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写出下列多义词的含义寻1、虞世基等,寻亦诛死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3、飞来峰上千寻塔理1、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2、当窗理云鬓3、文理有疏密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习题检测不久寻找长度单位指天下太平梳理纹路道理信1、自知者明,信为难矣2、愿陛下亲之信之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4、低眉信手续续弹遇1、惟君臣相遇2、进,与曹遇于赤壁3、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4、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习题检测确实信任信用随意,随手对待遭遇接触礼遇,恩待古今异义1、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古义:;今义:颜料或燃料。2、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古义:;今义:举动措施。3、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古义:;今义:遇见彼此。习题检测和颜悦色举止相互对待翻译文中重要语句1.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第1段)习题检测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2.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第4段)习题检测近来看见前来奏事的人,大都心怀恐惧,致使语无伦次。3.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第6段)习题检测这样做的话,那国家危亡的灾祸,可以像翻转手掌那样很快就会到来啊。解题:《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是被讽喻“纳谏”。而“求谏”是唐太宗主动要求大臣们敢于向自己直谏。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重臣们,励精求治,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代盛世“贞观之治”,其治政要略一直为后人所赏鉴。贞观盛世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与唐太宗的虚怀纳谏之风是密不可分的。作者:吴兢(jīng)(670—749),唐代史学家。少时励志勤学,博通经史。武后长安年间被诏入史馆,撰修国史。公暇时,私撰《唐书》、《唐春秋》,撰述甚多,仅《贞观政要》一书传世。《贞观政要》分类记载了唐太宗同大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问答、大臣的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吴兢修史四十余年,被誉为唐代良史。《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于兹十有馀年,斯盖股肱罄帷幄之谋,爪牙竭熊罴之力,协德同心,以致于此。」: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和秦叔宝。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辅佐李世民,巩固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凌烟阁内排名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封为莱公,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贞观四年病故,年仅四十六岁。其死深为李世民痛惜,死后极尽哀荣。凌烟阁内排名第三。魏征(580-643)曾在瓦岗军后期领袖李密手下担任元帅府文学参军。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后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后来,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非但没有怪罪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来自于他们君臣的对话。封为郑公,凌烟阁内排名第四。魏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后世以房玄龄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谋杜断”。封为梁公,凌烟阁内排名第五。封为鄂公,凌烟阁内排名第七。封为卢公,凌烟阁内排名第十九。封为胡公,凌烟阁内排名第二十四。①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译文①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这样,每次接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子的直言规谏,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①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译文①贞观初年,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一个人想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于忠臣。①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译文①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所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保全他的家。①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译文①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暴淫虐,臣下都闭口不说话,终于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结果国破身亡,他的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朝的事情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百姓的,一定要直言规劝。”②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译文②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②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译文②只有(正直之)君遇上(忠正之)臣,如同鱼得到水,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我虽然不聪明,幸而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议论,使天下达到太平。”②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译文②谏议大夫王珪说:“我听说木头经过墨线就能锯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谏诤的臣子七个,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以死相谏。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处在这个不避忌讳的朝代,实在愿尽自己愚劣的能力。”②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译文②大宗称赞王珪的话对。下令从今以后宰相进宫筹商国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去,让他参加接见,了解国家大事,如果有所陈说,一定虚心采纳。2.谏议大夫王珪一席话是承接唐太宗的话而来的。他首先用比喻类比论证的方式开始议论,用木头经过墨线斧锯加工就能变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接下来用古圣先王的事例来阐发自己的观点,从君道转到臣道,过渡点在“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但王珪发言的重点不在圣主,而在“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的忠直精神。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唐太宗所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后果:下令从此让谏官“预闻政事”,凡有所陈奏,一定“虚己纳之”。③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译文③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自古以来,帝王之中多有放纵情性、喜怒无常的,高兴时就任意赏赐无功的人,发怒时就乱杀无罪的人。因此,国家遭受损失,造成混乱,没有不是从这里开始的。sāng:死丧战乱。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译文③我现在从早到晚,无时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常常希望你们尽情极力规谏。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规谏,怎能因为别人的话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立即庇护自己的短处而不采纳呢?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早晚: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1、从课文中,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2.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1从课文中,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1)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2)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3)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4)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课文研习从善如流,屈己纳谏居安思危,满怀忧患爱才重贤,知人善任宽厚爱民,恭俭节用课文研习2.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比喻论证──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类比论证──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假设论证──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对比论证──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事实论证──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课文研习你还能想起历史上有哪些从善如流的佳例?有哪些闭目塞听的例子?参考示例:历史上从善如流的佳例:尧设谏鼓,舜设“诽谤木”;齐威王——邹忌;鲁庄公——曹刿;秦孝公——商鞅;刘邦——张良;朱元璋——朱升。历史上闭目塞听的例子:商纣王——比干;周厉王——邵公;晋灵公——赵盾;楚怀王——屈原;吴王夫差——伍子胥;项羽——范增;隋炀帝。合作探究下面是两件近期发生的事,请同学们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具体要求:结合《求谏》的思想内容和课后的“阅读指南”立意,学会引经据典,引用《求谏》中的原文加以论证,观点鲜明,层次清晰,字数不少于150字。事例一:教师节前夕,浙江台州路桥区新民学校的老师们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这”礼物”既不是鲜花,也不是贺卡,而是学生们”为他们挑的刺”。同学们把自己准备好的教师节礼物——正面写有”老师3个缺点”,背面画有一个笑脸和写有”老师我爱您”字样的小纸条,一一送到了每位老师的手中。据粗略统计,拖堂、作业多、过于严厉是学生给老师们挑得较多的缺点。评论:高考链接事例二:日前,习近平总书记踏雪深入河北阜平骆驼湾村,考察时要看“真贫困”;李克强副总理冒雨前往湖北恩施大山深处,看望村民时想听“恼火事”。两位刚刚履新的中央领导希望看到基层真实情况,听到群众内心牢骚,这种亲民为民、求真务实的作风令人耳目一新,令人肃然起敬,无疑给各级领导干部做出了表率。评论:高考链接事例一评论:以接受学生批评的方式过教师节,不失为一个新思路。这不仅会促进今后教育教学以及师生关系的改善和提升,而且充分体现了老师善于纳谏的认识与胸怀。“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只有做到积极接受他人意见的老师,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指出学生的缺点。此外,“人欲自照,必须明镜”,学生本来就应该成为老师们的镜子,老师们必须通过学生的反馈,才能明晓自己教学的得失。学生敢于谏诤,直言不讳,老师们善于纳谏,取舍的当,教学工作和学风建设才能开展得更加顺利。因此,这样的教师节礼物比买来的礼物更有价值!事例二评论:臣下谏言、君主纳谏是民本思想的体现。创造“贞观之治”的太宗曾曰:“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如果国家政策制定,仅凭有限的决策人,而不取纳民主意见,决策必然不可“致天下太平”。春秋时期,郑国政治家子产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庶民意见。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各项工作面临不少难题和挑战。牢骚是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资源。需要领
本文标题:求谏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7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