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性极高。•传染源是流感患者。流感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学校预防控制流感措施:••1.保持学校良好环境卫生,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2.学校洗手间应备好肥皂或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洗手液,并有提示语提示同学及时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流感的同学需在家静养,如需外出时要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4.学生的生活起居要做到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5.学校教室、学生宿舍、饭堂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不少于2小时,自然通风不良的,机械加强通风,寄宿学校学生要勤晾晒被褥、勤洗手、勤换衣、不合用手帕等。••6.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7.学校如果有流感样病例出现时,要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回家隔离静养、治疗,学校组织校内环境消毒。对部分重点场所、公用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物体表面消毒为主(含氯消毒液如1:49漂白水、二氧化氯液抹洗),空气消毒为辅(必要时过氧乙酸、乳酸、醋酸喷雾、熏蒸)。•8.有流感样病例出现时,学校要实行每天晨检制度,测量体温,发现体温≥38℃的流感样病人应劝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学校内因病缺勤/缺课短期内异常增加时,应在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的同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9.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在发现学校有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时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校医室医务人员做好流感样病例的登记和管理,按照流感样病例登记表填写好相关信息。并协助疾控机构做好采样工作和处理工作。麻疹•麻疹是一种以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出疹为主要临床表现,传染性强且能通过人工免疫预防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每年3-6月份为发病高峰)•传染源:麻疹病人潜伏期末1-2天即可排出病毒•传播途径:呼吸道(主要)经手传播(眼、鼻)•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易感人群的变化麻疹临床表现•发热(38℃或更高);•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膜炎;•起病早期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膜斑(Koplik氏斑);•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皮疹一般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d以上呈典型经过•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非典型麻疹麻疹鉴别诊断: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全身性皮疹、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感染,造成发育迟缓和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风疹•传染源:病人•传播途径:经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幼龄儿童。但在学校、军营等易感人群较集中、环境拥挤的场所,可出现暴发流行鉴别诊断1、前驱期短,发热及上呼吸道症状轻;2、无麻疹粘膜斑,皮疹出现快,消退亦快;3、出疹前即有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并一直持续到病愈;4、退疹后无色素沉着或细糠麸样脱屑5、并发症少,预后好。麻疹免疫策略•常规免疫(RoutineImmunization):初免月龄为8月龄,复种年龄为18-24月龄及7周岁。•应急接种:快、全尽可能在发病后3-7天内完成要求接种率在85%以上麻疹疫苗接种反应•一般反应•异常反应1、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瘢2、神经系统异常反应3、非典型麻疹综合症(AMS)麻疹的疫情处理•一、疫情报告•1、常规报告2、暴发报告一个单位在14天内发生2例以上病人时,应以最快通讯方式报告。3、监测报告:暴发疫情发生后按疾控部门要求做好疫情监测,填写病人一览表,每日传真形式报告新发病例(零病例报告)。疫情控制措施•1、隔离病人一般在医院或在家隔离至出疹后5天,若并发肺炎则应延长隔离期至出疹后10天,劝阻外出及外人探访。•2、应急接种尽早、尽快进行。应急接种对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一般为:•(1)近期无免疫史者。•(2)免疫史不明者。•(当发现出疹性疾病暴发且血清学诊断不明时,建议应急接种使用MMR疫苗)。•3、公共场所(如教室等)加强通风和常规消毒•4、卫生宣教主要向学生宣传防治麻疹相关知识,如流行期间不走门串户,不去公共场所、养成正确洗手习惯等。•5、配合疾控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的一种)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水痘患者。水痘通过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主要是儿童。潜伏期为10~24日,通常为14~16日。病后可获终身免疫。•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轻微的,可不治而愈。水痘预防控制措施•一是控制传染源。一旦学校有人患水痘,要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即使是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学生,也应观察2~3周。因为感染病毒后不是立即发病,一般要经14~17天的潜伏期,长者可达3周。•二是切断传播途径。由于水痘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直接接触传染,所以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新鲜,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减少水痘的传播机会就非常重要。