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初探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之美
DONGFANGCOLLEGE,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课程名称:论文题目:初探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屋顶之美系别:年级:10专业:城市规划班级:1学号:1060301030姓名:张佳萍成绩:任课教师:郑玮锋老师2012年05月25日22初探中国古代建筑屋顶艺术系10城规30号张佳萍摘要:黑格尔曾预言,艺术最终转向哲学。建筑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的物质、精神产品。而屋顶文化是建筑文化的重要部分,可以说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冠冕。它不仅是传统木构建筑技术发展的表征,更是民族审美文化的体现和张扬,具有形式和谐、内容象征、色彩装饰之美的审美特征。关键词:建筑屋顶审美翻译成英语~~33目录1、引言2、形式和谐之美飞檐构造2.1中国古代建筑大屋顶的特色2.2飞檐翘角的功能3、内容象征之美屋顶形式3.1屋顶形式等级划分3.2屋顶形式介绍及表格图示3.3屋顶形式实图4、雕塑交媾之美屋顶装饰4.1瓦件4.2脊饰4.3套兽4.4悬鱼5、色彩形式之美雕梁画栋5.1色彩的作用5.2色彩材料的选择5.3色彩的发展6、结语7、致谢8、参考文献441、引言将中国古代社会和世界上其它古代社会作比较,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大一统”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屋顶,泛指建筑物覆盖于墙、柱等支撑体系之上的部分。它一般处在建筑外部体量的最高位置上,是建筑最外轮廓线的重要部分,加之我国古建筑屋顶造型的特殊性,往往成为视觉焦点之所在。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犹如人的发型和帽冠。既是性别的标志,身份的象征;也是时代的印记、历史的见证。既是城市的构成、城市的窗口所在;也是城市的风格、城市的品味标志。既要实现满足遮阳防雨的使用功能,更要注重开发形式协调的艺术功能。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它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的服从美感要求。”而屋顶作为建筑的重要部分,无疑更有其审美特征,具体体现为形式和谐之美、内容象征之美、色彩装饰之美和雕塑契合之美。2、形式和谐之美飞檐构造2.1中国古代建筑大屋顶的特色与功能——飞檐翘角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总起说来,从古至今中国的建筑都突出屋顶的造型作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或是说成熟与不成熟形态罢了,从我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外观上看,屋顶是其中最富特色的部分。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对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那远远伸出的屋檐、富有弹性的屋檐曲线、由举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微微起翘的屋角以及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对屋顶进行种种组合,又使建筑物的体形和轮廓线变得愈加丰富。而从高空俯视,屋顶效果更好。2.2飞檐翘角的功能所有屋顶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无论它是源于古人对杉树枝形还是对其他自然界物质的模仿。这种艺术性的曲线先陡急后缓曲,形成弧面。不仅受力比直坡面均匀,而且易于屋顶合理的排送雨雪。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飞檐翘起还有避雷作用。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3、内容象征之美屋顶形式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盝顶、卷棚顶等形式。屋顶使建筑物显得稳重协调,而且还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宫殿、房舍的顶部,55是整座建筑物暴露最多、最为醒目的地方,也是等级观念最强之处。