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08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
1新制度经济学复习线索(经济学专业2009级)第第一一章章导导论论一一、、基基本本概概念念11..新新制制度度经经济济学学22、、有有限限理理性性33、、不不完完全全信信息息如:新新制制度度经经济济学学::定义——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正统经济理论方法——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对象——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材P1-2)二、重点内容11..人的行为假假定定动机:财富最大化;非财富最大化。人与环境的关系:(“有限理性”与“不完全信息”的关系)人的机会主义倾向22..基本框架(教材P12)3.制度分析的方法(P24)(1)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分析制度的基本理论框架(2)无效率体系的制度分析之一:寻租理论(3)无效率体系的制度分析之二:利益集团理论4.人类行为与制度关系的三大视角(P34)(1)规则遵循者与理性最大化者之间的关系(2)制度与人的有限理性的关系(3)基于认知科学的制度研究第第二二章章交交易易费费用用一一、、基基本本概概念念交易费用康康芒芒斯斯、、科科斯斯、、阿罗、威威廉廉姆姆森森、、张五常的观点:康芒斯:把“交易”概念与正统经济学中已一般化的“生产”概念相对应。——科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2——阿罗:“经济制度操作的成本”。——威廉姆森:“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张五常:制度成本——交易成本。包括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费用。交易成本是衡量和明确交易单位特征和实施契约的成本。——巴泽尔(美):交易成本是与转让、获取或保护产权有关的成本。——诺思(美):“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些经济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二、重点内容1、产生交易费用的原因(威威廉廉姆姆森森的的分分析析)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资产专用性。2.交易费用的性质交易费用是对稀缺资源的损耗;高额的交易费用可能减少或消除本来可能有利的交易;虽然交易费用无法彻底消除,但却是可以降低的。3.交易费用的测量层次一层次:总量上对交易费用的测量。二层次:同一笔交易在不同制度下的成本差异比较。4.总量上对交易费用的测量诺思的观点:——为了实现规模递增的收益,我们需要在交易方面进行巨大的投资。——交易成本通过市场可以被测量。——1970年美国交易部门构成其国民生产总值的45%。(共度量了53个国家的交易费用以及每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交易费用是决定一种政治或经济体制结构的制度基础。张五常的观点:——估计交易费用占香港国民生产总值的80%。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区别:高收入国家:每一笔交易需要较少成本的国家。低收入国家:每一笔交易需要非常高成本的国家。5.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范式经济学范式的内涵、内容3内涵:一套公认的信念、标准、思想方法、统率知觉的条理化规则。内容:视角;参照系;分析工具。结论:从零交易费用的世界走向正交易费用的世界,使经济学获得了对现实问题的新的解释力。6.交易费用理论的总体思路(P60)(1)交易是分析的基本单元;(2)造成交易成本差异的关键是交易的频率、不确定性及资产专用性;(3)各种一般治理模式都是由一系列属性所界定的;(4)每种一般治理模式都适用不同的契约法;(5)交易与治理结构都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6)制度环境的变化会导致治理成本的变化。第第三三章章产产权权分分析析一一、、基基本本概概念念11、、产产权权的的概概念念22、、外外部部性性33、、科科斯斯定定理理如:产产权权定定义义————由由物物的的存存在在及及关关于于它它们们的的使使用用所所引引起起的的人人们们之之间间相相互互认认可可的的行行为为关关系系。。即即人人对对某某种种有有价价值值的的((稀稀缺缺))资资源源的的权权利利。。性性质质————它它是是一一种种具具有有排排他他性性的的权权力力关关系系,,体体现现着着人人与与人人之之间间的的关关系系。。((PP6688))产产权权的的构构成成————所所有有权权、、使使用用权权、、处处置置权权、、收收益益权权。。产产权权安安排排如如何何构构成成产产权权制制度度,,即即基基本本经经济济制制度度。。二、重点内容11..产产权权的的分分类类及及形形式式分分类类::““部部分分产产权权””————不不同同的的人人拥拥有有产产权权中中的的不不同同权权利利。。公公共共产产权权————产产权权没没有有明明确确归归自自然然人人个个人人所所有有或或由由多多人人共共有有。。特特点点::经经济济效效率率较较低低((边边界界容容易易模模糊糊,,产产权权归归属属不不明明确确,,所所有有权权效效率率较较低低))。。局局限限::单单个个所所有有者者的的行行为为结结果果基基本本上上是是外外部部性性的的,,““所所有有权权程程度度””过过低低;;集集体体决决策策与与效效率率之之间间的的矛矛盾盾;;代代理理机机构构与与所所有有者者目目标标之之间间的的矛矛盾盾。。形形式式::((11))私私有有产产权权————将将资资源源的的使使用用与与转转让让以以及及收收入入的的享享用用权权界界定定给给一一个个特特定定的的人人,,使使其其享享有有完完整整的的权权利利。。特特点点::经经济济效效率率较较高高((边边界界清清晰晰、、产产权权归归属属明明确确,,所所有有权权效效率率较较高高))。。局局限限::在在某某些些行行业业的的经经营营中中效效率率不不高高,,且且低低于于公公共共产产权权。。((22))共共有有产产权权————共共同同体体的的每每一一成成员员都都有有权权分分享享同同样样的的权权利利。。4((33))集集体体产产权权————行行使使对对资资源源的的各各种种权权利利由由集集体体的的决决策策机机构构以以民民主主程程序序作作出出规规则则和和约约束束。。((44))国国有有产产权权————权权利利由由国国家家占占有有,,国国家家再再按按可可接接受受的的政政治治程程序序来来解解决决谁谁可可以以使使用用或或不不能能使使用用这这些些权权利利。。私私人人产产权权与与公公共共产产权权的的效效率率比比较较((温温州州模模式式与与苏苏南南模模式式比比较较分分析析))22..产产权权的的主主要要功功能能激激励励功功能能、、约约束束功功能能、、外外部部性性内内部部化化、、资资源源配配置置功功能能。。33..产产权权的的特特点点完完备备性性与与残残缺缺性性;;排排他他性性与与非非排排他他性性((分分析析::公公地地的的悲悲剧剧));;明明晰晰性性与与模模糊糊性性;;实实物物性性与与价价值值性性;;可可分分割割性性、、可可分分离离性性与与可可转转让让性性;;44..