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10年皖淮北地区暴雨的成因分析及模拟研究
项目申报书作品名称:10年皖淮北地区暴雨的成因分析及模拟研究申报单位:学员旅学员一队申报者姓名:汤传园康红指导教员签名:王桂玲作品类别:■自然科学论文类□软件制作类□发明制作类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训练部“海天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1必要性和发展现状1.1必要性暴雨的预报一直是气象界公认的难题,但对于暴雨的发生发展研究与预报已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课题,这是由我国的地理环境决定的。我国处于东亚季风区,每年深受季风的影响,活动的季风可以到达华北、西北甚至东北地区,这样的环流背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暴雨最多的国家之一,暴雨几乎每年都给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对军事行动及人员安全也造成严重威胁。对于暴雨的发生发展研究与分析对暴雨的预报提供的强大的技术支撑,对暴雨的提前可靠的预报,对于国家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有着极其重要的必要性,对我国乃至全球的暴雨气象研究有着相当影响力的指导意义,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1.2国内外发展现状暴雨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十分复杂,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暴雨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运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GPS等多种测量手段和常规加密研究观测,获取暴雨三维空间结构资料,队其形成机制和监测、预测理论展开全面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意义和应用前景的成果,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西北暴雨的气候特征、大尺度环流、中尺度特征等进行了观测试验、天气学分析、气候统计、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揭示了暴雨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客观、定量预报暴雨的生消演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尽管多年来许多学者对暴雨发生发展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是2010年9月6-7日淮北地区遭受了罕见的暴雨袭击,产生的经济损失严重,气象部门并未对此次暴雨及时有效的预测,因此,对暴雨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仍然是目前气象界得焦点之一。1.3我军现状及需求分析目前我军对于暴雨的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对暴雨的发生发展研究尚不完善,我军对暴雨产生的恶劣影响也只能做到相对被动的接受与改变相应的军事计划,对我军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造成诸多不便,暴雨产生的恶劣情况,严重影响部队集结机动,武器装备使用及其效能发挥,严重妨碍飞机起降,甚至造成交通、通信瘫痪,暴雨对各项军事活动的展开产生重要影响,是军事气象预报保障工作中必须重点考虑的战场天气,对遂行军事行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用途及研制总要求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暴雨产生的大尺度背景及暴雨的生消发展机理,进一步认识暴雨天气发生的中尺度特征,各物理量垂直结构及分布特征,为短期天气预报尤其是暴雨天气预报保障提供可参考的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对军队遂行各项战斗任务提供有力保障。3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指标主要研究分为大尺度背景分析、中尺度特征分析、计算机数值模拟、再诊断分析及生消演变机理研究4初步技术方案和实施途径4.1初步技术方案本部分由三部分组成:(1)暴雨大尺度天气背景分析利用天气图等常规资料进行分析(2)暴雨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利用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暴雨发生发展演变的中尺度特征(3)暴雨生消演变机理研究4.2实施途径实施途径分以下几步:(1)利用校园网数据库及互联网共享资源,收集相关资料,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此次暴雨基本情况(2)利用收集的常规和非常规观探测资料对此次暴雨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3)利用计算机模拟结果,对此次暴雨发生发展机制进行再诊断分析,探讨此次暴雨的生成发展机理(4)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要求,完成论文的撰写.5推广应用前景本研究可以加深对暴雨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进一步推动暴雨预报模式的发展,对提高暴雨天气的预报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对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对军队遂行多方面军事战斗任务提供有力保障6成果形式论文形式7研究周期和进度安排时间内容2011.11至2011.12资料收集,掌握相关研究动向2012.01至2012.02相关学科知识学习2012.03至2012.06整理资料与论文撰写8申报人情况9申报经费序号内容金额(元)1购买相关书籍与器材4002查阅网络资料与资源2003交通费100合计:700元序号姓名专业单位年级分工1汤传园军事气象一队三年级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2康红军事气象一队三年级资料分析与论文撰写
本文标题:10年皖淮北地区暴雨的成因分析及模拟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4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