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分析(年报)
第1页共22页此稿扫描自《广东高考年报》(2009),有错误可与原书核对。——曹殿成2010年4月2日星期五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分析——高考年报(一))试卷分析1.稳定是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的最大特色稳定是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的最大特色,试卷结构、分值和考点都与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保持一致。2009年的考生对今年的试卷都不会有陌生感。(1)稳定符合考生的心理需要。稳定中有变化是高考试卷最好的发展模式。2010年广东高考方案将作改革,取消x科的考试,实行小综合考试。但这样的改革对语文科来说,应该是影响不大的。事实上,2009年的高考语文广东卷是符合考生的心理预期的。(2)稳定有利于新课标的落实:尽管2010年广东实施新的高考方案,但是对语文来说,关键的任务还是推进新课标的落实;广东从2004午就开始新课标实验,到2007年第一届毕业生高考,新课标高考已经有二届,试卷稳定有利于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推进新课标的实验,指导老师和考中不需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适应考试的变化上,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上。2.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的四个亮点虽然稳定是整份试卷的最大特色,但是对高考命题的探索还是在进行,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主要有以下四个亮点:(1)成语题的探索更加成熟。2008年广东卷命出了一道把四个成语放在同一个语段中考查的题型,改变了过去通过四个句子考查四个成浯的形式:2009年的成语题,坚持2008年把四个成语放到一个语段去考查的做法,考查的四个成语都是常用成语,复习备考的时候会经常碰到,语段语义清楚,没有歧义,值得肯定。这样来考查,语境更加清晰,更有利于考生作出正确判断。这道题成为该类题型的全国范例。(2)首次考查传记文体。传记在新课标的教材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新课标实验中语文课要重点学习的—类文体:传记,传递的是人文精神。近三年的考生在备考时对传记这种文体给予了重视,其他新课标实验的省份都在高考中考查过传记这种文体,广东2009年是首次在高考中考查传记。虽然是首次考查,但是因为考生多有训练,并没有陌生感。文本选择的是《黄侃先生二三事》,考生对黄侃知道的不多,这样的人物传写适合作为考试的材料。(3)强化语言表达中思维能力的考查。广东考生在语言表达上的逻辑思维能力偏弱,命题专家不但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反而强化语言表达中思维能力的考查。2009年的第22题的考查,就是强化语言表达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范例。这道题先要读懂两个图表的意思,归纳出两个图表要表达的不同趋势,然后根据语段的思维逻辑关系,整合成答案,这样需要两次转换;试题需要高度的思维逻辑严密性,这在广东高考中是鲜见的。这道题的考查结果,考生的得分情况很不理想,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这道题,这倒是给广东语文教学起了一个很好的导向。(4)作文命题上有所变化。2009年的作文题.命题的模式与前些年的“纪念”话题作文比较第2页共22页相像,也是给出了提示语。但从题目要求上,没有“以……为话题作文”的话语,将“必须在话题范围内作文”的要求作了改变,省去了“自定立意”的要求从这道题目来看,这是—道改良版的话题作文题。话题作文一般要求“必须在话题范围内作文”,而这道题则改变为“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写作的范围有所收窄,可以相对减少套作的机会:话题作文的“二自”:白定立意、白选文体、自拟标题,在这道题目中减少了一个“自定立意”,而作文的立意通过提示语反映出来,这样的改变,好的方面是对立意作了提示,使考生能够迅速找到立意点,尽快进入写作程序,从而降低写作的难度。不好的方面是,尽管题目提示语有省略号,表明可以写其他的角度,但还是约束了考生的思维的创造性与发散性。中学多数是按作文命题的模式来备考的,广东的命题专家试图将这些命题方式作些改革,这种尝试是好的。一两种作文命题模式长期实施,在起着指挥棒作用的高考中,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只有不断进行改革,进行变换,才能保持高考作文的考查效果。3.值得思考和改进的两个问题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有好多亮点,但白璧微瑕,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值得商榷。下面把一些问题提出来,供大家思考、讨沦。(1)选材的合适性问题。对2009年试卷选择的阅读材料是否合适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占诗鉴赏以及传记阅读卜。古诗鉴赏选取了杜甫的诗歌《月》。札甫的这首诗,是一首用意象说话的诗歌,对这种诗歌的理解,很难落到实处.很难落实到具体的诗句中。这题第(1)题的参考答案是“主要抒发了杜甫遭逢战乱后漂泊流离、思乡怀归的感情”:联系诗题、诗文、注释和作者的生平,这样的归纳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却很难在给出的文字中找到确凿依据,都是通过相关的背景去猜度诗歌抒发的主要感情:巾学古诗鉴赏教学,还是处于一个字字落实,主要依据诗句来鉴赏诗歌抒发的感情的阶段,主要用意象来说话的古诗鉴赏难度较大,不一定适合考生。第二个被质疑的选材,是在选读部分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传记《黄侃先生二三事》,黄侃先生是位有个性的学者,但他的一些做法不符合常理,不一定被现代人接受。这篇传记作为考题的阅读材料,当然可以,但是不一定是最佳,还可以做得更好。(2)参考答案的制定和评卷把握问题。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非选择题部分平均分有一定的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观性比较强的分析鉴赏类的试题在参考答案的制定与评卷场评卷宽松的掌握也有一定关系。例如:上文提到的古诗鉴赏题,第(1)题的参考答案是“主要抒发了杜甫遭逢战乱后漂泊流离、思乡怀归的感情”。但是,除此之外是否有孤独凄凉的感情,是否有忧国忧民的感情,是否有怀才不遇的感情等,应该说,这样的一些理解都是有依据的。由于评卷组严格执行参考答案,这道题的平均分偏低。又如第16题:“文中画线部分①中的‘它们’指什么?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4分)”“踩出深深的凹痕”是文章中的一处特写,这样一种镜头式的特写,在散300文文体中,是一种意象,对它的寓意的理解,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给出的参考答案为“扎根大地”。