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2010年以后自考中外新闻试题
2014年4月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西方新闻界,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新闻事件、人物、场景、气氛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的报道形式,被称为A、特稿B、专访C、通讯D、消息2、评析新闻作品时,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体现的是下列哪两种思维方式的辩证统一?A、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B、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C、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D、发散思维与统摄思维3、下列与新闻工作相关的文献中,要求“最有力量的意见乃是一种无形的意见”的是A、《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B、《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C、《关于部队的报纸工作》D、《人人要学会写新闻》4、“美国星际航行员阿姆斯特朗今天晚上格林威治时间2时26分成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这段导语的特点是A、流水帐式B、故弄悬虚C、开门见山D、高度概括5、“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主要表述的是作品研究者的A、客观性B、主观性C、发散性D、统摄性6、新闻报道《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体裁是A、消息B、通讯C、特写D、公告7、下列不符合...新闻语言的总体要求的是A、准确严谨B、专业性强C、简练明白D、鲜明生动8、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报道对象是A、张海迪B、志愿军战士C、李素丽D、人民警察9、下列有关新闻主题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B、它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C、所有的新闻作品,都要求有深刻的主题统帅D、它体现了新闻作品所具有的新闻价值10、下列作品中,以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报道对象的是A、《别了,“不列颠尼亚”》B、《春夜》C、《相思正是吐黄时》D、《小城风光更迷人》11、下列对于新闻作品表现手法的表述,其中不当..的是A、不同新闻体裁在表现手法上并无特殊要求B、新闻作品中常用的基本表现手法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C、好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有利于增强新闻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D、描写手法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12、下列著名记者中,以揭露清末民初官场黑幕而闻名的是A、黄远生B、穆青C、范长江D、邵飘萍13、“倒金字塔结构”一般应用于A、通讯B、特稿C、消息D、深度报道14、解释性报道的重点在于下列新闻要素中的哪一个要素?A、WhatB、WhenC、HowD、Why15、下列作品中属于风貌通讯的是A、《记鲁迅》B、《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C、《华美窗帷的后面》D、《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西方新闻记者在写作时对可读性是很下功夫的,他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有A、不畏艰险,想方设法亲赴第一线B、亲身经历、观察、体验新闻事件C、发挥想象设置悬念D、挖掘出有声有色的情节E、注重现场感17、下列新闻作品中,在结构方面具有“双线条”特征的有A、《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B、《水面下的桥梁》C、《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D、《世界最佳急诊室》E、《核弹元勋的“三子”》18、新闻作品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它们包括A、真实B、准确C、迅速及时D、针对性E、指导性19、报道中增加一些必要的说明和解释,其目的主要是为了A、使报道显得更为专业与深刻B、交代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