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09年全国卷Ⅰ高考数学试题(理数B卷)
申报编号立项编号宝山区2010年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一般)申请书项目名称班主任的自我效能感和班特色建设的研究项目负责人郑琴负责人所在单位永清路小学填表日期2010、1宝山区教育局一、数据表项目名称班主任的自我效能感和班级特色建设的研究负责人姓名郑琴性别女出生日期1970年1月10日行政职务教导专业职务小学高级研究专长少先队工作单位上海市宝山区永清路小学电子信箱zhenglupeijie@yahoo.com.cn通讯地址宝山区(县)永清街(路)278号邮政编码200940联系电话56161780*3026(单位)66782057(家庭)13585660985(手机)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作单位郑琴女1970.1小学高级少先队本科永清路小学李雅女1985.小学一级本科永清路小学刘静华女1970小学高级班主任本科永清路小学龚雪花女1969小学一级班主任本科永清路小学杨红兵女1973小学高级班主任本科永清路小学任春兰女1969小学高级班主任本科永清路小学朱静女1970小学高级班主任本科永清路小学预期最终成果预计完成时间2012年12月20日二、课题设计论证题目:班主任的自我效能感和班级特色的建设一、问题的提出:(包括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关键词界定)1、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1)、班主任管理中“管”多于“引”:班主任的重要工作是管理班级,班主任管理与一般管理不同,班级建设的目的是建成一个生机勃勃,每个学生都能在其中得到发展的,属于学生自己的群体。而当前,人们对班主任角色的认识还比较传统,认为是监督者、检查者、评价者,这些都是站在学生之外、居高临下的身份,缺乏一种学生立场。因而,学校中“警察式”、“家长式”、“保姆式”的班主任普遍存在,经验、感觉、惯例仍然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依据,高压政策和行政命令等管理方式成为最常见的班级管理方式。在无形中形成了不平等的对抗关系。班主任时常有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得不到全体学生、家长甚至相关老师的理解。如何让班主任管理不再停留于只是实施工作,而是应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帮助成长,引导孩子自我成长,自我管理,与学生形成一种合作关系。(2)班主任工作中“应付”多于“创新”:在学校中,班主任负责学生道德的全方位发展,又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传送带”,更是学校与学生关系中的“第一责任人”,他们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既负责组织和管理班务工作,同时又担负着教育教学任务;既要协调所管理班级的各科教育,又要代表学校与家长和社会沟通和交流,既要组织班级的建设活动,又要执行学校德育、大队部和体育、艺术、红读、卫生等各条线规定的对学生进行精神关怀的各种活动和任务。作为小学班主任,学生年龄小,各方面综合能力缺乏,班级建设与运转中的杂务事较多,工作辛苦、管理范围和责任巨大,只能求稳疲于应付而不愿创新。(3)班主任管理中综合评价多于个性化评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级管理除了原有的系统外,又增加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素材,各个条线部门依托班主任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而学校对于班主任工作的评价管理中,往往着重“全面综合的量化模式”,较少考评单项,注重终端效果而忽略过程性的纵向评价,造成大部分能力素养不全面的班主任疲于应付面对各种工作,工作的自我效能感不强,班主任的特长个性被逐渐磨失。许多的时候还会因一件事的疏忽或一个方面的不到位而影响学期带班情况的综合认定。班主任工作只求面面俱到,个性化的研究提升意识缺乏。其次班主任没有职务级别,得不到发展的机会。目前的职称评定均是学科职称评定系列,没有单独的班主任评定系列,班主任工作成绩只能作为参考。因而,一些班主任班级管理求稳,更多的精力花在学科研究上,班主任的自我效能感缺乏。(4)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的培训管理个性化缺失:从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来看,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领导,更多的是在教学方面实施新课改理念,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新课改理念下的班级建设,轻视了新课改对班主任角色提出的新要求。班主任工作与学科相比缺少系统而稳定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而一些已有的经验、方式已无法适应如今的课改和学生。同时,在如今的班主任队伍中,不乏一些有个性、有特长的青年教师,在他们身上有自身的潜在优势,利用他们的特长活力也将为班主任个性化的培训管理提供新的探索和思考。班主任工作本应是充满艺术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它不仅能够促进教师快速成长,而且能够为教师最大限度地体验自我价值提供平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效能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2、选题的意义:在教师对课程变革的胜任力方面,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至为重要。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达到既定目标的信念。自我效能感可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个人效能感,另一个是集体效能感或者一般效能感。前者是指教师个人对自我是否具有胜任实施课程变革的能力所做出的判断,而后者是指一般教师对课程变革能否真正得到实施所做出的判断。自我效能感也是个体应对各种工作压力时重要的个体资源,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压力情境下会体验到较少的压力,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长期工作压力下则会产生工作倦怠,采取种种逃避或者抗拒措施。如今,面对班主任普遍感到工作多,责任重,压力大,疲于奔命;能管自己的人太多,给予自己的思考时间的空间较少而不愿主动担任班主任的现状。如何充分调动发挥班主任的个性和特色,让班主任扬长避短,提升自我效能感和班级管理的层次?如何给予空间,给予要求让班主任自己创新而又有智慧地去做,去形成班级不同的风格?而自我效能感就是人们对自己产生特定水准的,能够影响自己生活事件的行为之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的信念决定了人们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自我激励以及如何行为,既人的成就动机。因此,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看作是教师通过自我激励提高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有效的、好的评价能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我们认为要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胜任程度,我们想做的就是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能力素养,让他们真正做到“艺高人胆大”,无惧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压力,甚至把压力当作动力;同时也以此为契机抓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和班主任队伍的管理。3、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状况:辽宁魏书生老师的班级自动化管理,开创造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先河。苏州市教科所开展的《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让集体本身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提出的“在新课程时代的班级管理中,构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集体本身可以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让集体的能量温馨地辐射每一个个体,最终走上教是为了不教的良性循环”。