当周围有人得了水痘时,切不可封闭门窗,给病毒增加传播机会;不与水痘病人共用毛巾、手帕及饮食用具等。即使这样,由于患者出疹前两天即有传染性,隔离病人并不能完全防止水痘的传播。•三是保护易感人群。对体质较弱、免疫力差的易感人群,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到当地预防控制机构接种疫苗。水痘的疫情处理•疫情报告:•1、暴发报告一个单位在14天内发生3例以上病人时,应以最快通讯方式报告。2、监测报告:暴发疫情发生后按疾控部门要求做好疫情监测,填写病人一览表,每日传真形式报告新发病例(零病例报告)。•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流行性腮腺炎可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首先是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隔离治疗,隔离病人自发病至腮腺肿大消失止。痊愈后,须持医院证明,方可入托入学。提倡流行期间不去公共场所,并尽量做到外出戴口罩,加强食具等用品消毒。加强晨检,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由于腮腺炎病毒对外界的各种物理因素抵抗力较低,故不需终末消毒,但被患者污染的饮、食具仍需煮沸消毒。合理使用口罩,也可作为切断传染途径的有效办法。对一般接触者可不检疫,但对集体儿童、学校、部队的接触者应检疫三周。•接种麻疹一风疹一腮腺炎三联疫苗。监测•1、每日晨检•2、体检:入学体检、定期健康体检•3、因病缺课统计•4、采样监测(根据疾控中心要求)•5、出现暴发疫情时针对性的疫情监测•其他:家长、教师反映等报告•1、常规报告(根据疾控部门要求上报)•2、疫情报告•A一般:发现传染病病例,及时向相关部门(疾控机构、当地医疗机构)口头报告•B如出现多例同一传染病病例或1例甲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罕见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重点)应立即向疾控机构以以下方式快速报告报告方式•电话报告:拱墅区24h疫情电话88065577•传真报告:88801506•报告时限:最快!(2小时以内)所属街道、镇名称疫情报告电话米市巷街道88385135-8016湖墅街道88822337小河街道88060670拱宸桥街道88013270和睦街道88098044祥符镇88171674-103半山镇88140079-8005康桥镇88043369上塘镇、大关街道88331818-338(五)学校传染病病例发现与报告流程班级与学生学校教师教师要提醒班长或卫生委员在发现以下异常情况时立即报告老师:有学生出现发热、皮肤出现疹子、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班内有两个以下学生同时发病并有相似症状。晨检时多个学生病假,一定要询问家长原因;发现两个以上学生同时出现相似病症,如发热、皮肤出疹子、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应迅速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或者学校领导。怀疑个别学生患有传染病,也要通知校方做出适宜处理并叮嘱学生父母尽快带孩子就医。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或学校领导登记和跟踪各班级师生病假或患病情况,做好常规病假及缺勤记录、健全学校晨检制度。发现以下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当地疾控部门请求协助,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报告;如学校某个班级或多个班级短期内同时出现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类似症状或共同用餐或饮水史;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呼吸急促、剧烈呕吐及腹泻等症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传染病管理人员工作职责•1、参与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制订,并及时提出修订意见。•2、做好因病缺课的监测、统计、报告。•3、配合疾控部门做好疫情的控制工作,负责疫情监测和应急接种的组织落实等工作。•4、疫情控制过程中的进程报告(包括0报告、新发病例的报告调查)学校传染病管理人员工作职责•5、做好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自查工作,对失职行为向学校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6、做好本单位健康教育工作(教师、学生)•7、做好新生凭证入学入托及预防接种的组织落实工作。学校内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处理措施•及时隔离病人,尽快使病人得到治疗•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病人群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的一切集体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之间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处理意见。•疫点消毒。对学校所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工作可请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操作或在其指导下具体实施,消毒结束后要进行通风换气。•疫情调查。学校应密切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包括同学、老师以及家庭成员等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发生大范围疫情时,经学校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后,学校应配合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对学校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预防接种工作。•必要时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启动每日报告工作。•做好学生家长的接待与宣传解释工作。•学校在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须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保护全区学生和儿童免受传染病的侵袭而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1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