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09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主观试题精选专练(二)
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1-2009届高三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主观试题精选专练(二)(能力版)1.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人们“抵制洋节,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辨题:要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就要庆祝自已的民族节日,坚决抵制洋节。2.2008年6月23日至9月16日,第六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成功举办。奥运会是文化交流的舞台,这一点在奥运文化广场的活动设置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此次文化节,国内共有16个京外团体约1600人协助各城区完成广场的演出活动。青海代表团在崇文区展现藏族歌舞风情;与海淀区对接的河北代表团上演的唐山皮影戏,而黑龙江代表团的二人转让观众享受最纯正的东北韵味。文化节期间,更有来自美国、俄罗斯、毛里求斯等16个国家的27个文化团体带来了精彩演出,体现五大洲齐聚北京、奥运精神广为传扬的主题。(1)结合材料分析加强文化交流的原因。(2)我国应如何更好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2-3.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为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自2007年9月1日起,由中央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中央电视台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宣传,推出了“节能减排我行动”等多个系列报道,努力营造一种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8分)3.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节有减排系列活动和宣传报道的开展,有利于创设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3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会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3分)③文化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加强对节能减排的宣传报道,营造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有利于解决这一经济难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4.2008年,留给中国人太多的记忆。春节期间南方的特大冰雪;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温总理做出重要批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重建家园;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开幕;10月25日神七问天,中国人真正触摸太空……“多难兴邦”。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面对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舍小家顾大家,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共同揭示了什么文化信息?(2分)(2)从文化角度说明中华民族取得上述胜利的原因?(8分)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3-4、(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分)(2)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中华儿女创造美好明天的力量之源。(4分)②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盛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战胜困难,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4分)5.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精彩的表演及点火仪式等,凝聚着张艺谋总导演及其艺术创作团队的智慧和创意,通过历史画卷,把中华民族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评价。请回答:(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2分)(2)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的创新?(4分)6.材料一: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材料二:“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4-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4分)(2)当代中国应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分)6.(1)(4分)①当今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的重要因素。(2分)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1分)③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1分)(2)(4分)①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1分)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1分)③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1分)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分)(若从中以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答可酌情给分)答案1.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②我国的民族节日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庆祝我国的民族节日是维护和振兴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形成和保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庆祝本国民族节日的同时又不排斥西方节日,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途径之一。因此,题目中的观点是片面的。2.(1)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长处。文化多样性是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5-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在尊重多样性基础上,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繁荣。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以文化这一精神的桥梁,促进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与和睦相处,有利于建立和谐世界;有利于带动各国的经济、贸易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③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2)①通过商业活动、教育活动等多种文化传播活动,借助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传播。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因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挑战。④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跻身世界文化发展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⑤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3.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节有减排系列活动和宣传报道的开展,有利于创设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3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会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3分)③文化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加强对节能减排的宣传报道,营造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有利于解决这一经济难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4、(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分)(2)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中华儿女创造美好明天的力量之源。(4分)②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盛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战胜困难,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4分)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6-5.(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要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每点1分)(3)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1分)②世界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世界文化共性、普遍规律正是通过其差异、个性而存在并体现出来。(2分)③没有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没有世界文化绚丽多彩的景象。(1分)6.(1)(4分)①当今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的重要因素。(2分)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1分)③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1分)(2)(4分)①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1分)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1分)③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1分)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分)(若从中以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答可酌情给分)
本文标题:2009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主观试题精选专练(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7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