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08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D考题解析: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为:GDP=C+I+G+(X-M)参考答案:A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1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要达到改革目标,关键是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参考答案:D考题解析:考核第1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人治理结构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权力机构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构之间的联系机制。参考答案:B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07年单选第2题,04年单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典型的集体所有制形式。参考答案:D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二章第三节均衡价格。07年单选第3题。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均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参考答案:C考题解析:考核第2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精讲班第一套模拟题中的单选题。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参考答案:A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三章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参考答案:C考题解析: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产量由2个单位增加到3个单位,总成本由2000元增加到2100元,所以边际成本是100元。参考答案:C考题解析:市场结构的类型和划分标准,其中完全垄断市场中介绍了完全垄断的条件,包括参考答案:D考题解析:考核第四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外部不经济: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倾向扩大生产,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多。①政府垄断;我国政府对铁路、邮政等就是完全垄断②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③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④自然垄断: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的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精讲班讲义中有很明确的说明。11参考答案:C考题解析: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答案:B考题解析:考核第3章。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就是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的,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两条曲线交点的价格就是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参考答案:D考题解析:考核第5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用收入法核算GDP,包括以下一些项目:①生产要素收入包括工资、非公司企业业主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公司税前利润。②非生产要素收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类是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另一类是资本折旧。参考答案:A考题解析:考核第五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中的消费和储蓄。参考答案:C解析:考核第8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中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参考答案:B考题解析:本章考核第十一章财政收入概述中税收原则。能力原则要求根据纳税能力来确定税收总额、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比例。能力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纳税能力相同的纳税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是指纳税能力不同的纳税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收。答案:C解析:考核第9章公共财政职能的特征。表现在财政支出方面,意味着公共财政提供的服务是适用于所有的市场活动的,或者服务于所有市场活动主体的根本利益,表现在税收方面,意味着条件相同的经济主体应当享有同等的税收政策。参考答案:D考题解析:考核第10章财政支出,(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参考答案:B考题解析:考核第11章。见教材85页,流转税是我国税收收入中的主体税种,占税收收入总额的60%多,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参考答案:D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11章财政收入概述,见教材93页,考核国债发行制度。07年单选第23题。国债发行条件包括国债种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等。决定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21答案:B考题解析:考核第11章财政收入概述。06年单选题考点。前转:又称顺转或向前转嫁。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的价格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答参考答案:D考题解析:考核第11章财政收入概述。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国债交易按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可以分为现货交易方式、回购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方式和期权交易方式。其中,现货交易方式:证券交易中最古老的交易方式,也是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最常用的交易方式。参考答案:B考题解析:考核第十二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政府预算反映了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的数量的多少。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参考答案:B考题解析:考核第十二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中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见教材107页第一段第二行。国务院决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本题可采用排除法。1994年分税制规定: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均属于中央地方共享收入。答案:D解析:考核第12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注意“特定目的”。参考答案:C考题解析:考核第11章财政收入概述。07年单选。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参考答案:B考题解析:考核第14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中的第一节货币需求。类似05年的一个多选题。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注意: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客观货币需求、也是一种派生需求(即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参考答案:D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十五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消费者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参考答案:A考题解析:考核第14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中的通货膨胀类型。04年单选题的考点。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1)公开型通货膨胀: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变动而自发波动,故而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又称为开放性通货膨胀。(2)抑制型通货膨胀:一国实行物价管制的情况下,商品供给短缺不能由物价上涨来反映,只表现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又称为隐蔽性通货膨胀。参考答案:A考题解析:考核第15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关系的问题,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直接负责还是对政府相对负责的问题。31参考答案:C考题解析:考核第十四章货币供求和货币均衡。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基本原则: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货币层次。答案:B解析:考核第15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参考答案:A考题解析:考核第十六章存款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存款货币银行的主要职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其中信用中介是基本职能。答案:D解析:考核第16章。一线储备是指无收益或低收益的现金资产,为应付客户提现的第一道防线。包括:业务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存放在同业的活期存款、二线储备是指短期有价证券,主要是国库券,变现能力强,但收益较低。答案:C解析:考核第16章存款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04年单选。参考答案:A考题解析:考核第17章金融监管。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1)核心资本又称为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公开储备,这部分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2)附属资本又称为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答案:B解析:考核第18章,04年单选题。经常差额代表经常账户的收支状况,反映了实际资源的跨国转移状况,等于国民收入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国内吸收之差。答案:B解析:考核第19章统计与统计数据。答案:B解析:考核第20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类似07年单选。注意“上组限不在内”。答案:D解析:考核21章答案:B解析:考核第21章答案:C解析:考核第21章,中位数、众数均属于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参考答案:A考题解析:考核第二十一章数据特征的测度中离散系数(标准差系数)的公式。见教材197页。离散系数通常是就标准差来计算的,因此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参考答案:B考题解析:考核第20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06年单选题。组距=级差值/组数组距与组数成反比例关系,组数越多,组距越小,组数越少,组距越大。答案:B解析:考核第22章时间序列,05年单选题。答案:B解析:考核第22章时间序列。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参考答案:C考题解析:考核第19章统计与统计数据。见教材175页。07年单选题。统计指标按照其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参考答案:C考题解析:考核第24章相关与回归。07年单选。确定直线中未知常数a、b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也称为最小平方法。答案:A解析:考核第26章财务会计报告。B、C为流动负债;D为所有者权益项目。答案:C解析:考核第25章会计概论。51参考答案:B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25章会计概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如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它应当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中。支出的效益仅涉及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收益性支出作为费用列入利润表中。参考答案:C考题解析:考核第25章会计概论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在会计核算上视为企业资产。参考答案:A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25章会计概论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中重要的项目在报表中单独列示。而低值易耗品不是很重要的项目,在报表中并入存货项目反映。参考答案:A考题解析:考核第26章财务会计报告。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静态会计报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属于动态会计报表。参考答案:A考题解析:考核第26章财务会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编制。06年单选题。货币资金根据若干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参考答案:C考题解析:考核第27章财务报表分析。05年单选题。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参考答案:A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26章财务会计报告中的现金流量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2800000+前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的应收票据210000+前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的应收账款600000-本期销售本期退回商品支付的现金30000=3580000元。参考答案:D考题解析:考核第25章会计概论。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参考答案
本文标题:2008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2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