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2-总规基础资料汇编
武当•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1目录1.区域位置及政区概况.....................................................22.自然环境概况.........................................................33.社会经济发展.........................................................94.交通基础资料........................................................135.历史文化遗产基础资料...................................................156.基础设施基础资料......................................................28武当•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21.区域位置及政区概况1.管理沿革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位于道教名山武当山下,丹江口水库南岸,东连丹江口市丁家营镇和土台乡,西临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官山镇,南同丹江口市盐池河镇接壤,北与丹江口市均县镇隔水相望。特区管委会驻地老营,距十堰市区只有25公里。解放初,武当山为均县第四区,1956年改为草店区,1958年改为草店公社,1960年恢复为草店区,辖8个公社。1968年因丹江口水库拦洪蓄水,旱庄、石板滩、草店三个公社被淹没,移民外迁,区址从草店迁往老营。1975年将六里坪所辖的石家庄大队划入,更名为草店公社,1980年更名为老营公社。1984年更名为武当山镇。为加强景区管理,将盐池河乡大湾村、豆腐沟村、官山乡五龙宫村划入,同时将六里坪镇鲁家寨村划归为武当山林场管理。1985年初武当山镇同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合并,1986年底分开。1993年12月,局镇第二次合并,改称武当山局(镇)。1997年8月湖北省省长办公会议决定将武当山局(镇)同武当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合并,改称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赋予县级管理权利,由丹江口市代管。2003年6月17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武当山召开现场会议,明确在保持现有的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赋予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独立行使县一级人民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权限,实行封闭性管理,并成立武当山特区工委和特区管委会,分别为十堰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与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合署办公。2.现状区划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辖16个一级职能部门:党政办公室、纪委(监察局、审计局)、组织人事部(人事局)、宣传部、文物宗教局、旅游发展局、景区管理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房产管理局)、发展改革与经济局(交通局、物价局)、公安局、财政局、农村工作局(水利局、林业局、民政局)、社会事务局(教育局、卫生局)、招商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现武当山街道办事处辖29个村,2个居委会,1个农队。29个村分别为元和观村、遇真宫村、金花树村、西沟村、井沟村、石家庄村、杨家畈村、柳树沟村、金沙坪村、五龙村、老营宫村、溜西门村、寨沟村、南沟村、龙王沟村、青徽铺村、梅子沟村、桑树庙村、左察村、太山庙村、锯子齿村、龙家畈村、瓦房河村、磨针井村、太子坡村、紫霄村、豆腐沟村、大湾村、八仙观村。2个居委会分别是老营居委会和十字岭居委会。1个农队为土门农队。其中鲁家寨村为武当山林场管辖。武当•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32.自然环境概况1.区位资料武当山风景区位于中国湖北省境内,东经110O56’15”~111O15’23”,北纬32O22’30”~32O35’06”,东连古城襄樊,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西接车城十堰,北临丹江口水库,长江南绕,汉水北回。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武当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围有72峰拱立,24涧环流,灵岩奇洞幽藏其间,白云绿树交相辉映,蔚为壮观。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武当山风景区)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气象资料温度——武当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垂直气候明显,气温随海拔高度递减,最佳旅游时间是春秋两季。全山分3层气候区:高层即朝天宫至金顶,海拔1200-1600米,年平均气温8.5℃;中层即紫霄宫至朝天宫,海拔750-1200米,年平均气温12℃;底层在海拔750米以下的太子坡和武当山镇等地,年平均气温则在15.9℃左右。湿度——武当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是含有常绿阔叶层片的落叶阔叶林,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基带具亚热带景色,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又因临近丹江水库,山上雾气重,湿度大。降水——由于武当山地处秦巴山地东段,东临地势低平的“三北岗地”,夏季风沿山坡抬升,凝云致雨,东风及东北风是为其带来雨量的主要气流,气候湿润多雨,年降水量达1000-1200mm。降雨量分布特点有二,其一,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其二,山上多于山下,海拔400m以上降水量为900mm以上,海拔750米以上为1000mm以上,山愈高气候愈湿润。风——武当山南北高山屏护,汉水自西北向东南穿流其间,造成西偏北至东偏南向的走廊,冬半年冷空气在出南襄隘道沿汉江河谷西贯,夏半年东南风沿走廊西流。