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历史:2.3《两汉政治经济制度》课件(4)(旧人教版高三)
第三节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一、监察制度:刺史制度二、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三、选官制度:察举制四、户籍制度(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赋役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监察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户籍制度选官制度一、监察制度:刺史制度1、设立:西汉汉武帝后期(1)原因:疆域扩大,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设立:(监察区、监察官、监察范围、性质)(3)特点:比秦的监察制度更严密2、变化:东汉治所(无适所治)官阶(低于郡守)职权3)评价A.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B.起初,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后来,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也就失去了其监察作用。刺史成为拥兵自重的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所治有定处)(高于郡守)(监察官)(地方军政长官)●思考:“汉刺史乘传周行郡国,无适所治。中兴所治有定处。旧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师奏事。中兴但因计吏,不复自诣京师”《通典·职官》1)刺史制度创建于何时?当时刺史的职权如何?(创建:汉武帝时)(当时刺史的职权是:品级不高,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2)材料中的“中兴”指的是什么?(“中兴”指东汉建立)此后,刺史的职权有何变化?(刺史职权的变化: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二.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一)汉初的封国1.实行原因:1)楚汉相争时出于战略需要,分封异姓王,造成异姓王威胁中央的局面2)刘邦等认为秦亡原因是缺少封国的帮助,因而在铲除异姓王后,决定实行封国制2、实行目的:拱卫汉室,稳固刘姓王朝的统治3、内容:地方行政制度上郡国并行,交叉分布P314、影响:1)地方行政制度上出现了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的特点2)形成王国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三.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存制(一)汉初的封国地域:全国54个郡,诸侯国占据39个郡。人口:各诸侯国的人口总数,将近中央直辖地区人口数的一倍。诸侯国内,诸侯王享有很大的自主权。《汉书》卷一下《高帝》:“自置吏,得赋敛。”“自为法令,拟于天子”王国的危害:分割皇权,威胁中央二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存制(一)汉初的封国(二)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1.“推恩令”—分割王国的封地2.“附益法”—限制诸侯王的活动两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郡国并存郡县州郡县三.选官制度—察举制(一)目的为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和扩大统治基础)(二)察举制的演变1.西汉1)选拔标准:才能,品德●有吏有民布衣将相2)选拔途径:B.征召A.察举—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最主要)—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3)作用:为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奠定基础四.选官制度—察举制察举制的演变2.东汉前期中后期内容方法标准演变原因后果重孝廉乡举里选(自下而上)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控制人才在地方声望门第望族东汉是豪强地主掌权察举必然被豪强控制累世公卿世家地主形成1)该壁画反映了怎样的一种历史现象?其成因是什么?现象:汉代被举荐的人成为举荐人的门生、故吏,他们以君臣、父子之礼对待举荐人,并彼此勾结,形成了一个个官僚集团。成因:由于察举标准笼统,缺乏严密的考核,被举荐者多为私人的门生、故吏,他们一旦为官,就成为举荐人的属吏,彼此结合,从而形成了官僚集团。2)该壁画反映的是怎样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始于何时?你如何评价这一制度?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察举制。始于西汉。它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但到东汉中后期,导致了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3)我们今天在选拔人才和任用人才上应该如何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要破格提拔和重用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反对任人唯亲,提倡任人唯贤;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选任人才的监督机制。四.户籍制度:编户齐民制(一)含义:西汉政府为了控制与剥削农民,把民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与兵役的依据。那些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广大农民,但也包括无爵位的地主和小官吏,其中人数最多是自耕农汉朝时期国家统一,人口众多,政府需要对众多人口进行管理。(二)背景:五.编户齐民制(三)目的:控制人口,剥削农民,以加强封建统治(四)内容:1)将平民百姓(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编入政府户籍;2)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3)依据财产多少承担义务;(五)农民负担1)田租(即土地税轻)2)人口税(算赋丁税、口赋儿童税重)3)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4)兵役(六)特点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八)作用: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九)评价:两汉初,对农民的剥削较轻,但随着政治的巩固和社会经济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侈腐化,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矛盾的激化。总之,封建制度的本质是剥削压迫农民的制度。思考:两汉实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核心是什么?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封建国家统治史实: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经济制度(编户制度)政治制度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监察制度(刺史制度)选官制度(察举制)课堂小结:特点: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继承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承秦朝的监察制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废除秦朝苛法设刺史,监察制度比秦国严密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兼有封国制发展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1.两汉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A刺史制度B郡国并行制C察举制D三公九卿制2.西汉王国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汉高祖分封同姓王B错误地吸取秦亡教训C铲除异姓王的后果D休养生息的宽松环境3.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二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是由于A郡国并行制的实行B刺史监察权的加强C三公九卿制的建立D尚书台权力的扩大4.下列各项与西汉诸侯王问题的解决无关的是①令郡国岁举孝廉②颁行“推恩令”③裁并地方官衙④颁布“附益之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AABC5.在刘邦实行的治国措施中,动机与效果明显矛盾的是A加强监察制度B分封诸侯王C再三减免租税D复故爵田宅6.汉代实行编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控制人口流动B维持地方的治安C组织了男练兵D确保赋税的征收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诸侯王表》请回答:材料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该材料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BD
本文标题:历史:2.3《两汉政治经济制度》课件(4)(旧人教版高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00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