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0年秋季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分析
2010年秋季期末考试,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与思想,以及“初中数学新课标考试说明”的要求,针对我县课改及教学的实际情况,确立了适合当地教育发展现状的、具有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测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和水平的试题共两套(初一、初二),其中八年级为抽考年级。根据基层学校的反馈意见,对这次抽考年级(八年级)数学学科质量检测情况做如下的分析。一、命题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试题符合《标准》范围,不出偏题、怪题,试题正确,科学,合理,问题明确,语言清晰,图形正确。2.指导性:力争使试题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乐于探索,乐于在生活中学数学;力争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靠近中考题。3.有效性:符合我县教学实际,针对学生学习实际,(两级分化现象严重)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试题的难度区分为:一般学生在70~90分左右,中等生在90--120分左右,好生在120--150分之间,题的难易呈梯度上升。4、基础性和现实性:考察内容依据课程标准,体现基础性;试题背景符合学生的现实。二、基本情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为150分,3道大题,28道小题,与中考题数相同。按题型有填空题,共20分,选择题共18分,其余为计算题、化简题、证明题、应用题、作图题、创新题和探索题共82分。其中客观题18道,共计38分,占全卷120分的约32%,符合出题要求。三、试卷设计与试题命制要点及实施情况:1、树立两个观点:为学生着想,向完美看齐。2、明确两个目标:符合---符合学生实际,符合课标要求。试卷特点:覆盖面宽,重点突出。适度----搭配合理,分布适宜。即按着教材的章节、选择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期中考试前后内容的比例相同。3、做好三个估计:难度估计---整卷难度估计,每题难度估计,难度分布估计。由于本次考试属于学期测试,不属于选拨性考试,所以难度不大。所谓难度是指难易程度,其计算公式为:P=I/N。(P为难度指数,I为对某题做出正确回答的学生数,N为参加考试的学生总人数)。时间估计---解答整卷时间,解答每题时间,考生心理随时间变化估计。及格率、优秀率、区分度的估计---提高及格率,控制优秀率,调整好区分度。试题期望大部分学生能及格,平均分在85~95分之间,区分度即得分率为60%~70%,及格率(≥72)为77%~82%,优秀率(≥108)在30%左右。试题特点:依据标准:考察《标准》中要求的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现脑、手并用的原则。尊重教材:不出偏题怪题,并能结合人教版教材进行编题,以拓宽出题思路。突出重点:突出《标准》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根据教学实际,确定重点,体现重点。灵活新颖:体现新课程特点,试题灵活、开放、不拘一格、具有创新性、应用性的探索性。1.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如八年级的第1、2、5、6、7、9、10、11、12、13、16、17、18、19、20、22、23、24、25、26题,九年级的第1、2、4、5、6、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4、26题。九年级分别考察了分式的意义、多项式除法、分式的计算、分式增根条件、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垂径定理、圆周角与圆心角、三角形全等及证明、概率的含义、同底数幂除法、科学计数法、两圆位置关系、样本、化简分式并求值、解一元二次方程、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尺规作图等分圆周、用树状图求概率、四边形折叠问题、统计知识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题、捐款活动与频率、圆综合题。上述试题知识点全面,考察了九年级上学期的重点学习内容,通过试题的考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体验生活的乐趣,尝试成功的喜悦。2.注重试题的创新性与应用性。选题主要考虑学生熟悉的或身边的事例(如种树问题和黑板报问题等),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身边处处有数学,另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如八年级的第4、5、21、22、23、27题。九年级的第8、19、21、21、23、24、26、27题。从而体现课标理念:人人都学数学,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3.突出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如八年级的第4、5、6、8、16、26、28题,九年级的第5、8、12、23、28题。通过这些试题的考察,让学生学会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考查能力题。有八年级的第3、7、8、15、16题和九年能级的第3、25题。通过这些试题的考察,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加以综合,学会举一反三。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5.探索性试题。有八年级的第28题,九年级的第28题。体现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即自主探究的方式。由于小问较多,所以又锻炼了学生的解题意志,为中考应战做好心理准备。能力题和探究题也是本试题的难点,是为考察成绩较好学生设置的。6、增加了作图题。传统中考试题中不出作图题,教师和学生们不重视,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不好。但在新课程下,作图题比较重视,不少课改实验区的试卷中都有作图题,为了纽转不重视的现象,我特出了一个尺规作图题,九年级的第23题,体现了让学生在动脑的基础上达到动手实际操作。7、试题巧妙地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九年级的第19题《吕氏春秋》里有“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又有“见瓶水之冰,而知于天下之寒”,这是通过局部看整体的一处思想方法。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此题立意新颖,别具一格,不是数学问题的数学问题,考察了学生统计的思想,同时又测试了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能力,是一道好题。四、试卷情况:本次考试共抽测了占全县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12%的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各1120人左右,现从中抽取实验中学和甲山中学九年级共99名考生作为样本进行质量分析。