科科斯斯定定理理的的意意义义理理论论意意义义::————在在交交易易费费用用为为零零时时,,任任何何一一种种制制度度安安排排只只对对财财富富或或收收入入的的分分配配有有影影响响,,而而对对资资源源配配置置、、产产出出的的构构成成没没有有影影响响,,有有效效率率的的结结果果总总可可以以通通过过无无代代价价的的市市场场判判断断达达到到。。((科科斯斯中中性性定定理理表表明明))————在在交交易易费费用用大大于于零零时时,,制制度度安安排排不不仅仅对对分分配配有有影影响响,,而而且且对对资资源源配配置置及及其其对对产产出出的的结结构构有有影影响响。。((科科斯斯定定理理表表明明))实践意义:为解决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措施。第四章寻租理论一一、、基基本本概概念念11..寻寻租租22、、公公地地悲悲剧剧二、重点内容1、寻租的性质和特点性质:在非市场领域,通过政治活动获得比通过市场活动更多的报酬。特点:行为的非生产性。(材料分析:有一个官员……。)2、寻租的分类及后果分类:合法的形式;非法的形式。后果:(1)造成了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5(2)导致其它层次的寻租活动或避租活动;(3)利益受到威胁的企业也会采取行动“避租”与之抗衡,从而耗费更多的社会经济资源;(4)降低国家的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3、政府寻租行为的分类、方式分类(1)无意创租:政府干预经济副产品形式;政府政策漏洞形式(2)被动创租: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些能给私人或利益集团带来巨额租金的经济政策和法案。(3)主动创租:政府机构和官员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主动为自己谋求经济利益的寻租行为。政府的寻租方式:特许权;关税与进口配额;政府订货;4、寻租的根源——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产生的垄断性因素。(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市场途径能有效率地实现资源配置,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市场的解决办法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而需要政府的干预。但如果政府的干预超过了其保护性的状态所规定的限度或最低限度,那么,寻租现象就出现了。因而政府的加入只是一种能将事情办得更好的可能,并不具有必然性)。寻租行为的结果:浪费社会资源。5、寻利、寻租的区别寻利——社会利益最大化;寻租——集团利益最大化。6、公用地的悲剧的实质:产权界定不清情况下每个人都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出现的集团悲剧。公地的悲剧说明:当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时,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将公共资源的产权进行重新构造,使之明确界定,即将公共资源变为私人物品。7、寻租理论实质探讨一个社会为什么花那么多资源用于非生产性活动。寻租与产权关系:好的制度激励人们去做蛋糕;坏的制度诱使人们去分蛋糕。第第五五章章制制度度的的构构成成与与制制度度的的起起源源一一、、基基本本概概念念611..制制度度22、、正正式式制制度度33、、非非正正式式制制度度二、重点内容11、、““囚囚犯犯困困境境””的的故故事事说说明明了了什什么么??22..制制度度的的功功能能((PP116699))————满满足足人人的的需需要要和和限限制制人人的的需需要要。。((11))降降低低交交易易成成本本并并为为实实现现合合作作创创造造条条件件;;((22))提提供供人人们们行行动动信信息息并并为为个个人人选选择择提提供供激激励励系系统统;;((33))约约束束主主体体的的机机会会主主义义行行为为;;((44))减减少少外外部部性性;;3.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PP115577))——————契契合合和和谐谐共共处处。。((案案例例分分析析————秀秀水水街街的的变变迁迁))第六章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一一、、基基本本概概念念1、制度创新2、制度均衡3、制度变迁4、路径依赖二、重点内容1、制度创新的模型——“诺思模型”(揭示制度创新的源泉、动力和过程的理论模型)。主要内容:A、制度创新的主体(P146)B、制度的界定(P146)C、制度创新的条件和动因(P146)D、制度变迁过程(P146)2、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A、技术决定论(例子:美国西部大开发)(P147)B、制度决定论二者关系:技术创新是制度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制度创新的前提;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必要准备。3、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制度需求——含义:人们对制度的需求。原因:制度能够给人们提供便利、增进人们的利益。功能和作用:减少生活的风险及不确定性;节约的经济功能;稳定和秩序。(P151)影响制度需求的因素:(1)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2)宪法秩序;(3)技术;(4)市场规模7制度供给——即制度的生产。分设计创造的制度——正式制度(正式约束);逐步演化的制度——非正式制度。(非正式约束)影响制度供给的因素:a.宪法秩序b.制度设计成本c.现有知识积累及其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等。d.实施新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e.现存制度安排f.规范性行为准则g.上层决策者的净利润4.制度均衡与非均衡制度均衡:人们对既定制度安排、结构的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制度。也即制度的供给适应制度需求。(最有效率的制度也是最优的制度)。制度常态——实际制度状态偏离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及其类型含义: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即指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出现了
本文标题:2008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5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