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09-2012高考试题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本课考点:1物质(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运动(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规律(1)规律的概念(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二、测试题选择题:1.[2009全国卷Ⅰ文综2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9山东22)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3(09海南20)2009年事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09福建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5(09江苏26)“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6(09广东23)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7(09江苏31)《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8(09广东24)“我们要坚强,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体力”,四川某中学生在地震废墟下鼓励同学们坚持待援,最终他和同学们一起配合救援人员得以脱险。这体现了①面对灾害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②面对灾害人们应该相互合作③团结互助可以战胜自然④团结互助可以减少损害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9(09全国Ⅰ30)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0(09全国Ⅰ31)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②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1(2010.海南政治卷18)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10.江苏政治卷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13(2010.天津政治卷10)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水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C.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事物要从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4(2010.浙江文综卷3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2010.福建文综卷31)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下列说法能正确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树欲静而风不止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D.将欲夺之,必先予之162011北京卷•34.基于图9所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政府在当前宏观调控中应当A.把握重点,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B.遵循规律,促进二者的协调增长C.立足整体,防止二者的循环往复D.创造条件,避免二者的相互制约172011海南卷•17.“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82011北京卷•27.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2011江苏卷•23.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多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已,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②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③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④违背了人才成才的规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2011江苏卷•25.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A.唯意志主义的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人脑主观自生的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212011江苏卷•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222011全国大纲卷•30.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③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④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2011全国大纲卷•31.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12浙江卷)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址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5(12浙江卷)28.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①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②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④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6(12江苏卷)27.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27(12江苏卷)28.图3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A.分工协作B.勇于创新C.尊重规律D.依靠群众28【创新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芦山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中专家的说法中蕴涵的哲理是()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9【创新题】《庖丁解牛》是庄子中的名篇,从哲学角度来看,庖丁之所以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是因为他()A.尊重客观规律,善于按规律办事B.承认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C.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事物D.善于发现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使其为己所用30【创新题】2012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中,三次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达到了预定的试验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这说明了A.规律是不可以被创造和消灭的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问答题31(12海南卷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
本文标题:2009-2012高考试题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6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