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1病原岗位技能竞赛试题4.0(省)
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知识与技能省级比武方案一、理论考试(总分100分)1、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2、填空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3、单选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4、多选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5、简答题,3题,每题5分,共15分6、论述题,2题,1题7分,1题8分注:实际理论考试卷中将有不超过10分的题目不在本次提供试题中。二、病原微生物操作技能考核比武(满分100分)。1、涂片染色操作(25分)革兰氏染色法和萋尼氏染色法抽选一种进行操作,包括标本登记、涂片、染色、镜检和结果报告等。2、常用试剂的配制(25分)称量法、液体稀释法、容量法和滴定法四种抽选一种进行操作,包括实验记录等。3、细菌分离培养(25分)涂布平板法和划线平板法抽选一种进行操作,包括记录、生物安全防护等。4、抗体血清学检测(25分)直接凝集反应中玻片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两种抽选一种进行操作,包括实验记录、结果观察与报告等,要求测定血清中抗体滴度。一、判断题1、细胞中质粒可自行消失,也可自发产生。(ⅹ)2、溶菌酶的作用位点是N-乙酰胞壁酸(NAM)的1-碳与N-乙酰葡萄糖胺(NAG)的4-碳间的β-1,4糖苷键。(√)3、青霉素的抑制作用在于它干扰肽聚糖单体之间肽键的形成,从而抑制肽聚糖的合成。(√)4、鞭毛与菌的趋避性运动有关。(√)5、葡萄糖可作为所有微生物的碳源。(ⅹ)6、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为:水Na+Al3+Mg2+(ⅹ)7、环境条件渗透压大于细菌内渗透压时,细菌会变小。(√)8、脂多糖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特有的成份。(×)9、菌落边缘细胞的菌龄比菌落中心的细胞菌龄长。(×)10、所有细菌的细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11、放线菌具有菌丝,并以孢子进行繁殖,它属于真核微生物。(×)12、放线菌孢子和细菌的芽孢都是繁殖体。(×)13、衣原体的原体和始体对宿主都有感染性。(×)14、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也是整个生物界中尚能找到的能独立营养的最小原核生物。(√)立克次氏体是一类只能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革兰氏阴性原核生物。(√)15、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的真核微生物。(×)16、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17、芽孢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物和抗静水压的能力,但不具有繁殖功能。(√)18、生物安全Ⅱ级实验室的建造、使用和管理无需参照生物安全Ⅰ级实验室的有关要求。(×)19、在生物安全Ⅲ级实验室中工作人员应当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20、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对违反生物安全规定的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21、生物安全培训应当从常识教育入手,引导所属人员增强生物安全意识。(√)22、危险分组不到Ⅱ的微生物,无须按照Ⅱ级生物安全的要求处理。(×)23、我国以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形式颁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准则是对从事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工作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最低要求。(√)24、生物安全Ⅱ级实验室的门要求带锁、可自动关闭,必须还具有可视窗。(√)25、生物安全Ⅱ级实验室内必须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26、生物安全Ⅱ级实验室必须设置通风系统,保证空气不向内循环流动。(×)27、动物实验室的门必须能够自动锁闭。(√)28、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biosafety)工作是为了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避免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相关人员、公众的危害,不管对环境的污染(×)29、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指通过规范的设计建造、合理的设备配置、正确的装备使用,标准化的程序操作、严格的管理规定等,确保操作生物危险因子的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的伤害,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实验因子保持原有本性,从而实现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临3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进行重新修订(√)31、《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规定所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均可以在二级实验室内操作(×)32、危险等级第二类的病原微生物是指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的病原微生物等感染因子,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33、BSL-3和BSL-4级实验室建设一样对实验室选址方面有特殊要求,BSL-1和BSL-2级实验室在选址和建筑物间距方面也有特殊要求。(×)临床实验室34、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活动的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通过考核,获得上岗证书。(√)35、在实验室内运输感染性物质时,应使用金属的或塑料材质的二层容器。(√)36、用显微技术检测固定并染色的血液标本时,涂片等物品因为病原体已经被杀死,因此可以直接丢弃(×)37、开启菌种管先在手里垫一块酒精浸透的棉花再握住安瓿,以免扎伤或污染手部。(√)38、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都必须清除污染(采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39、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高,四级最低(×)40、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所在单位应该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实验室差错或事故的判定及制度的制定,意外事件的专家咨询,以及事故调查的组织和报告(√)41、狂犬病病毒在大脑灰质处大量复制,并可通过传出神经下行,到达各种组织器官。(√)42、NDM-1(泛耐药菌)是指对所有抗生素耐药的细菌(×)43、O104:H4和O157:H7都属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通常情况下为条件致病菌(×)二、填空题1、G+菌的等电点为PH2~3,G—菌的等电点为PH4~5。2、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必需的自身不能合成的物质是生长因子。3、按细菌对氧气环境的需求可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微需氧菌。4、细菌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一般细菌繁殖一代只需20~30min,结核杆菌繁殖一代需18~20小时。5、细菌生长繁殖的曲线可分为迟缓期,对数增殖期,稳定期,衰退期。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最好选用对数增殖期。