C、揭示新闻事实与周围事实的联系与影响D、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新闻事实E、能够更好地显示作者意图20、决定新闻报道的题材范围广泛性的主要因素有A、新闻内容的丰富性B、新闻的社会功能的多样性C、各国新闻事件的差异性D、新闻的重大影响力E、新闻表现形式的丰富性非选择题部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如何对一个新闻作品进行新闻主题方面的分析?22、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通常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3、新闻的真实性应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24、试述《水城威尼斯》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点。25、试述新闻作品研究的基本原则。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3分)26、下面是分别来自1947年《西满日报》和2012年《东方早报》的两篇人物新闻,请根据我们所学的对新闻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分析方法,比较两篇报道在文体、结构和表现方法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它们对阅读效果的影响。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500字左右的评析短文,标题自拟。阎军血洗文水云周村十七岁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新华社晋绥七日电】上月十二日阎军血洗文水县云周村,十七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也被捕,当众审讯。阎军问她:“是不是共产党员?”,她答:“是”。又问:“你为什么参加共产党?”答:“共产党为老百姓做事”。“今后是否还给共产党办事?”“只要活一天就要办到底。”至此,阎军便抬出铡刀,在她面前铡死七十多岁的老人陆本子同石世辉等人,然后对她说:“只要今后不给八路军办事,就不铡杀你。”这位青年女共产党员坚决回答:“那是办不到的事!”阎军又说:“你真不怕铡死?”“没有什么可怕!”刚毅的刘胡兰,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大声说:“要杀由你们吧,我再活十七岁也是这个样子”。她慷慨就义了。在场的全村父老,对阎军暴行怀着深沉的仇恨,为痔阵这位人民女英雄英勇就义,决定为她立碑永久纪念。(载于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二月九号(1947年)中央西满分局机关报《西满日报》)“银幕配角老太太”凌元在北京去世2012年之初,与“战争片之父”汤晓丹偕伴仙游的还有另一位老电影人凌元。关于这个老人,人们知道她在《平原游击队》中饰演了李向阳的母亲,但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戏外李向阳的扮演者郭振清直到去世都保持着对凌元“妈”的称呼一直没改口;人们知道她是电影《锦上添花》中那个和蔼的“胖大嫂”,但许多人并不知道,即使年逾90岁高龄,凌元依旧凡事都亲历亲为,是用热情扣快乐感染身边人的“开心果”;人们知道她在电影《黑三角》中将阴狠毒辣的女特务演出了神,但少有人知道这是一个敬业的女演员狠下心硬着头皮接下的“最不想演”的角色……离2012年除夕还有两天的时候,老人走完了她94年的人生之路,此时,距离她的95岁大寿只有短短十来天。凌元的原名叫张敏,1917年出生于吉林,从影前是长春市百川医院的一名助产士。1937年她考入“满洲映画协会”表演训练班,在“满映”第一部电影《壮志烛天》中,凌元扮演一位老母亲,这也为她一生的银幕形象定下了基调,从此与“花旦”、“青衣”之类的角色基本绝缘。新中国成立,凌元先后在长影和北影任演员,从影50年,塑造了百部影片中农村中老年妇女的银幕形象,直到1984年离休。凌元的银幕形象大多温婉淳良,但凌元自己本身的命运着实坎坷。1966年“文革”开始后,一张“你为什么那么红”的大字报,把凌元推到了绝境。“黑线红人”、“毒爪”、“汉奸明星”等一堆大帽子随之向她袭来。面对这些无中生有的谩骂,凌元一直沉默少言,只是重复着一句话:“我反正老老实实演戏,无事不可告人。”这样的批斗持续了10年,更为残酷的是,凌元不仅自身承受了这些极不公正的侮辱,在那一段时期中,她还先后失去了3位至亲的人。表演艺术家于洋、杨静夫妇和凌元是相识半个多世纪的老友。三人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电影《卫国保家》中有过合作,杨静扮演劳模陈桂英,于洋扮演她的未婚夫,凌元扮演她的母亲。说起凌元,杨静很是感慨:“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凌元失去了3位亲人,可是她承受住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灾难,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虽然经历了人生的艰辛,凌元却积极乐观地面对着此后的人生,就像她在银幕中塑造的形象一样。