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09年全国高考重庆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测试试题第1卷(必做,共I00分)图I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土壤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图2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3.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A气流上升速度快B形成锋面雨C凝结核多D气温较低4.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A8日13时B8日23时C9日13时D9日23时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图3是l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回答5-6题。5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①湖面低干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④含盐量降低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6.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B绿洲萎缩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气候变干图4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7.关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8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9.在《红楼箩》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10.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州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1.图5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A.重义轻利思想B.维新图强思想C.实业救国思想D.中庸自保思想12.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一下报道:“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不明。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13.表1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A.1949~1951年B.1953~1955年C.1958~1960年D.1979~1981年表118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尽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现,并不意味着企业A生产品价格的降低B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C核心竞争力的提高D发展方式的转变19、某小区有些居民晚上经常一起打牌娱乐,影响乐一张姓居民的正常休息并引发争执,居民委员会就此召开居民会议,通过表决,会议作出了这些居民可以继续以原方式娱乐的决定。该决定A错误,因为它没有吸纳张姓居民的意见D正确,因为它是居民会议民主决策的结果C错误,因为张姓居民的休息权受法律保护D正确,因为居民的娱乐要求受法律保护20、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1《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这说明①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③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④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2.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沦衡》)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23.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4.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是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B.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25.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行方向的材料,这项重大突破使长期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隐形衣”梦想有司能变为现实。这启示我们①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目能正确预测未来②利学创造往往需要利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④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第Ⅱ卷(必做1lO分+选做30分,共140分)【必做部分】26.(25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是图6中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1)~(2)题。(1)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分析B地年降水量少于A地的原因。(4分)(2)在制作地图时,我们可以根据相邻实测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待定高程点的位置来绘制等高线。请用此方法绘出C地的400m等高线。(2分)图7为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回答第(3)题.(3)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8分)图8为A地所在省、浙江、广东及全国2001~2008年第二产业占各自GDP比重的变化目。读图回答第(4)题。(4)比较分析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4分)对该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林牧渔业的发展;对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对生态: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4)2001-2006年持续增长,2007、2008年略有下降,低于浙江和广东,但高于全国。答案一:赞同。理由: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答案二:不赞同。理由: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27(25分)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话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干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于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自讲求,-——《三宇经》(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7(4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材料二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自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桑戴克《世界文化史》(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班了哪些新的变化’(6分)材料三表3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上卷:“西学”诸书算学、重靴、电学、化学、声学、光学、汽学、天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中卷:“西政”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下卷:杂类之书游记、报章、格致——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3)据材料结何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2分)(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5分)(1)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2)思想领域的变化: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科学领域的变化:科学逐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米,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新时代。(3)积极影响:促进丁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新发展: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制度和思想转变(4)①科学知识重要:科技是笫一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科技发展为思想解放创造有利条件。②人文知识重要: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和道德养成,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思想解放促进科技发展。③两者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发展。28.(25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并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1)描述图9表明的变化,(2分)并依据图10和材料三阐释变化的原因。(4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阐明表4中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8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括知识,概括说明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是如何体现政府宗旨的。(3分)(4)结合材料二,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8分)(1)变化:2005-2008年我国税收入总量不断增加,2005-2007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速不断提高,2008增速下降。原因:①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收入的基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决定着税收收入的变化趋势:②税收政策是影响税收收入的重要因素。2008年下半年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影响了税收收入的增长。(2)①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②下调个人住房交易税,有利于降低交易成卒,鼓励住房交易,扩大消费需求;③增值税全面转型,有利于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扩大投资需求;④税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若回答“关注民生、共建和谐杜会、体现科学发展观”或从其他方面作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①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②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共建和谐社会。(4)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结构性减税;②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③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实行结构性减税,将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9.(35分)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材料一图11是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民抗争示意图。(1)据图11
本文标题:2009年全国高考重庆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01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