而近两年来,众多围绕着《教师效能感对教学的影响》课题研究中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更关注的是任务本身的挑战性,把主要的精力都运用到圆满完成任务策略选择上,常常忘掉自我,在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时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克服,并把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而自我效能感强的教师,往往师生关系和谐,善于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顾及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班级管理等方面都做的很好。因此,如何有效地挖掘两者潜在的关联,让班主任工作能有效地面对课改的新形势,得到专业发展。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将给我们的研究指明方面了,我们的实践研究将借鉴他们的宝贵经验。同时,结合本校的班主任工作现状,想就班主任工作中自我效能感与班级特色建设的关系、激发班主任自我效能感的手段和机制、班级特色建设的管理运作机制与班主任培训策略等方面寻求突破,形成班主任管理与培训的新模式。4、关键词的界定: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要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它是个人对其能力的一种自我知觉、一种自我图式,即相信自己拥有技能,使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能正确而有效的行动,自我效能感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部分。所谓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则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班主任的自我效能感:班主任对自己的班级经营与班级管理工作所需能力的认同和信心。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班级特色: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能够依据班主任与学生的不同优势特长,采取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通过班主任和全体学生的努力,班级建设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和氛围,并成为班级特有的显著标志。二、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转变班主任的班级建设理念,提升班级管理艺术。2、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个性化班级特色建设的模式和策略,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班主任群体的创新意识与能力。3、通过课题的研究积累班级特色建设及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宝贵经验三、研究内容:1、班主任自我效能感与班级特色建设之间的关系2、促进班主任个性化创造性发挥的手段与方式3、校本化班主任培训与管理的策略与模式4、班级特色的形成及其评价的研究四、研究方法和过程设计:1、研究方法与手段:(1)实验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法,以班主任的兴趣特长结合班级实际,确立突破口开展专题研究,强化实践中的信息反馈,加强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逐步完成实验结果(2)文献研究法:在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分析和整理,借鉴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以及班级经营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形成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3)调查研究法:在研究中运用问卷调查了解“新课程中,班主任工作的困惑”“对当前班级管理的思考”,掌握班主任及学生心理,及时调整方案,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4)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以班主任的带班实际为基础,对他们在带班及班队活动中的问题和成功点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对策,总结出具体共性的规律。(5)个案分析法:运用个案研究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的差异性,对个别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揭示班级管理中的某些规律和本质。(6)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日常的工作及组织的活动及时总结,在反思中积累经验,探讨更好的跟进措施和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2、研究计划:(一)研究周期: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二)研究步骤:(1)、2010年1月——3月:对该课题方案进行设计,初步确认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相对应的策略,并请有关专家、分管领导进行认证,听取意见,取得支持,形成方案,报区审批。(2)、2010年4月——2010年月12月: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1)全校班主任进行班主任工作和班级特色建设方面的调查。(2)学习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建设理论。(3)吸取经验,进行新一轮的班级特色建设。(4)收集整理各类班级特色建设中新理念、新方法。(3)、2011年2月——2012年6月: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1)继续学习理论,同时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2)围绕班级特色建设,加强班主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实践与研讨。(3)整理有关总结。(4)收集、整理来自第一线的对于班级特色建设的可行材料。(4)、2012年7月――12月:课题的总结阶段(1)整理课题的相关资料。(2)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3)课题成果展示,并请有关的领导对课题进行成果鉴定。五、预期成果:2010.1~~2010。12形成阶段性初步成果完成《关于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特色建设的调查报告》《班级特色建设的研究综述》校级提升班主任自我效能感的小课题。2011.1~~2012。6形成中期成果《班级特色建设活动经营策略和方案》案例集《多彩的班队活动》活动方案“班主任自我效能感与班级特色建设”中期报告2012.7~~2012。12完成《班主任自我效能感与班级特色建设》结题报告《班级特色建设的评价细则和案例》“提升班主任自我效能感”的专题论坛。六、研究条件:课题主的主要成员都是从事班级管理的老辅导员,同还兼任德育分管、大队辅导员及年级组长,也承担过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近些年,投入了温馨教室的创建活动,有一定的研究实践基础,课题组的成员结构合理,能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参考文献:唐亮《在班级文化中成长》丁铁军《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刘以榕《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现状》胡燕琴《论青年教师自我效能感及其提高策略》王生《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例谈
本文标题:2009年全国卷Ⅰ高考数学试题(理数B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9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