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崇文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崇文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成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强调各级政府要“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把“注重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等作为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各种矛盾凸现,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质量低下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势在必行。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当前,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已确定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点。而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是其基本前提条件之一。一、社会公共服务的内涵与崇文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现状社会公共服务是指在社会发展领域中,以满足公众基本需求为主要目的、以公益性为主要特征、以公共资源为主要支撑、以公共管理为主要手段的公共服务。具有公众性、公用性和公益性。根据社会公共服务具有的公益性和可经营程度的不同,社会公共服务又可分为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和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两大类。后者还可分为准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和经营性社会公共服务。政府依照法律法规,为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社会权利、基础性的福利水平,必须向全体居民均等地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基本公共福利和社会救助、公共安全保障等服务是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为保障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所必需的、同时又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提供或运营的,但由于政府定价等原因而没有营利空间或营利空间较小,尚需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给以支持的社会公共服务。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本医疗服务、群众文化、全民健身等服务为准基本社会公共服务。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的社会公共服务。包括经营性文艺演出、影视节目的制作、发行和销售、体育休闲娱乐等服务。为经营性社会公共服务。政府是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倡导者,同时是整个社会公共服务的规划者和管理者。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从崇文区的实践来看,我们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我区现有硬件设施与北京市的建设标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现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结构和质量与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为此,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让全体居民享受到公平、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我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我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是我区立足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建设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二、崇文区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看我区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总体看来,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总量偏小。历史欠账较多,多数基础设施没有达到北京市平均标准,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二是质量不高。部分基础设施没有自主产权,租赁、临建和周转房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三是分布不均衡。区域之间、新旧社区之间设施条件差距明显。四是资源共享程度不够。由于条块分割,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系统之间公共服务资源缺乏长期有效的共享机制,造成功能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均衡、资源配置效率低。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观念转变不到位,对公共服务事业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缺乏整体规划和预见性,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长效合作机制;三是投资渠道单一,资金使用效率低;四是对项目审批和建设缺乏有效制约手段,配套服务设施与危改衔接不紧密。针对以上问题及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制度和机制入手,通过整体规划、财政扶持、资源共享、危改配套等方式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二)从趋势分析看我区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1、政府工作重点从加快经济发展向促进社会和谐转移三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将社会事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2005年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总指数增加值居四城区之首。未来五年,我区将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区第9次党代会报告和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社会发展目标:将社会公共服务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高水平发展社会事业,继续走在全市的前列;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均衡优质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满足公众需求;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显著;实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明显进步,基本达到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先进水平。2、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崇文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和支出水平同步提高。2006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31元,比上年增长13.1%。人均消费性支出15077元,比上年增长13%,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预期指标8%,到2010年,将总体增长47%。我区恩格尔系数呈逐年降低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正由“小康型”向“富裕型”转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表现为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增长,需求的结构趋向多元化,并逐渐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日趋旺盛、日益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并凸现和不断增长。据统计,2006年我区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支出达2543元,增长14.1%,成为消费热点。公共服务需求的显著变化,对政府公共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需求变化,我们应不断地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3、政府投资不断加大向公共服务倾斜的力度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中央和地方在资金方面为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中央财政在2000至2003年间用于文教、科学、卫生、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的费用总额为15933.99亿元,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十五”期间,崇文区十分注重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在财政投资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为更好更快的实现重经济向重社会事业的转变,未来五年,崇文区将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通过扩充投资总量、投资重心转移等重要途径,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4、人口发展趋势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需求从人口数量上看,2005年底崇文区常住人口为31.1万人,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02%。与2000年相比降低10.12%;年平均减少0.7万人。崇文区人口密度在18个区县中排名第四。并且由于近年来的危旧房屋改造工程、道路扩建和城市景观建设,崇文区常住人口密度表现为不断下降的趋势。由于崇文区人口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公共服务设施在满足总量需求的基础上将更加注重质的提高。质的发展既要考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又要合理安排设施布局,区域分工,同时还要理顺区街居的相互关系,统筹资源,打破分割,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从人口结构来看,崇文区0-14岁的常住人口比例小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同时65岁以上老人所占的比重崇文区位于北京第二,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统计的数据资料显示,目前的崇文区属于桑德巴氏人口类型的老年型人口社会。老龄人口的比例在稳步上升,少儿比重在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养老问题将随着老龄人口的扩大而不断凸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要求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充分考虑建立健全老年服务设施。要以街道、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的服务为依靠,适当增加老年人休闲娱乐场所的建设。同时,要健全各类卫生服务设施,构筑现代化区域卫生服务体系,扩大卫生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卫生部门专业水平和素质以应对崇文区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挑战。(三)从重要意义看我区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1、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政府的工作重心正在发生转变,从偏重经济增长,转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单纯强调社会事业的消费性质和对经济的依赖,转到重视经济与社会的相互促进作用上来,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保障条件;从片面强调投入、以投入决定事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注重需求的社会公共服务上来。我区正处于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迈进的进程中,这就要求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转变职能,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覆盖面,让辖区内全体居民共享发展和改革的成果。2、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我区面积狭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较多,现有硬件设施多数达不到北京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指标,不仅落后于其他中心城区建设的步伐,而且也成为制约我区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硬伤,因此,必须由区委、区政府从全区的角度出发,统筹配置有限的资源,加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从而为我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打下坚实的基础。3、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区立足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建设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的内在要求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定位要求我们加快建设功能完备、水平一流、运行高效和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服务职能,提升城市的宜居程度和运行效率,通过不断完善覆盖社区、以人为本、可及便利、公平和谐的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发挥表率作用。同时,我区要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的目标,必须全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这也要求我们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加快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四)加强崇文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分析1、北京市的政策导向为我区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政策条件未来5年,北京市将进一步强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北京市先后出台了《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和《北京市和谐社区建设指导标准(试行)》,在教育、卫生、社区服务等领域,都出台了具体办法,为我区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未来5年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市政府将投入850亿元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整体服务功能,让发展成果惠及普通市民。同时,向南城倾斜发展的战略也在逐步落实,我区完全可以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期,积极争取市级支持,促进崇文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2、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为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围绕建设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的奋斗目标,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力推进“一二三”发展战略,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工作稳步推进,教育设施建设和改造成效显著,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比例位居全市前列;创建国家级卫生区已通过市级验收;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社区居民心理调适教育,东花市南里社区创建了全市第一家公共服务协会,和谐社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这些都为我区进一步开展社会公
本文标题: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4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