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08年中考历史复习要点
2008年中考历史复习要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1、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前770-前476东周前770-前256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约前2070-前1600前1600-前1046前1046-前771前475-前221前221-前207前202-88-25南朝(420-589)蜀221-263东晋→宋→齐→梁→陈↗↓265-316↗317-420→东汉→魏→西晋东魏→北齐25-220↘220-256↗↘↗吴十六国→北魏↓↓222-280304-439386-534↘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十国北朝(534-581)581-618618-907907-979辽→金→蒙古1206_916-11251115-1234↓→北宋→南宋→元→明→清960-11271127-12761271-13681368-16441644-1911西夏1038-1227(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我国远古居民了解北京人、元谋人两个文化遗存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距今70至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了解半坡人、河姆渡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半坡人原始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的房子,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第3课华夏之祖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黄帝被被誉为人文初祖,有许多发明,涿鹿之战后与炎帝部落结盟,形成华夏族。尧、舜、禹是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均通过民主推荐的办法产生,历史上称“禅让制”。(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夏(约前2070年禹建立,桀)商(前1600年汤建立,纣)西周(前1046年武王建立,幽王)2、简述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有向天子纳贡,随从作战,定期朝见的义务。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前770~前476年)诸侯争霸。霸主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影响:给社会造成灾难,但有利于统一,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战国(前475~前221年)有齐、楚、燕、韩、赵、魏、秦。战争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作用: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三)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王扫六合”1、认识秦统一的意义从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2、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③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汉武帝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①政治上,重用人才、颁“推恩会”,削弱五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③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④军事上大规模反击匈奴。⑤对外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影响: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了解张骞通西域的史实,张骞于前138年、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汉朝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2、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丝绸之路是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作用:沟通中西交通。(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了解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开发的史实原因:①北京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最主要的原因)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表现:修建水利工程,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影响:江南地区人开始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内容:①迁都洛阳②使用汉语③穿戴汉族服饰④将鲜卑氏改为汉姓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⑥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⑦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史)(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2课“贞观之治”1、评价唐太宗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③注意任用贤才(房谋杜断)和虚心纳谏(魏征)④农民占有一定土地,开垦荒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贞观之治”。2、知道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史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知道“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唐太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开元盛世”。农业上制成曲辕犁,创制新的灌溉工具筒车。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开创殿试方式,开武举;唐玄宗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第6课对外友好的往来1、了解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史实遣唐使从隋朝时来华,唐朝的有十多批,规模庞大,吸取唐朝文化,从事贸易,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变革。(P29)玄奘西游:中国同天竺交往最杰出的使者是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并写成《大唐西域记》。鉴真东渡,先后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设计唐招提寺。2、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10课经济重心南移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与商业繁荣的史实⑴农业①水稻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②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③茶树栽培有了很大发展⑵手工业①纺织业:南方丝织业超过北方,棉织业从海南岛发展到东南地区。②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③造船业:水平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为发达。⑶商业①商业都市:杭州是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繁荣程度超过北宋的开封。②对外贸易:地位重,商港多,范围广。③货币: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2、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尊称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1276年灭南宋。(七)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5课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①中央废丞相,设六部。②地方废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③设锦衣卫特务机构。④八股取土。明成祖:继续削藩,设东厂特务机构。清朝时:雍正时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大兴“文字狱”。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第18课收复台湾与与抗击沙俄1、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的史实,戚继光组织“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肃清倭寇,是杰出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1~1662年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1685、1686年两次雅克萨保卫战,抗击沙俄。2、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①加强对西藏管辖,确立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制度,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②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③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1、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①实行严厉的禁政策。②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处通商口岸。2、分析“闭关锁国”的历史影响:①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八)古代科学技术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下册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第21课:明清变化了解长城、大运河和北京故宫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用来抵御匈奴。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六千余公里。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上册第16课秦汉文化(一)下册第13课宋元文化(一)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①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②唐朝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年。③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用航海。④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九)古代思想文化上册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1、知道孔子:儒家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大教育家。2、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儒家:孟子提出“仁政”。道家:庄子:要顺其自然“天为而治”。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兵家:孙武《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提出: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下册第7课隋唐文化(一)第14课宋元文化(二)第22课明清文化(二)了解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古代文学成就唐诗:李白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人称“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有“三吏”“三别”,人称“诗圣”。白居易有《秦中吟》《新乐府》。宋词:豪放派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派有要清照。元曲:关汉卿有《窦娥冤》。明清小说:《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上册第17课秦汉文化(二)了解《史记》的作者和体别《史记》(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册第22课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下册第8课隋唐文化(二)第14课宋元文化(二)列举古代书法、绘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逐流行。东晋的王羲之《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人称“书圣”。唐代的颜真卿创立“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创“柳体”。苏轼、黄庭坚、朱、蔡襄人称“宋四家”。绘画:东晋顾恺之有《女史箴图》和《浴神赋图》。唐代有阎和吴道子(人称“画圣”)。宋代大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人称“神品”。雕塑:北朝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隋唐时著名的有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八上一、外国列强的侵略1、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清政府闭关锁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林则徐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2)结果: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本文标题:2008年中考历史复习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3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