清朝把《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的27种房屋规格,纳入《大清会典》,作为法律等级制度固定下来。屋顶按照式样等级次序由高到低为: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盝顶,卷棚顶。另外还有重檐和单檐之分,重檐顶等级高于单檐顶。总的说来,屋顶的等级由高到低排序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四角攒尖顶,盝顶,卷棚顶。3.1屋顶形式等级划分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盝顶等。其中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分为单檐(一个屋檐)和重檐(两个或两个以上屋檐)两种,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棚顶。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其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663.2屋顶形式介绍及图示屋顶形式结构特点庑殿顶(又名四阿顶)屋面四坡五脊,前后两坡相交形成横向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坡相交形成自正脊两端斜向延伸到四个屋角的四条垂脊,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1)一般多见于皇家园林及寺观园林(2)整体造型雄浑大气,细部装饰精巧灵动(3)常有单檐、重檐之分歇山顶(又名九脊顶)屋面四坡九脊,分别是一条正脊,上部四条垂脊,四角与垂脊间有四条戗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1)园林建筑中最常见(2)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3)形式灵活精巧,屋脊富于变化而又轻盈灵动(4)建筑整体端庄典雅硬山顶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两侧山墙把檩头全部包封住,屋檐不出山墙,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山墙两侧有时用方砖叠砌博风板,靠近屋角处做成樨头花饰(1)属人字形屋顶的一种(2)形式简单朴素(3)用料节省,建筑整体外观亦不单调悬山顶(又名出山)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也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式,两侧山墙凹进屋顶,屋面的檩头在山墙处向外挑出,加博风板保护(1)属人字形屋顶的一种(2)形式丰富多变,视觉上深动灵活(3)建筑整体轻灵飞动卷棚顶(又称元宝脊)两坡出水,前后两坡相接处没有明显外露的正脊,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采用筒瓦铺顶(1)大多与歇山、硬山相结合(2)屋顶线条流畅柔美,风格平缓,建筑耸立感较弱,整体建筑呈现温和柔缓之势攒尖顶屋脊数条,自屋面和各角中心屋顶汇聚,脊间坡面略呈弧形,顶部覆盖宝顶(1)多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2)形式轻巧灵活(3)平面形式多样(4)整体建筑灵巧活泼组合形式结构特点十字脊由两个歇山顶十字相交而成一般用于角楼勾连搭由两个或多个屋顶相连组合成一个屋顶。外观上看,可以看出有几个屋顶,它们之间是相连的可在建筑下部形象不变的情况下,使上部屋顶更富有变化,尽显生动多姿而不单调重檐顶一种上下叠加组合形式的屋顶,有二重檐、三重檐甚至更多使建筑外观不再单一化;屋顶形式更为丰富;突出了建筑屋顶的层次感;体现了建筑整体韵律美773.2.1庑殿顶庑殿式是古建筑屋顶等级最高的形式。它的屋面分成前、后、左、右四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宋时称四阿顶。在建筑的层数上,一个屋檐的叫单檐,两个屋檐的叫重檐,更为高级。只有宫殿、陵殿或皇家御准才能使用这种屋顶形式。如北京的太和殿。3.2.2歇山顶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从侧面看,向下的两条脊好像是在半路上歇了一下,然后就改变了方向,折向另一个方向延伸出去了,所以侧面的上半部形成了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样子,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歇山式的屋檐也分单檐和重檐,达官贵人的府邸和重要的建筑物多采用这种如故宫保和殿3.2.3攒尖顶攒尖就是把所有的脊都攒到一起的意思,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攒尖也分单檐与重檐。