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0年初三语文三模试题
12010东胜区实验中学初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试题语文说明:1、本套试题共包括三大板块,21道小题。2、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3、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交卷时把试卷按页码顺序排列题型书写(5分)阅读理解(65分)写作感悟50分总分散文(21分)说明文11分)文言文(11分)议论文(11分)名著阅读(11分)得分一、书写(5分)1、根据拼音将下列的词写在田字格中,力争写的工整、美观、合乎规范。(5分)人生在世,你可以màobùjīngrén乃至miànmùchǒulòu,你可以cáishūxuéqiǎn乃至xiōngwúdiǎnmò,你可以lùlùwúwéi乃至píngyōngzhìjí,甚至可以失去健康失去健全,但你至少应该心存善良——善良乃人生的底线。二、阅读(65分)(一)阅读下面散文,完成2—4题,共21分求学之路“⑴,吾将上下而求索”。求学之路,是一条不好走的路,它不但充满了坎坷和荆棘,同时也伴随着孤独和寂寞。①在这一条路上会体验到“衣带渐宽终不悔,⑵”的痛苦;会体验到“日暮乡关何处是,⑶。”的迷惑;你会体验“⑷,柳暗花2明又一村”喜悦;会体验到“踏破铁鞋无觅处,⑸”的超然;你或许会被绊脚石所绊倒,但是无论如何你都要鼓足勇气迎上去,为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撷取硕果。沧海横流,乱云飞渡,但是他们改变不了我们的求学之志,因为我们懂得“一个人摔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爬起来的勇气都没有了”,我们相信走尽坎坷路,自有平坦途。不见风雨,怎能见彩虹”。既然我们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我们选择了求学之路,便要坚强地走下去。一个国家物质的匮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的失落,一旦文化失落,就有亡国灭种的可能。这句话无疑又说明了我们有“吾将上下而求索”之重任,但是我们的选择不应是逃避,而是铁肩当道,“问渠那得清如许⑹”般厚积薄发。人生在世,悠悠几十载,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现在有许许多多的老年人都有“⑺,志在千里;烈士暮年,⑻”“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我们年轻的心更责无旁贷!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走向智慧的殿堂。否则,当我们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时,“就像一个既不懂号码锁,又没有开撬工具的穷光棍,瞧着大保险箱,只好眼睁睁地发愣”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求学路上如果失去艰难,学子就体会不到与苦难作斗争的乐趣。学子们就应如海燕,笑迎暴风雨,搏击长空,才能够体验“⑼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真正意味。为了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即使前面困难重重,我们也无怨无悔,“不经一番寒彻骨,⑽”。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便要义无返顾地走下去,虽九死而未悔。其实,在求学的路上,我们并不孤单,“莫愁前路无知己,⑾”为了放飞理想的风筝,会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与我们同舟共济,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起高谈理想,抒发壮志,煮酒论英雄。面对路上的阻碍,我们一路高歌,谈笑自如,勇敢地接受风雨的洗礼,自会有“会当凌绝顶⑿”般开阔。求学之路,虽多坎坷,但是它无法阻断满怀求知欲望的学子的步伐,只会“长风破浪会有时,⒀”般疾步向前。俱往矣,⒁,还看今朝。2、请将原文诗句补充完整。(14分)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3、仿照划线句①句式仿写一个句子。(4分)34、你还知道哪些学子勤奋刻苦求学的事例,请将他们的故事简洁的写在横线上。(3分)(二)阅读说明文《有趣的慧心世界》,完成5-8题(11分)有趣的彗星世界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3000年,而哈雷慧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年。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一般彗尾虽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它在茫茫太空,宛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人类自发现彗星轨道以来,发现临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1983年5月11日,距地球只有500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纷繁有趣的彗星世界,使人们遐想万千。彗星究竟诞生何处,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探索的课题。近年,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这个“摇篮”中约有2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10~500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婴儿”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美丽的大尾巴。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X射线。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X射线的起因。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迷。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据报道,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5.根据第一段文字分条写出彗星的主要特点。(3分)答:6.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答:7.根据第二段文字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х)(4分)①绕太阳运行的彗星总共有1600多颗。()②彗星“摇篮”中大约有2亿个由冰块和石块组成的彗星“婴儿”。()③彗星“婴儿”在太阳强大的引力作用下偏离自己原来的运行轨道成为“游子”。