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数据库 > 2010年安徽省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2010年安徽省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再探“燃烧与灭火”刘娟淮南市第十中学2010.122再探“燃烧与灭火”淮南十中刘娟一、三维目标1、回顾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构建“火三角”。通过亚运会火炬的点燃和上海大楼着火的情境,理解“火”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2、通过镁在CO2中的燃烧实验,掌握可燃物不一定要是含碳元素的物质,助燃剂也不一定要是氧气,CO2也可以支持镁条燃烧。3、通过镁与N2反应实验方案的设计,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培养探究精神,在实验中,培养动手能力及小组同学间的团队合作精神。4、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对燃烧的概念进行拓展,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建立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的基础上,对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进行再探究。在学生已有认识中燃烧一定需要氧气,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本节课通过镁在CO2和N2中燃烧的实验探究,认识到氧气只是一种常见的助燃剂,在可燃物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其他的助燃剂,如二氧化碳,氮气都可以支持镁条燃烧,并由此发现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对课本上燃烧的概念进行拓展。三、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燃烧的基本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因此在镁与N2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过程,并且进行大胆的猜想,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合作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实验能力,增强合作精神,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进行再探究,掌握可燃物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助燃剂。难点:镁条在N2中燃烧实验方案的设计及结论。五、教学方法实验法,对比法,探究法六、教学用具镁条,蜡烛,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集气瓶,烧杯,酒精灯,坩埚钳,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镊子。七、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燃烧所需条件及灭火原理学生回忆回答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3演示实验: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使水倒吸远远超过五分之一并设疑设疑:如何由空气制取较纯净的N2,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设疑:CO2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来灭火吗?学生实验:燃烧的木条插入二氧化碳中熄灭,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并得出结论学生可能会猜想:1、O2;2、CO2;3、N2等物质与镁条发生了反应分组讨论由空气制取N2的方法并设计实验方案再设疑:除了O2、CO2,还有没有其他物质也可以做助燃剂?学生思考:常见的物质中还有没有能够支持燃烧的物质。评价学生猜想,提出新的问题:如何证明镁条能否和N2反应呢?回答:将燃着的镁条放入N2中,看是否能继续燃烧小结学生的实验方案,并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分组实验:探究N2能否支持镁条燃烧4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火”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标志。“火”不仅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天敌。讲“朋友”,是因为火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11月12日,广州亚运会,万人瞩目的时刻,何冲点燃了象征着亚运精神的主火炬,火炬的点燃是因为具备了哪些必要条件呢?【板书】一、回顾【小结】燃烧的三个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过渡】但是有的时候,使用不当,“火”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比如:2010年11月15日下午两点,上海市胶州路一栋大楼着火,造成了58人死亡,7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这时候,我们就要齐心协力去灭火。灭火的条件是什么呢?倾听,思考回答:可燃物,氧气,温度达着火点。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回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移除可燃物。联系实际情境,引入新课。提出新的疑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的收获谈收获体会,发表收获感言师生共同小结,构建燃烧的新概念5【评价】大家对刚学习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工具就是灭火器。灭火器主要是利用里面的水和CO2来灭火。【播放】教学楼一角的灭火器【提问】是不是任何物质着火都能用水,二氧化碳来灭火呢,比如:油锅着火能用水来灭火吗?【设疑】那么,是不是任何物质着火都可以用水,二氧化碳来灭火呢?比如,电器着火能不能用水来灭火呢?【进一步设疑】同样道理,二氧化碳是不是万能灭火剂呢?请同学们来看一组实验。【设疑】镁条既然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说明什么问题呢?【过渡】同学们讲的都非常好,在某些情况下,可燃物不一定是含碳元素的物质,二氧化碳也可以做助燃剂,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物质也可以支持燃烧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学生实验:燃着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学生实验:将燃着的镁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思考并回答: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对比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演示实验】介绍实验装置:这是个密闭的装置,我将集气瓶等分成了六等份,事先铺了一份水,同学能告诉我在这个集气瓶中剩余的五等分都有哪些气体吗?【评价】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老师现在将燃着的镁条放入集气瓶中燃烧,待镁条熄灭后温度恢复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大家来猜一猜会看到什么现象呢?究竟水会倒吸多少呢?咱们现在就打开止水夹,看看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请同学们擦亮眼睛,拭目以待。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你在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观察实验,仔细分析,认真猜想。仔细观察水倒吸的情况。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大于五分之一,接近70%。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6【设疑】为什么水会倒吸大于五分之一呢?镁条都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了呢?【过渡】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很多可能的因素导致水倒吸约70%,氮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镁条究竟有没有与氮气发生反应呢?能不能用具体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呢?请同学们来分组讨论。【小结交流结果】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非常完美,这里老师给大家提供一种更好的物质来除去二氧化碳,那就是氢氧化钠溶液。【讲述】介绍实验装置:我们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着的蜡烛,蜡烛燃烧会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这时候如果我们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集气瓶中除去二氧化碳,瓶内的压强会如何变化?【设疑】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咱们打开橡皮塞,将燃着的镁条深入集气瓶中,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呢?请大家想一想。【小结】大家真是非常聪明,所以为了平衡内外压强我们采取了这样一种倒吸装置,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倒吸不仅除去了二氧化碳,并且平衡了装置内外压强。这时就要看我们每组同学间的配合了,一位同学准备好燃着的镁条,另一位同学迅速将橡皮塞拔学生猜想:1、镁条与氧气发生反应;2、与二氧化碳反应;3、与氮气反应;4、空气受热膨胀溢出导致压强减小……学生分组讨论。将蜡烛放在集气瓶中燃烧,待蜡烛熄灭后,用澄清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再将燃着的镁条放入,观察其能否燃烧。。瓶内压强会变小。思考后回答:由于瓶内压强减小,打开橡皮塞,空气会迅速进入集气瓶中,再将燃着的镁条放入集气瓶中,即使镁条继续燃烧,也不能充分证明镁条可以和氮气发生反应。针对具体问题,积极讨论,发散学生的思维。层层设疑,引发学生思考,再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完善实验装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7起,塞入带有燃着镁条的橡皮塞,观察镁条能否继续燃烧。为了训练大家的默契程度,咱们先来演练一遍拔橡皮塞和塞橡皮塞,我来看看哪一组同学是今天的“黄金搭档”。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亲自动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现在就开始吧。【提问】既然镁条能够继续燃烧,说明什么问题呢?练习拔橡皮塞和塞橡皮塞的操作。分组完成实验并交流实验结果。氮气可以支持镁条燃烧。为了确保实验成功,仔细介绍实验装置和注意事项,并且进行必要的演练。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正确的结论。【过渡】咱们今天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镁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不仅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甚至在氮气,二氧化碳中也可以燃烧。【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燃烧和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吗?【师生共同总结】由此可见,燃烧就是可燃物与助燃剂之间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谈体会,交流收获。由学生概括总结所学内容,并且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反馈,能很好的反应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九、板书设计再探燃烧与灭火一、回顾二、再探点燃1、2Mg+CO2====2MgO+C点燃2、3Mg+N2====Mg3N2
本文标题:2010年安徽省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0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