6、根据性质和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五种。7、根据物理形状,可将培养基分为液体,固体,半固体三大类。8、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菌呈均匀浑浊,沉淀,菌膜生长现象。9、细菌的营养类型有自养菌和异养菌两类,病原微生物多属于异养菌,寄生菌菌中的一种。10、细菌素的产生受质粒控制,其控制机理主要是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具有种和型的特异性,临床上主要用于细菌的分型。11、细菌的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DNA碱基配对中的鸟嘌呤(G)和胞嘧啶(C)在四种碱基的总量中所占百分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不大,故(G+C)mol%的测定可作为细菌分类的主要依据。12、无性孢子根据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分生孢子、叶状孢子和孢子囊孢子三种。13、HIV吸附细胞的表面结构是gp120,细胞上的受体是CD4具有该受体的细胞有TH,神经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14、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异性预防目前主要采用口服减毒活疫苗,实行三价三次基础免疫。初次免疫年龄为二月龄,加强免疫年龄为四岁。15、肠道病毒属中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病毒主要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16、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17、流感病毒根据流感病毒核糖核蛋白和M抗原抗原的不同,可分为甲、乙、丙三型。18、决定流感病毒亚型的特异性抗原是HA、NA。流感病毒的核酸类型是单股负链RNA,其显著特点是分7~8个节段且容易发生基因重组。流感病毒的核心由RNA,核蛋白和RNA聚合酶组成。19、流感病毒的结构由核心,内膜和外膜组成。其吸附细胞的结构是HA(血凝素),成熟病毒自细胞膜上的释放依赖NA(神经氨酸酶)的水解作用。20、麻疹病毒感染除引起麻疹外,少数患者尚可并发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即麻疹迟发性脑炎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21、人干扰素分为α,β,γ三型,分别是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细胞产生。22、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适于培养痘类病毒,而虫媒病毒的培养需选用鸡胚卵黄囊接种。23、阮病毒引起人类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C-J病、疯牛病等。24、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和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25、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主要是鼠和家畜,对人有致病作用的螺旋体主要有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伯氏螺旋体等。26、钩端螺旋体的致病物质主要有溶血素、细胞毒因子、内毒素样物质。27、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通过性接触或垂直传播。病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28、引起流行性回归热的螺旋体的传播媒介是虱,引起地方性回归热的螺旋体的传播媒介是蜱。29、莫氏立克次体的天然储存宿主是鼠,以鼠蚤为媒介传染给人,引起地方性斑疹伤寒。30、衣原体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其增殖型颗粒是始体。31、鼠疫杆菌属于耶尔森菌属,引起的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的烈性传染病,通过鼠蚤传染给人。在临床上的病型有。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32、我国流行的布氏杆菌有牛布氏菌、猪布氏菌、羊布氏菌,其中最常见的是羊布氏菌。33、炭疽杆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有荚膜、炭疽毒素,引起的疾病有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三种类型。34、军团菌是军团菌病的病原体。培养时需提供L-半胱氨酸和铁时才能生长,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35、培养白喉杆菌的培养基有吕氏血清培养基、亚碲酸钾培养基,在亚碲酸钾培养基培养基上形成黑色菌落。36、白喉毒素由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白喉杆菌产生,其毒性片段是A片段,其能使EF2灭活,从而抑制易感细胞蛋白质的合成.37、结核杆菌常用抗酸染色,呈红色,分离培养结核杆菌常用罗氏培养基,形成菌落的时间需3~5周。38、破伤风杆菌可产生α-溶血素破伤风痉挛毒素两种毒素。39、肉毒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引起以肌肉麻痹为主要症状的肉毒中毒。肉毒杆菌的芽胞位于菌体的次极端部位,使菌体形成网球拍状。40、产气荚膜杆菌在血平板上形成双溶血环,在牛乳培养基中出现汹涌发酵现象。41、破伤风杆菌经伤口感染,其感染条件是伤口要具备厌氧环境致病因素是破伤风痉挛毒素。42、霍乱弧菌有两个生物群即古典生物型、ELTor型,霍乱弧菌标本直接涂片可见穿梭样运动。43、肠道杆菌中的多数非致病菌能迅速分解乳糖,而大多数致病菌与之相反,故此项生化反应可作为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初步鉴定试验。44、伤寒杆菌死亡后释放的内毒素可使宿主体温升高,血循环中白细胞数下降。45、Vi抗原与毒力有关,含Vi抗原的菌株比Vi抗原丢失的菌株对小鼠毒力强。46、IMViC试验是指吲哚生成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橼酸利用试验。47、大肠杆菌为正常菌群成员,但当侵犯肠外组织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引起肠内感染的大肠杆菌主要有ETEC、EPEC、EITC、EHEC。48、志贺菌属的细菌通常称为痢疾杆菌,是引起痢疾的病原菌。按生化反应不同分为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四群。其致病因素主要有菌毛、内毒素,外毒素某些菌株还可产生毒性很强的。49、按溶血现象链球菌可分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三大类。50、在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球菌时常做胆汁溶解试验菊糖发酵试验。51、培养脑膜炎球菌常用的培养基是巧克力平板培养基。52、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一次高4倍或4倍以上时方有诊断意义。53、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时,从有正常菌群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于选择培养基或鉴别培养基。54、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有凝集反应、沉淀反应、中和试验三大类。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血清学试验有肥达氏反应和外斐反应55、细菌的侵袭力是由荚膜,菌毛等粘附因子和侵袭性酶构成。56、内毒素是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性多糖组成。57、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屏障结构主要有皮肤与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
本文标题:1病原岗位技能竞赛试题4.0(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27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