销售额指数和销售增加额;(2)分别用拉氏和派氏公式编制3种商品的物价总指数;(3)分别用拉氏和派氏公式编制3种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6]某地有八家银行,从它们所有的全体职工中随机动性抽取600人进行调查,得知其中的486人在银行里有个人储蓄存款,存款金额平均每人3400元,标准差500元,试以95.45%的可靠性推断:(F(T)为95.45%,则t=2)1)全体职工中有储蓄存款者所占比率的区间范围2)平均每人存款金额的区间范围[7]某企业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资料如下:工人组别工人数(人)工资总额(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普工3203802240030400技工2804202240037800根据资料要求,计算:(1)总平均工资指数(平均工资可变指数);(2)工资水平固定指数,人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3)从相对数方面分析因素变动对总平均工资的影响程度。(须有文字分析)答案部分,(卷面共有30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单选题(9小题,共9.0分)[1]C[2]B[3]D[4]C[5]D[6]B[7]C[8]C[9]B二、多选题(9小题,共18.0分)[1]ADE[2]AE[3]ABCD[4]ABCE[5]AE[6]ABC[7]ABDE[8]ACD[9]ABC三、填空题(2小题,共2.0分)[1]时期[2]季节比率四、名词解释(1小题,共4.0分)[1]的正态分布称为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为分布函数为.五、简答题(2小题,共9.0分)[1]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其编制要点是:将不能直接加总所研究的现象,通过同度量因素的加入,过渡到能够加总综合的价值指标;用来对比的两个时期的价值指标中,所加入的同度量因素必须令其固定在一个时期的水平上,以此对比得出的总指数就是所研究现象综合变动的程度。平均指数的特点是先计算出各个项目的个体指数,然后再对这些个体指数进行加权以求得总指数。[2]同质大量差异六、计算分析题(7小题,共58.0分)[1]根据题意,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为:总体方差的95%的置信区间为:所以,总体标准差的95%的置信区间为即[2]解:(1)1/32,(2)13/20,(3)17/125,(4)4/125,(5)[3]解:不加权(元/斤)加权(元/斤)加权调和(元/斤)[4]解:(1)对数据绘折线图分析,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y轴,年份为x轴。(2)从图形可以看出大致的曲线增长模式,较符合的模型有二次曲线和指数曲线模型。但无法确定哪一个模型能更好地拟合该曲线,则我们将分别对该两种模型进行参数拟合。适用的二次曲线模型为:适甩的指数曲线模型为:(3)进行二次曲线拟合。首先产生序列,然后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各参数进行估计。得到估计模型为:其中,调整的,则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拟合效果很好。标准误差为151.7。(4)进行指数曲线模型拟合。对模型两边取对数得出。产生序列,之后进行普通最小二乘估计该模型,得到估计模型为:即其中,调整的,则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拟合效果很好。标准误差为175.37。(5)通过以上两次模型的拟合分析,我们发现,采用二次曲线模型拟合的效果更好,在调整的相近的情况下,误差较小。因此,采用方程:进行预测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5]解:商品名称价格(元)销售量销售额(万元)甲0.250.2040060010015080120乙0.400.3650060020080180216丙0.500.6020018010050120108合计一一一一400280380444(1)甲商品的总销售额指数=销售增加额=乙商品的总销售额指数=销售增加额=216-200=16(万元)丙商品的总销售额指数=销售增加额=108-100=8(万元)(2)计算物价总指数时,取销售量为同度量因素。若同度量因素销售量固定在基期,则为拉氏物价总指数;若同度量因素销售固定在报告期,则为派氏物价总指数。拉氏物价总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物价下跌了5%,使得销售额减少了20万元。派氏物价总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物价上涨了58.57%,使得销售额增加了164万元。(3)计算销售量总指数时,取物价为同度量因素。若同度量因素物价固定在基期,则为拉氏销售量总指数;若同度量因素物价量固定在报告期,则为派氏销售量总指数。拉氏销售量总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销售量减少了30%,使得销售额减少了120万元。派氏销售量总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销售量增加了16.%,使得销售额增加了64万元。能常情况下,拉氏物价总指数和派氏销售量总指数结合使用,而派氏物价总指数和拉氏销售量总指数结合使用,销售额总增加了44万元。[6](1)已知:n=600,p=81%,又F(T)为95.45%,则t=2所以故全体职工中有储蓄存款者所占比率的区间范围为81%±0.1026%(2)平均每人存款金额的区间范围为[7]销售额指数=117.4%增加销售额=27150(元)(1)销售量指数=109.6%销售量变动影响增加销售额=15000(元)(2)价格指数=107.1%价格变动影响增加销售额=12150(元)(3)综合影响:117.4%=109.6%×107.1%27150=15000+12150试卷指标统计数据总题量总分值30100章节编码题量分值章节说明0136总论0223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展示0312数据的描述性分析0427概率0537概率分布08112相对指标和指数0911抽样和抽样分布1018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1111非参数统计1212相关与回归分析13616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1411统计指数1711社会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20633综合练习难度编码题量分值难度说明11032易21352中3716难题型编码题量分值题型说明0199单选题02918多选题0322填空题0414名词解释0529简答题06758计算分析题
本文标题:2010年上半年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78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