如下图便是重檐的天坛的祈年殿。3.2.4悬山顶悬山也叫挑山,屋面只有前后两个坡,从侧面看,屋面的檩头在山墙处没有停下来,而是又外挑了一段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悬山之名由此而来。不过中国古代的重要建筑基本没有使用悬山式屋顶的883.2.5硬山顶明、清时期及其后,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同时正因为它等级比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筒瓦,更不能使用琉璃瓦。3.2.6万字顶“卐”字纹是我国古代装饰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纹样,“卐”读作“万”,它可以代表“万事如意”、“万寿无疆”等,非常吉利。因为它的吉利意义,所以也有一些建筑的平面和屋顶采用“卐”字形,这样的屋顶形式就叫做:万字顶,北京圆明园中的“万方安和”就是采用的万字顶,建筑名称与建筑形式相应。3.2.7扇面顶扇面顶和万字顶一样,是一种非常别致的屋顶形式,扇面顶顾名思义,就是扇面形状的屋顶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前后檐线呈弧形,弧线一般是前短后长,即建筑的后檐大于前檐。建筑的西山墙的墙线若向内延伸,可以交于一点,而这一点就是扇形的扇子柄端。扇面顶的两端可以做成歇山、悬山,也可做成卷棚形式。扇面顶一般都用在形体较小的建筑中,会让建筑看起来更为小巧可爱。3.2.8十字脊式屋顶十字脊,也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屋顶形式,它是由两个歇山顶呈十字相交而成。目前留存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十字脊建筑是北京明清紫禁城的角楼。角楼因建于城角而得名,主要的作用是瞭望和警卫。北京紫禁城四角的城墙上各建有一座角楼,平面呈曲尺形,高四层,三重檐十字脊,顶部装饰鎏金宝顶,脊上有大吻合神兽。楼体四面各建一突出的抱厦,其中位于角楼外侧、城墙角上的两面抱厦的进深比对准城墙延伸方向的两面浅,形成了一个不对称的十字折角。使角楼的屋顶造型优美,具有特别的艺术效果。3.2.9盔顶“盔顶”是一个比较形象的屋顶名称,也就是像古代军队中战士所戴的头盔一样形状的屋顶形式。盔顶的顶和脊的上面大部分为凸出的弧形,下面一小部分反向的往外翘起,就像是头盔的下沿。盔顶的顶部中心有一个宝顶,就像是头盔上插缨穗或帽翎的部分一样。盔顶在现存古建筑中并不是那么多,我国著名的岳阳楼就是使用的盔顶。993.2.10勾连搭顶两个或两个以上屋顶相连成为一个屋顶,每个屋顶之间是连在一起的。这样的屋顶形式,可以在建筑下部形象不变的情况下,使上部屋顶更富有变化,更为生动多姿。另外,也在不提高屋面整体高度的情况下,扩大室内空间。3.2.11卷棚顶屋面双坡相交处无明显正脊,而是做成弧形曲面,用筒瓦铺顶,直接卷过屋面,没有明显的正脊,像个罗锅,所以也叫罗锅脊,也称元宝脊,多用于园林建筑中,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屋顶的形式全部为卷棚顶。在古时宫殿建筑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3.3屋顶形式实图重檐攒尖顶——祈年殿八角攒尖顶——郭如亭攒尖顶——故宫中和殿重檐攒尖顶——丽江黑龙潭公园1010单檐庑殿顶——天坛祈年门重檐庑殿顶——曲阜孔庙大成殿单檐歇山顶——智化寺单檐歇山顶——雍和宫天王殿重檐歇山顶——天安门重檐歇山顶——嘉峪关4、雕塑交媾之美屋顶装饰瓦件:大屋顶上的瓦件分成三类:屋面瓦件、屋脊瓦件和吻兽。屋面瓦件包括板瓦、筒瓦、勾头瓦、滴水瓦、帽钉。屋脊瓦件包括正、垂、戗脊上的瓦件和装饰。吻兽包括正吻、垂兽、戗兽、仙人走兽、套兽。4.1瓦件4.1.1勾头瓦:即屋顶檐头每陇瓦的第一块筒瓦,最前端的瓦当多模印花纹。战国时皆为半圆瓦当,纹样有兽面,双龙,双虎,及文字纹样等,瓦身上还刻划花纹。秦汉大多为圆形瓦当,部分仍为半圆形,如四神、蕨纹、“上林甘泉”及“长乐未央”等地名和吉祥语。南北朝时期半圆瓦当已经绝迹。此后,全为圆形。纹样以莲花纹为主,莲瓣尖而长,周边稍宽。隋、唐时期的莲花纹,花瓣丰满,周边广且低。另有兽面瓦当也很普遍。宋元以后又用宝相花。明、清宫殿多用龙纹,庙宇多用兽面及花卉纹,早期的几何图案已经很少见到。11114.1.2滴水瓦:即檐头第一块板瓦。元以前瓦头为扇面形,上面模印花纹,多为几何纹如绳纹、连珠纹、锯
本文标题:初探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之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6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