但是,评卷组把这个补充说明的“意思答对”定位在“扎根大地”上,要求考生的答案要指向“扎根大地”,例如“与大地融合在一起”,这不过是语言表述不同而已。答案固定在一个点卜,而号第3页共22页生的理解是发散性的,评分又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个考生的答案进行讨论,自然这样的评分就过于严苛。还有第18题:“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5分)”给出的参考答案有三点,要求考生答对三点才能得满分,答案要求过于全面。再有第21题:“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给出的参考答案也有二点,同样也是要求答对三点才能得满分,答案过于求全。这类问题主要涉及对诗文的分析、鉴赏,相关的试题主观性强,考生的思维发散度很大,答案不适宜太实,应该有多角度的参考答案,另外,答案不应该求全。对于文章的分析鉴赏等主观性强的题目的参考答案该怎样命制才能更适合考生的实际,确实值得命题专家和中学老师研究。另外,大多数非选择题的参考答案都有“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的评分说明,为试题的评判留有一定的空间,本意是希望评卷场根据考生的答卷情况,在参考答案的基础上制订符合考生实际的评分细则,使试题的考查功能得到完善:教学、考试和评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试题的命制和评卷场的评判在其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都需要不断地完善与进步。(二)答卷分析1.考生答卷总体情况分析据样品总数602394份统计。(1)全省全卷平均得分90.03分。全卷的难度系数为0.60,相比2008年的0.61,基本相若,表明试卷难度与2008年的基本一致。全卷的信度0.70,比起2008年的0.,76,未有好转,仍未达到全卷信度应在o.80以上的要求:(2)选择题(客观题)的难度为0.71,比起2008年的0.63,该类试题比2008年略易。非选择题(主观题)的难度为0.57,与2008年的0、60相比,难度略大。(3)全卷的标准差为15.03,良好,已达到全卷的标准差应大于15的要求。从总体情况来看,考生的答卷有下面几个特点。(1)选择题得分有提升。选择题2009年的全省平均分为22。6O)分,相比2008年的20.24分,有2分多的提升。(2)非选择题平均分下滑。与2008年相比,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非选择题部分平均分有所下降。(3)文学鉴赏题普遍答题情况不理想。总体来说,考生在文学鉴赏类题目的得分都不太理想。1)古诗文阅读鉴赏部分,默写题的平均分约为4.18分,古诗鉴赏的平均分约为2.47,难度约为0.40,考生的得分率不是很理想。在这部分内容,考生主要是靠默写这种能力层级为A级的题目拿分,而能力层级为D级的题目,得分就不理想。2)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的人数少,平均分低。选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生有159394人,占所有考生的26.46%;选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生有435676人,占所有考生的72.32%。从以上两个方面的表现来看,文学鉴赏类题目,考生都答得不大理想,而且考生在作答时有避开文学鉴赏题目的趋势。文学是语文科的重要内容,文学鉴赏能力也是语文课要培养考生第4页共22页的一种重要的素养或者能力。但从高考的情况来看,文学教育的情况堪忧!(4)语言综合运用题回答欠佳。第22题的平均分为1.73,得零分的考生较多。据抽样调查,这些零分卷中近6成的答卷不是空白卷。在这道题上,低分段的考生较多。从命题的角度来说,这道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考出来的成绩却很不理想,是命题难,还是考生缺少思考的时间,抑或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欠缺,很值得我们总结、思考。2.具体各小题答卷情况分析具体到各小题,考生的答题情况如下:选择题部分:第1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能力层级为A级。全省平均分1.77,难度0.59,区分度0.42。全省考生,有356393人选A,占59.16%;有93543人选B,占15.53%;有843000人选C,占13.99%;有67751人选D,占11.25%。第2题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全省平均分2.48,难度0.83,区分度0.37。全省考生,有22393人选A,占3.72%;有67229人选B,占11.16%;有498737人选C,占82.79%;有13713人选D,占2.28%。第3题考查考生判断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全省平均分1.58,难度0.53,区分度0.35。全省考生,有317545人选A,占52.71%;有124844人选B,占20.72%;有27594人选C,占4.58%;有131540人选D,占21.84%。第4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全省平均分2.26,难度0.75,区分度0.36。全省考生,有36048人选A,占5.98%;有67761人选B,占11.25%;有453433人选C,占75.27%;有44805人选D,占7.44%。第5题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B级。全省平均分2.56,难度0.85,区分度0.34。全省考生,有10573人选A,占1.76%;有514060人选B,占85.34%;有42885人选C,占7.12%;有34328人选D,占5.70%。第6题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B级。全省平均分1.06,难度0.35,区分度0.15。全省考生,有127590人选A,占21.18%;有11561人选B,占1.92%;有249520人选C,占41.42%;有212950人选D,占35.35%。第7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全省平均分2.64,难度0.88,区分度0.24。全省考生,有17077人选A,占2.83%;有14310人选B,占2.38%;有529136人选C,占87.84%;有41386人选D,占6.87%。第8题考查考生对相关文意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C级。全省平均分1.39,难度0.46,区分度0.32。
本文标题: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分析(年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1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