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2010年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练习试题(11)
2010年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练习试题(11)一、单项选择题1.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揭示的是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供给意愿随()变动而变动的规律。A.市场B.工资率C.劳动者对于闲暇和收入的偏好程度D.企业对于闲暇和收入的偏好程度2.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是()。A.向后弯曲的B.向前弯曲的C.向下弯曲的D.向上弯曲的3.对个人劳动力供给而言,工资率下降的替代效应会导致劳动者()。A.增加劳动收入B.减少享受闲暇C.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D.增加劳动力供给时间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劳动者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A.失业率的减少B.市场工资率的减少C.劳动收入的增加D.非劳动收入的增加5.下列劳动力供给曲线所反映的是比较常见的行业市场劳动力供给状况的是()。A.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B.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C.垂直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D.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6.在以纵轴代表工资率,横轴代表雇用人数的坐标系中,反映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单个劳动力需求者(即单个企业)所面对的劳动力供给情况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A.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B.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C.垂直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D.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7.一国的平均工资率从10元/小时上升到15元/小时,该国总的劳动工时供给数量上升了50%,则该国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A.缺乏弹性的B.富有弹性的C.单位弹性的D.无弹性的8.如果某市纺织工人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0.5,由于工资水平上涨,这类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了15%,他们原来的工资水平是每小时25元,那么现在的工资水平是()元。A.26.88B.28.75C.30.5D.32.59.下列关于家庭生产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A.家务劳动也是一种生产性劳动B.一个家庭可以将其利用的时间总和用于工作和闲暇两个方面C.家庭产品的生产方式既可以是时间密集型的,也可以是资本密集型的D.通过采用比较优势原理来确定每个成员的时间利用方式10.家庭生产理论认为,在确定每个家庭成员的时间利用方式时所依据的原则是()。A.比较优势原理B.绝对优势原理C.利润至上原理D.效率优先原理11.当一个人得到工资报酬的能力高于家庭生产率时,倾向于从事更多的市场工作,相反,当获得工资报酬的能力比较低时,他们将从事家庭生产。这种情况的存在表明()。A.劳动力供给是具有经济周期的B.劳动力需求是具有经济周期的C.劳动力供给是具有生命周期的D.劳动力需求是具有生命周期的12.劳动力需求者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最大化。A.生产率B.效率C.利润D.收入13.在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中,通常把()视为可变要素。A.劳动力B.资本C.土地D.技术1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只要其他生产要素(通常指资本)的数量不变,随着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每一单位追求的劳动力为总产量所带来的增加量即他们的边际产出量会出现()的规律。A.一直上升B.先上升,后水平C.先下降,而后上升D.先上升,而后逐渐下降,然后达到零甚至为负15.在长期内,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都使劳动力需求()。A.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16.某市对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该市企业目前雇用的汽车生产工人总人数为25000人,工人的市场工资率是25元/小时,如果工资率上升为30元/小时,则该市企业愿意雇用的汽车生产工人总人数将变成()。A.15000B.20000C.25000D.3000017.假如某个地区的男性劳动力的工资提高1%,导致该地区企业对于女性的劳动力需求上升2%,则这两种劳动力之间存在的关系是()。A.替代关系B.总替代关系C.互补关系D.总互补关系18.若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则()。A.新的均衡点左移B.均衡工资率降低,均衡就业量提高C.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降低D.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不变19.根据某省统计局的数据,在2008年全省失业人数为2万人,失业率为4%,则该省的就业人数和劳动力人数应当分别为()。A.50万人和48万人B.52万人和50万人C.48万人和50万人D.50万人和52万人20.劳动年龄以上的退休人员属于()。A.劳动力人口B.就业人口C.失业人口D.非劳动力人口21.有些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被迫由就业状态转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其所反映的劳动力流动方向是()。A.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B.就业者成为失业者C.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D.非劳动力成为失业者22.洛伦茨曲线在()情况下所代表的收入分配平等程度更高。A.越位于完全平等线的上方B.越容易与其他洛伦茨曲线相交C.越远离完全平等线D.越接近完全平等线23.政府促进就业的收入政策中,最极端的做法是()。A.实行工资、物价管制B.采取工资—价格指导的方针C.政府力劝劳动者约束自己提高工资以及企业提高价格的动机D.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转移支付24.就业弹性高的国家或地区,一般来说()的比重较大。A.劳动密集型产业B.资本密集型产业C.技术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25.最低工资立法通过缩小其他低工资工人以及技术工人与监督管理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来压缩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这是最低工资立法的()。A.扩大效应B.压缩效应C.替代效应D.互补效应17.假如某个地区的男性劳动力的工资提高1%,导致该地区企业对于女性的劳动力需求上升2%,则这两种劳动力之间存在的关系是()。A.替代关系B.总替代关系C.互补关系D.总互补关系18.若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则()。A.新的均衡点左移B.均衡工资率降低,均衡就业量提高C.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降低D.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不变19.根据某省统计局的数据,在2008年全省失业人数为2万人,失业率为4%,则该省的就业人数和劳动力人数应当分别为()。A.50万人和48万人B.52万人和50万人C.48万人和50万人D.50万人和52万人20.劳动年龄以上的退休人员属于()。A.劳动力人口B.就业人口C.失业人口D.非劳动力人口21.有些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被迫由就业状态转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其所反映的劳动力流动方向是()。