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杭州“8·4”交通肇事案一审宣判魏志刚被判刑2年3个月据新华社杭州8月28日电正值全国上下严打酒后驾车行为之时,广受关注的杭州“8·4”交通肇事案,8月28日在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被告人魏志刚以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3个月。经鉴定,事发时魏志刚的行车速度为每小时74—83公里之间,而事发路段标明限速为每小时60公里。同时,魏志刚血液中乙醇含量为0.36毫克/毫升,属酒后驾车,对事故负主要责任。被害人马芳芳由于没有按照规定走人行横道线,负次要责任。正标副标电头导语主体案发后魏志刚亲属与被害人亲属已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魏志刚亲属已赔偿并自愿补偿被害人亲属经济损失共计63.8万元。法院认为,被告人魏志刚的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酒后超速驾驶导致他人死亡,社会影响恶劣。鉴于被告人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且其亲属积极赔偿,取得了被害人家属谅解,被害人家属主动恳请法院对其从宽处理,故判处有期徒刑2年3个月。背景结语美罗森塔尔集中营大门上文字(ARBEITMACHTFREI)的含义—劳动使人自由奥斯维辛(Auschwitz)集中营: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用来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犹太人在被送进杀人中心之前,正在最后一站的等待。苏联摄影师尤金1945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拍摄的照片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照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的一半不到,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枪杀的。1945年5月,美军进入了战败的德国,所见到的不禁令人触目惊心-大批的犹太人尸体。这个囚犯还保持着被烧死时的姿势。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毒气室女监房焚尸炉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阅读课文,快速地找出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路线。整体感知被带进毒气室的人们在毒气室中等死的囚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室焚尸炉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拥挤的囚犯宿舍“…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长廊上的照片集中营内的绞刑架1947年4月,杀人如麻的前奥斯维辛集中营长官鲁道夫·盖斯被判在此执行绞刑。合作讨论在参观过程中,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是怎样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说说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1、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2、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3、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4、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5、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6、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7、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8、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主题作者无一句是正面控诉,却通过对参观者的行动、神态和感受的描写,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懑和控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阅读下面新闻,试比较它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写法上有何不同。比较阅读:奥斯维辛集中营:“死亡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该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该集中营是纳粹德国陆军司令希姆莱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1号集中营,1940年6月收容了首批728名波兰和德国政治犯。2号集中营,建于1941年10月,官方称为比克瑙。比克瑙是德国法西斯利用毒气室大规模屠杀被关押人员的场所。3号集中营,亦称布纳,是纳粹德国负责建筑和生产人造橡胶、汽油的大型企业,同时还负责在几座较小的集中营从事挖煤和生产水泥。德国法西斯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文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奥斯维辛集中营先后共监禁过数百万各类人士,其中有约110万人被夺去生命,受害者主要是波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吉卜赛人、波兰人和苏联俘虏。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攻克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集中营内的幸存者仅有7000多人。(新华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客观叙述为主(客观报道)把作者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纯主观性的报道)写法比较《奥斯维辛集中营:“死亡工厂”》揣摩下列语句的内涵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可怕的事情布热金卡曾经是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灰暗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现在却阳光明媚,和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所以作者感到可怕。毒气室和焚尸炉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雏菊花怒放生命不息顽强抗争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2、参观者在集中营里有什么反应?试找出相关的细节描写,并说说这些细节反映了什么。细节描写。在阅读作品时,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你。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这些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作者无一句是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二、主题分析1、在参观过程中,作者的注意力是放在什么上面的?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参观游览的主体实际上是其它游客,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的。2、试找出相关的细节描写,并说说这些细节的目的是什么。
本文标题:奥斯维辛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34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