()④彗星在飞往太阳的途中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形成的美丽的大尾巴叫彗尾。()48.第三段中加点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答:(三)文言文阅读。完成9-13题(总分11分)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阅读训练】9.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4分)①吾悉能志之音义②李生说之曰音义③王生益愠音义④迨年事蹉跎音义10.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1分)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王生惊觉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译句:12.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13.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2分)(四)议论文阅读,完成14-17(总分11分)“磨”到最后王晓河(1)“我磨墨,墨磨我”,这是画家韩羽的一枚书法印章。他自幼热爱文学、戏剧。搞漫画创作,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的。那时,他向省报投稿,天天投,天天退,如此持续了几年,把美术编辑都投怕了。他在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曾幽默地写下了如此对联:“惯以坏画充好画,聊将嘘声作赞声。”(2)韩羽成长之路耐人寻味,他的那两个“磨”字,更是意蕴深远。磨墨,“朵朵花开淡墨痕”,磨我,独树一帜丹青手。他的书画功底老到、深厚,不但“磨”进了电影、戏剧,而且“磨”进了书法、“磨”进了文章杂学。他的书、画、文章,外行觉得有意思,内行觉得见功夫,堪称独一无二。他创作极认真,圈里人都知道,韩先生一是作画少,另就是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绝不拿出来,而是撕掉。他的标准不是创作不出手,他不愿重复自己,不愿复制自己。他的作品轻松好玩,令人赏心悦目,据说他的创作过程经常是很痛苦的。先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继而掼笔撕纸、5长吁短叹,久不得其要,继而灵感偶至,马上抓住。韩羽的“磨”字诀给人生以太多的教益。(3)磨,磨难、磨炼、磨砺、磨合……似乎都和人生有缘,所以许多人生警语,也都带着“磨”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宝剑锋从磨砺出”……警示人们要认识磨、善待磨、不怕磨,要耐磨、多磨、自觉磨。“磨”是砥砺,增其锋利,“磨”是打造,锻出新生;“磨”是一次次与外力的对抗和较量,是一个个引发事物发生渐变的过程。《浮士德》里土地之神唱了这样一首人生之歌:“生潮中,业浪里,淘上复淘下,浮来又浮去,生而死,死而葬,一个永恒的大洋,一个连续的波浪,一个有光辉的生长……”经得起磨的人生才会拥有成功。有的人下岗了,却打拼出一番新天地;有的人失败了,却东山再起;有的双腿失灵,却走得更远了……自古雄才多磨难,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磨”,使得他们砺心练脑、强魂健魄,走向新生。(4)巴尔扎克把他的创作经验概括为一句话,刻在他的手杖上:“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19世纪后期,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在总结他的一生特别是他的创作时,也引用过巴尔扎克这句话。但是他颠倒了这句话的主语和宾语,他说:“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大师大见解,磨至粉碎,磨成双向,功夫深,力度大,质量高。不磨不粉碎障碍,无以前进;不磨不粉碎自己,无以提高。大凡德高望重者、事业辉煌者、叱咤风云者,莫不是磨着困难磨着自己、粉碎着障碍粉碎着自己,步向新生、步向辉煌的。有人想轻松之磨,磨来磨去无精神;有人作虚假之磨,碌碌无为度一生。所以,磨须有心有志,磨要脱胎换骨。(5)贝多芬说:“卓越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于己的遭遇里百折不挠。”人生曲折,跌宕起伏,“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只是希冀和祝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倒是司空见惯。然而,许多人对“磨”厌恶、惧怕,在他们心目中,一蹴而就是快慰,反反复复是窝囊,总想三板斧劈尽一切障碍,三把火烧出一片新天地,往往事与愿违。而磨砺临头不去“磨”,被动挨“磨”怨天尤人,如此人生态度则更不可取。(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的诗句告诉世人,人生的磨击是少不了的,关键在于自身坚劲,经磨、耐磨、迎“磨”而上,就会磨出灿烂的人生。14.作者说,韩羽的“磨”字诀给人生以太多的教益。请结合全文,理解一下“磨”字给了你哪些教益。(2分)15.第(3)段谈到“自古雄才多磨难”,请你选取一个文本以外的生活实例加以证明。(3分)16.第(4)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谈谈它的作用。(3分)6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第(2)段中对韩羽捕捉灵感的描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至少两点)。(3分)材料一: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材料二:古今中外,只有少数人抓住部分灵感,不折不挠地完成了创新,实现了创新的价值,成了发明家、科学家。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都把自己的灵感都白白丢弃了,不知有多少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机会都是这样擦肩而过了,太多本来都可能通过创新发展成为伟人的普通人最后都归于平庸。材料三: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五)名著阅读。阅读语段完成18-21题。(总分11分)如来即唤阿傩、迦叶二尊者相随,离了雷音,径至灵霄门外。忽听得喊声振耳,乃三十六员雷将围困着大圣哩。佛祖传法旨:“教雷将停息干戈,放开营所,叫那大圣出来,等我问他有何法力。”众将果退。大圣也收了法象,现出原身近前,怒气昂昂,厉声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来止住刀兵问我?”如来笑“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今闻你猖狂村野,屡反天宫,不知是何方生长,何年得道,为何这等暴横?”大圣道:“我本: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
本文标题:2010年初三语文三模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9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