“她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一生都是很会为朋友、为家人、为其他人考虑问题的人,性格非常温和。”杨静说。凌元的女儿、59岁的李锐回忆起小时候的情景,至今令她印象深刻。上世纪60年代,凌元一家住在胡同里,每天都有运菜工人经过。有工人在她家门口休息的时候,凌元都会端杯凉开水让他们饮用。“妈妈是一个善良、坚强的女性,虽然一生坎坷,但对身边人都很友善。从小,她给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善良。”李锐说。如今已93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黄素影虽然没有和凌元合作过,但作为北影厂的同事,两家离得很近,经常一起遛弯、吃饭、唱歌。她说,凌元人缘好,总是笑眯眯的,很开朗。后来凌元耳朵有点背了,和老朋友聚会时,有时候说话会打岔,逗得大家哈哈笑。“她是喜欢笑的,没有看着她愁眉苦脸的时候,没有。”自从以“善良母亲”的艺术形象“出道”后,凌元就成了这一类型角色的不二人选。对于自己几十年来在银幕上“不老的善良妈妈”形象,凌元笑着说:“在电影里我从来就没有年轻过。”后来她反思,可能是自己的形象就是人们心中慈母的样子,所以在20岁第一次拍电影时,导演就让她演母亲。“'当时因为太年轻,心里还特别扭。没有办法,导演让人给我的脸涂上了很多黑的颜色,一块块的,难看极了。再加上还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儿子’在旁边,心里的滋味真是不好受。他刚叫一声‘妈’,我立刻就臊得脸上发烧了。”凌元还记得那时候,在一旁的老师大声对她说:“你现在演的是人物,不是你自己。不要只想着当明星,想着要做名演员。”抱着“就让观众看我的戏,不要看我这个人了”的念头,20岁的凌元硬着头皮,跟那个和她年岁相当却不断喊着她“妈”的“儿子”一起,第一次演绎了一位母亲。从此,她成了“慈母专业户”,也成了当时电影界公认的“好妈妈。《卫国保家》后,杨静说“生活中我也叫她妈妈”。观众和圈内人的好口碑却并没有为凌元赢得更多的荣誉,她演了一辈子电影,却始终是“绿叶”,也没有什么获奖经历。在总结自己电影生涯时,老人豁达地表示:“获奖要看运气,我一生从未获奖的确有些遗憾,但我更为看重的是观众的认可。现在我走在街上,还会有观众认出我,喊我胖大嫂、卖冰棍儿的老太太。我觉得金杯银杯都不如观众的口碑。如果让我总结自己的艺术人生,我觉得自己一生酷爱电影事业,对所演的角色都能全身心投入。现在到了晚年,观众还记得我,这便是对我一生工作的最大鼓励。演员必须认真严肃地对待表演事业。现在一些年轻演员不去体验生活,成天几个地方赶场,连台词都不知道就去演戏,这些影视作品怎么能谈得上艺术呢?”因为1984年离休了,刚好没有赶上“一级演员”的评选,许多人替凌元可惜,她却觉得,几十年有没有这个头衔都在为电影奉献,大半辈子都过完了更没必要为这些事情去争名夺利。凌元说,“好花也要绿叶配,当好绿叶很快乐!”2012年1月26日,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竹厅,舒缓的乐曲《我的歌声》替代了传统的哀乐,许多电影人前来为她送行。中影集团、中国电影家协会等单位以及韩三平、葛存壮等老电影人为她敬献花圈。微博上,87版《红楼梦》中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首先发布了凌元老前辈逝世的消息,并在微博中对凌元所饰演的角色如数家珍,希望老人走好。随后,姚晨、李少红、崔永元、冯远征等明星在得知老前辈去世的消息后也第一时间在微博中祝愿老前辈一路走好。数日间,众明星和广大网友都转发并贴上蜡烛,以表达这个时代对这位好演员、“好母亲”的哀思。(载于2012年1月31日《东方早报》B7版)2013年7月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一般来说,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作品主题的基本方式是A、通过叙述一定的事实来说明和表现B、作者以较多的篇幅,以议论的方式直接点出主题C、以新闻评论与报道相配合,让读者切实地把握主题D、在报道的结尾部分,对主题作深化与升华2、在西方新闻界,社会生活、消费类报道一般被认为是A、深度报道B、通讯C、软新闻D、硬新闻3、《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A、邹韬奋B、黄远生C、林白水D、范长江4、“大老齐虽然也称得上个知识分子,可那身打扮却是个道地的庄稼人。头上一顶褪了色的蓝制帽,一条早已过了时的蓝裤子,裤管老是挽着。两只黝黑的大脚上穿着一双旧塑料凉鞋。”——这一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A、场面描写B、景物描写C、肖像描写D、心理描写5、一般被称作“报纸的主体”所指的报道体裁是A、深度报道B、通讯C、特稿D、消息6、下列著名记者中,对通讯文体做出过开拓性贡献、正式奠定了通讯文体在报纸上的地位的是A、王韬
本文标题:2010年以后自考中外新闻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88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