四季盛行偏东风,东风(包含东偏北、东偏南)频率30%左右;次为西偏北风,在岗峦起伏的西南部静风频率高达58%,比东端的谷城和汉江河谷高一倍多。盛行风向随地势的升高向右偏转,海拔900米层盛行东南风,次为西北风,静风频率仅15%。汉江河谷年均风速2米/秒。5~7天大风;老营、六里坪风速不足1米/秒。风速随山势的升高而增大,老君堂1.4米/秒,南岩2.3米/秒,金顶3米/秒以上。3~4月冷空气活动频繁,风力最强,大风频率最高。山谷风是以日为周期的小范围风系。白天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冷重空气流向山谷为“山风”,当地人称“进山风”和“出山风”;晨昏前后风向缓慢转变,昼夜轮回,官山、盐池和武当山紫霄等地表现明显。这种气流在山地局地热对流天气的形成,移动和兴衰过程中往往起决定作用,农谚“进山风雨,出山风晴”即是指这类天气过程。日照——武当山日照时数受地形、坡位影响,分布极为复杂。北麓丘陵地日照时数量多,年日照时数1950小时一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最高在45%上下,海拔300米以上的六里坪、老营等地年日照时数1920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44—45%;海拔500米左右的老君堂1830—1840小时,日照百分率近42%;海拔1000米上下的南岩景区1790小时,日照百分率40%。武当山日照时数夏季最多,占全年的33—34%;冬季最少,约占全年的19.0—20.3%。山梁和峰顶日照时数远比坡地多。金顶观日出是武当著名一景。冰冻——武当山霜期分布特点是:初霜期随山势的升高而提前,终霜期随山势的升高而推迟,每升高100米初霜提前3天半,终霜推迟2天半,霜期长6天多。金顶平均9月30日见霜,4月17日断霜,霜期长达202天,较汉江河谷长3个月左右。汉江河谷及武当山麓平均降雪日13—14天;山上老君堂15天多,南岩20天,金顶25天。山麓初雪、终雪、降雪期,分别为12月上旬末中旬初、3月中旬初,长90—100天;金顶降雪期为11月12日至5月7日,持续177天,几近半年。同样,积雪期也随山势的升高而延长。武当•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43.水文资料武当山其主体地层武当山群为距今10至13亿年的中上元古界中酸性火山岩、基性岩及沉积矿页石的变质岩石构成,属弱水层或不含水层,地下水少,用水来源主要靠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全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6.04亿方,正常年为25.5亿方,枯水年为21.43亿方,特枯水年为16.39亿方。地面径流深年平310.6毫米,径流总量9.66亿方(不包括客水)。正常年年径流深271.8毫米,径流总量8.45亿方;枯水年年径流深160.4毫米,径流总量4.99亿方;特枯年年径流深78.8毫米,径流总量2.45亿方。地下水少,但客水丰富,丹江口大坝建成后,上游水位升高,为提水灌溉提供了方便。武当山风景区径流量0.91亿方,亩均水量1532方。水资源的特点是径流分布不平衡,多雨区的耕地少,少雨区的耕地多。为解决这一矛盾,建国以来修建了一批水利设施,丹江口水库现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以武当山为发源地的水系河流主要有剑河、东河以及九道河三条。剑河:剑河水系发源于武当山东麓的倒开门,北东向流经太阳坡、财神庙、老君堂、老营、至香炉院注入丹江口水库,流域面积47.2平方公里,客流长26.5公里,按河口海拔高程150米,河起端分水岭海拔高程1180米计算,河床平均纵坡降为12‰,根据水利区划,该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875毫米,降水总量为4129.5万立方米,径流深353.5毫米,可供水1669万立方米。东河水系:河源有东西两支,西支发源于金殿以西的黄土垭,东支名螃蟹夹子河,发源于武当山以北的朝天宫。两支分别流至何家岭汇合为东河,然后向北流至蒿口注入淄河汇入丹江口水库,属汉江二级支流。该河流域面积63.5平方公里,河流长21.1公里,按河口海拔高程150米,河起端分水岭黄土垭海拔高程1400米计算,河床纵坡降为16.5‰。根据水利区划,该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875毫米,降水总量为5556万立方米,径流深354毫米,可供水量2245万立方米。现利用东河兴建了飞升岩水库,总库容64.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9.5万立方米,蓄水为山上片供水之主要水源。4.地质结构武当山特区“太极天堂”地处武当山太极湖新区40K2范围内,周边大地构造处于秦岭褶皱系南岭印支褶皱带的武当山隆起中部,属大巴山脉东延支脉。山系呈近东西方向展布。以老君堂至五龙宫一线为界,其北为汉江丘陵谷地,海拔一般在100-500米;其南为武当山地,主峰天柱峰为1612.1米,照面峰1238米。南岩宫950米,形成群峰如林,重峦近峰的低山、中山区。在垂直方向上保留有三级夷平面,最高一级海拔1500-1600米,次一级800米,最低一级165-200米。沿汉江河谷保留有四级阶地,各级不同海拔标高为:一级97-105米,二级119-120米,三级131-141米,四级145-165米。这些阶地的形成,显示出武当山早自更新世以后,受构造运动影响地壳,振荡频繁,经历了4次上升期和3次稳定期,上升与稳定,两种应力的作用,造成汉江两岸的多阶梯地貌。武当山隆起具有复式背斜构造特点,南部与青峰断裂为界,与杨子准地台毗邻,北就有汉江断裂,其主要方向与山脉的走基本致,均为近东西方向。武当山主体地层武当山群为距今10至13亿年的中上元古界中酸性火山岩、基性岩及沉积砂页岩的变质岩石,厚数千米。北缘低岗丘地事近汉江还有一亿三千七百年前至二千五百万年前的白垩系统、第三系红色砾岩沉积。上元古界中酸性火山岩、基性岩、砂页岩生成后在漫长的地质历程中,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岩石的结构、构造和成份发生变化,中酸性火山岩变为灰色绢云石英钠长片岩,基性岩变质成暗绿色的绿泥纳长片岩、砂页岩则变质为灰色绢云石英片岩、变粒岩等。武当山处武当隆起中部,构造特点是近东西向、北东方向断裂,褶皱发育。近东西向断层的大至和沿老(河口)白(河)公路分布的公路断裂,由上浪河店、丁家营、老营、十堰、白河自东向西延伸,长约30余公里。断层面倾向北,倾角约70度;北东向断层区非发育,在整个武当隆起中,自西向东大致按4至6公里距离展布,断面倾向北。二个不同方向的断裂经历了加里东构造期、印支构造期等由不同时期地质构造运动演变而成的。随后持续活动,而且新生代以来仍有活动的形迹。在地质应力作用,8亿年前就已经从沧海中上升为陆地的武当隆起,有如一块完整巨石,以近北西、北东向两组断裂为主导,局部双派生出东西向、北东向等规模武当•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5小的断层及节理裂隙,致使本区地层岩支离破碎大小不等的块体,经受了多次内、
本文标题:2-总规基础资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34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