A.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B.就业者成为失业者C.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D.非劳动力成为失业者22.洛伦茨曲线在()情况下所代表的收入分配平等程度更高。A.越位于完全平等线的上方B.越容易与其他洛伦茨曲线相交C.越远离完全平等线D.越接近完全平等线23.政府促进就业的收入政策中,最极端的做法是()。A.实行工资、物价管制B.采取工资—价格指导的方针C.政府力劝劳动者约束自己提高工资以及企业提高价格的动机D.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转移支付24.就业弹性高的国家或地区,一般来说()的比重较大。A.劳动密集型产业B.资本密集型产业C.技术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25.最低工资立法通过缩小其他低工资工人以及技术工人与监督管理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来压缩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这是最低工资立法的()。A.扩大效应B.压缩效应C.替代效应D.互补效应二、多项选择题1.在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上,具有负斜率向左上方倾斜的部分,当工资率上升时,()。A.劳动者会增加劳动力供给时间B.劳动者会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C.对劳动者供给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益D.对劳动者供给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益E.劳动者愿意增加闲暇的消费2.关于工资率对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A.市场工资率的提高会给劳动者同时带来两个作用方向相反的影响——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B.工资率上升的收入效应导致劳动者减少劳动力供给C.工资率下降的替代效应导致劳动者增加闲暇时间D.当工资率上升、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E.当工资率下降、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3.垂直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形成的原因包括()。A.劳动者不能快速调整工作计划B.某些职业或技能的培训期比较长C.某些种类的劳动力无限供给D.封闭国家的劳动者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E.存在大量“就业不充分”的劳动力4.一个人在中年时期所具有的特点有()。A.时间相对较便宜B.时间的机会成本较低C.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率D.很少进行时间密集型的闲暇消费活动E.较多的时间放在有酬的工作上5.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是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的下降部分B.在短期中,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就是它的劳动力需求曲线C.劳动力边际收益反映的是每增加一个工人所增加的产品增量D.劳动力的边际收益等于劳动力边际产出量的价值量E.劳动力的边际收益是理解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核心概念6.关于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为负B.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为正C.反映的是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敏感性D.指的是劳动力工资率变动1%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发生变化的百分比E.其公式为η=工资率变动%/劳动力需求量变动%7.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有()。A.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B.劳动工时变动百分比C.要素替代的难易度D.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E.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8.当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而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则()。A.均衡工资率下降B.均衡工资率上升C.均衡就业量下降D.均衡就业量上升E.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不变9.下列关于基尼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有()。A.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对个人或者家庭之间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行衡量B.基尼系数是指位于洛伦茨曲线和完全平等线之间区域的面积与完全平等线以下的全部区域的总面积之比C.基尼系数越小,它所代表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D.在收入分配完全平等的情况下,基尼系数将等于0E.在收入分配完全平等的情况下,基尼系数将小于010.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中可以发现,影响个人之间出现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有()。A.歧视B.家庭背景C.个人能力D.在职培训E.正规教育的数量和质量11.在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中,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助于()。A.刺激总需求的增加B.刺激总需求的减少C.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D.降低失业率E.降低通货膨胀率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参见教材P1802.[答案]A[解析]参见教材P1803.[答案]C[解析]参见教材P1804.[答案]D[解析]参见教材P1805.[答案]B[解析]参见教材P1816.[答案]D[解析]参见教材P1827.[答案]C[解析]该国工资率变动百分比是(15-10)÷10=50%,其等于该国的工时变动百分比,即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1,所以应该是劳动力供给曲线单位弹性。参见教材P1888.[答案]D[解析]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工时变动%/工资率变动%,也即0.5=15%/[(X-25)/25],计算可得X=32.5元。参见教材P1829.[答案]B[解析]参见教材P18310.[答案]A[解析]参见教材P18311.[答案]C[解析]参见教材P18412.[答案]C[解析]参见教材P18413.[答案]A[解析]参见教材P18514.[答案]D[解析]参见教材P18515.[答案]B[解析]参见教材P18616.[答案]B[解析]题目已知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即为1.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工资率变动%=(△L/L)÷(△W/W)=(△L/25000)÷[(30-25)/25]=1,△L=5000人。则总人数变为25000-5000=20000人。参见教材P18617.[答案]B[解析]如果两种劳动力的交叉工资弹性为正值,则意味着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提高会促使另一种劳动力的就业量增加,这说明两者之间是一种总替代关系。参见教材P18818.[答案]B[解析]参见教材P19019.[答案]C[解析]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即2/(就业人数+2)×100%=4%,则就业人数为48万人。劳
本文标题:2010年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练习试题(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2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