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1课时_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教版)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卷:(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课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11·衡阳第三次月考)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对“组织起来”的方式理解正确的是()A.实行土地改革B.建立人民公社C.走农业合作化道路D.实行包产到户2.(2010·山东省实验中学)如下图所示,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为克服上表中这种现状,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国家人均产量中国(1950年)美国(1950年)印度(1950年)钢产量2.37Kg538.3Kg4Kg发电量2.76Kwh2949Kwh10.9KwhA.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的实施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D.进行三大改造3.(2011·海安高三期中考试)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为了“后来者居上”,当时中国共产党()A.召开八大,确定经济建设路线B.实行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C.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D.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4.(2011·武汉模拟)国务院曾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东北老工业基地()①创建于“一五计划”期间②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最高水平的折射③见证了中国工业发展的辉煌④创建与国际形势和外交战略相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2010·苏中七所普通中学高三历史联考)下图提供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政府()A.积极开拓国际市场B.进行国营企业改革C.实行社会主义改造D.发展中外合资企业6.(2010·菏泽模拟)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仅有两种,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前者的实质是()A.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C.注重市场机制D.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7.(2010·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的原因和条件是()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国民经济的恢复③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④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2010·天津宝坻)造成下表中1953-1957年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代大致范围所有制土地经营1949年以前地主土地所有制租佃个体经营1950—1952农民土地所有制自耕农个体经营1953—1954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经营,集体互助1953—1954农民土地股份制初级社,集体经营1955—1957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高级社,集体经营A.土地改革运动B.三大改造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2011·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从我国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表中,你可以直接得出的认识是()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国民收入92.9%7.1%工业总产值100%商品零售额95.8%4.2%A.社会主义公有制广泛确立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C.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式确立10.(改编题)下列描述的情景,符合1958年的社会现实的是()A.安徽某县亩产早稻三万四千斤B.山东某地收获一个一千二百斤的南瓜C.北京某政府机关大院竖起小高炉D.江苏某公社的私营企业红红火火11.(2011·安徽百校论坛第一次联考)1960年底,毛泽东针对造成当时经济困难的原因明确提到了“人祸”的问题,并且明确指出这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祸”指的是()A.长期战争的破坏B.混进党内的阶级敌人的破坏C.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D.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禁运12.(2010·长沙一中)以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其中引起1949年到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B.农田水利的兴修C.土地所有制的改革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13.(2010·上海卢湾模拟)“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多快省”。以上这幅对联最早应该出现于20世纪()A.50年代末B.60年代末C.70年代末D.90年代初14.(2010·青岛高三模拟)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十年颂歌》中写道:“我们难忘的/一九五八呵!/我们的/千万座/小高炉!/烧起来!/烧起来!/看我们/几千万/钢铁大军,/伟大的创举──‘小土群’!”这首“颂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一五期间的工业化建设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15.(2010·山东文综)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二、非选择题(共20分)16.(2010·天津宝坻一中月考)六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个弱势国家发展成如今世界中不可忽略的大国。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变化,看到了它的发展,更看到了它的成果。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材料三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其中颇引人注目的,是提出了两个“100年”时要达到的宏伟目标: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紧接着话锋一转,提出了实现目标的“三不”原则: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我国当时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说明形成这个特点的原因。(6分)(2)材料三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不折腾”,是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出的深刻认识。举出新中国历史上三例“折腾”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史实,说明“不折腾”的必要性。(6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社会主义改革有什么新的认识?(6分)答案:1.C【解析】从材料“克服农民在分散经营中的困难”“使国家得到……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可以判断是1953年开始中共中央决定对农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农民“组织起来”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农业合作化道路。A是在农业合作化之前,B、D都是在之后。2.B【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看出,建国初期,我国在人均钢产量、人均发电量方面与美国差距很大,连印度都不如,说明我国重工业十分落后,一五计划的重点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3.D【解析】抓住题干中的“1958年……共产主义”这些关键词,可以判断为D。A发生在1956年;B发生在1953—1956年;C发生在1960年。4.C【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东北老工业基地建于一五计划期间,并不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他曾见证了中国工业发展辉煌,受到苏联的帮助,有利于加强国防。5.C【解析】解题时抓住烟标下方“公私合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这个关键信息,便可判断当时中国政府对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6.A【解析】B项指的是“大跃进”;“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进入计划经济时代,故C项也错误;“一五”计划的突出特点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D项排除;故正确答案应选A。7.A【解析】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同时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国民经济已经得到恢复。这就为有计划地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1953年一五计划才开始实施,工业化才起步,所以③不正确。而社会主义革命即三大改造的完成要到1956年底才完成,④不正确。8.B【解析】从表格的时间信息“1953-1957”和“个体经营到集体经营”可判断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9.A【解析】注意题干的要求“直接认识”,再根据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的比较,可得出A;C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是间接影响;D不符合材料。10.C【解析】A、B为当时的浮夸风的表现,D在当时的公社不可能出现私营企业,大炼钢铁背景下,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政府机关也竖起高炉炼铁,是真实的。所以选C。11.C【解析】根据材料中“1960年”这个时间,这个不是敌人造成而是自己造成的“人祸”显然是指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三年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12.C【解析】从材料中的柱状图可以看出,从1949年到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提高,其原因是因为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的实行;而从1957年到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下降了,其原因主要是实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涉及到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土地改革是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农业合作化运动则变农民土地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则大幅度提高公有化的规模和程度。13.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正大办公共食堂,强调“多快省”,应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14.D15.C【解析】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呈下降趋势,;1959-1961年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总体呈现下降态势,但1960年当时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国民经济重新出现回暖的趋势,故这一时期应为C。16.【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解读能力,并要求学生对材料二进行要点的提炼和概括。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理解。“不折腾”来自对“折腾”的教训。列举“折腾”的史实时,还要按要求表述其具体危害。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规律和教训的理解概括,注意要点的全面性。【答案】(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6分)(2)史实: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生产力的巨大破坏;文化大革命运动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3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历史证明30多年来的道路是正确的,因而要坚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3分)(3)坚持实事求是,发展经济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经验,必须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建设方针;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6分)(言之有理皆可给分)
本文标题:1课时_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31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