1、据样本统计本次试题的难度在0、5~1.0之间(注:难度值愈大,试题愈容易;难度值愈小,试题愈难。一般认为,水平性考试试题难度值结果在0、8之上为佳。)具体分布情统计图。从上面的统计图可看出,该试题难度呈梯度上升。不同层次的学生可答不同层次的试题。2、该样本的区分度:所谓区分度是指试题区别优秀学生和较差学生的程度。其公式为:r=2(H-L)/N。r代表区分度,H代表高分组答对题的人数,L代表低分组答对题的人数,N代表一个组即高分组与低分组人数之和。(或D=pH-PL,pH为占全卷数中27%的高分组试卷中该题所得难度值,PL为占全卷数中27%的低分组试卷中该题所得难度值)。区分度指数越高,试题的区分度就越强。一般认为,区分度指数高于0、3,试题便可以接受。据统计该样本的区分度见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图。从上面的统计图可看出,试卷中的能力题和探索题的区分度更好。3.所抽九年级和八年级学生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九年级平均分为:108、45,年组最高分111、9,最低分104、08,标准差为7、82;八年级平均分为111、58,年组最高分117、51,年组最低分107、92,标准差为:9、59。学生答题情况:4.客观性试题部分:基础题答的很好,几乎无失分现象,应用性题稍差些,表现在学生不会分析题目,失分率大约在5%左右。5.主观性试题部分:对一些基础题能较好地理解和把握,基本能得满分,应用性的题目,解决问题型的题目稍差,主要原因是学生弄不清题意,思路找不准,答题步骤不严谨,数学语言不规范,尤其是几何证明题。6.有很多题目学生解答的非常好。如八年级的第28题,学生超出答案好几种解法,甚至用到了还没有学到的反证法等,由此可见学生们的解题思路比较宽阔。九年级的第22题、28题,学生在解题时更有独到见解,思路开阔,多者3、4种解法,通过这些试题,考查了学生的一题多解能力。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如九年级的第23题,是利用尺规作图题,把一个半圆三等分。由于学生对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不够充分理解,导致做错的较多。关于尺规作图的题目是目前新课标中新增内容,也是一线教师容易忽视的内容,基于此,我设计了一个6分的试题,意在使教师和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引起对新知、新考点的关注和重视。2.对探究题28题的最后一步解答的不好,如九年级的第28题,如图(1),点B与点E重合时,求直线CD与BE相交所成锐角∠P的大小,很多同学都画不上此时的图形,而误理解为直线AD与BE不能相交,本题正确的图形应当是这样的(图2),而应当是当点B与点E重合BE是为圆的切线:可见正确地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是很好解决几何问题的前题条件。图1图23.统计与概率知识,是中考题中年年必有的,如九年级的第24题考察学生对概率知识的掌握情况,第26题考察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掌握情况。从答卷情况看,学生对单独的统计与概率知识掌握的较好如第24题,而对统计与代数的综合题如第26题掌握不是很好,可应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4、分式方程应用题中的问题:学生能按题目要求进行设、列、解、答。但是部分学生仍忽视了验根这一环节。如九年级的第21题。这启示教师们要很好理解课标对传统内容的新要求,不要简化和降低要求。五、成绩方面:八年级平均分最高分渭津中学117、51分,最低分建安中学107.92分。九年级平均分凌云中学最高分111.9分,最低分椅山中学104.08分。学生个人最高分120分。全县前五名分别是:八年:渭津中学、安石一中学、实验中学、泉太中学、安恕中学。九年:凌云中学、宴平中学、渭津中学、平岗中学、金州中学。与2005年的第一学相比,成绩比较稳定的是安石中学、实验中学其它学校波动幅度也即数学统计中的方差较大。现将各学校抽测部分学生的总体成绩(以学校为单位)画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如下:六、对今后指导教师教学的启示:1.重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基础,不停留在机械记忆。2.要重视过程,主动参与,积极探索。3.重视知识应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能力,提高素质,与生活实际要紧密联系。4.重视统计知识的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习惯,克服学生依赖心理和惰性。5.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6.重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七、命题改进和努力的方向:1、明确怎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符合新课标,体现新课程理念。2、试题如何更好的体现新课程观念,如何提高考试的科学化水平。3、多向外县学习请教,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以上是我对本次教学质量抽测的简单分析,还不够完善,希望在大家的帮助下能进一步充实和提高。、教学建议1.研读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统帅教学工作平时教学要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平时教学应该注意避免采用简单的讲练模式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然,非但取不到预想的教学成绩,而且会适得其反。在复习阶段,教师要在领会课程标准的思想后,结合《中考数学考试说明》,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重点突出,对已删除的内容坚决不再复习。这样就能使整个复习教学因符合新的命题方向而更有效。2.抓好基础,搞好核心内容的教学学生的基础永远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先决条件。因此,任何忽视学生数学基础的行为都是不值得提倡的,是必须克服的。新课程更是如此,任何认为新课程忽视数学基础的看法均是错误的。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更强调学生数学方面发展赖以存在的数学基础。因此,要加强对学生“三基”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溉念、基本定理、基本法则、性质弟厶学过程中,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规范、准确、到位;要加强运算能力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算理,并选择简捷、合理的算法,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要依纲据本进行教学,踏踏实实地教好第一遍,切不可不切实际地脱离课本,搞难题训练,更不能随意补充纲本外的知识。今年中考的考题大多源于教材,有些甚至就是教材上的例习题的改编。教学中要立足于把已学的知识弄懂弄通,真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网络,打好初中数学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复习阶段,教师
本文标题:2010年秋季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2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