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四川省XXXX年优质烤烟生产技术管理方案
1四川省2012年优质烤烟生产技术管理方案为全面提高我省烟叶生产技术整体水平,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提升全省烟叶生产质量水平,彰显四川烟叶风格特色,满足“532”、“461”知名卷烟品牌原料的质量需求,进一步推进四川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按照生产、技术、管理“三位一体”的原则,制定《四川省2012年优质烤烟生产技术管理方案》。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国家局“卷烟上水平”的战略部署,以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为统领,以烟叶“三化”为方向,以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以优化烟叶等级结构为重点,稳定生产规模,夯实发展基础,加强工商合作,突出技术创新,全面提高优质原料有效供给能力,继续保持全省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全面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二、目标任务(一)产量指标攀西、川北地区烟叶亩产150公斤左右,川南、川东地区烟叶亩产140公斤左右,上等烟比例40~50%,上中等烟比例93%以上,低次等烟比例控制在7%以内,桔黄色烟比例85%以上。(二)质量目标21、烟叶外观质量:成熟度好,结构疏松,厚薄适中,颜色桔黄,色泽光亮、饱和、色度强,油份足。2、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协调,烟碱含量上部烟2.5~3.2%,中部烟2.0~2.5%,下部烟1.0~1.5%,氧化钾含量≥2.0%,糖碱比8~12。3、评吸指标: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劲头适中,吃味纯正,杂气少,刺激性小,烟叶风格突显,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烟叶可用性高、配伍性强。(三)技术指标绿肥种植加前茬作物调整面积80%以上;轮作率达到80%以上;合同签订率100%;良种推广率100%,单品种不超过50%;集约化、商品化漂浮育苗达到100%;预整地达到100%;地膜烟比例达到100%;平衡施肥达到100%;化学抑芽达到100%;病虫害统防统治达到100%。(四)烟叶田间长势长相目标1、团棵期:移栽至团棵约30~35天,全田无缺株,烟株大小一致,无病虫害,无缺素症。到团棵时,株形半球形,叶色绿色至深绿,叶片较厚。2、旺长期:团棵至现蕾约40~45天,全田烟株生长整齐一致,无缺素症状或营养失调症状,无病虫害。到现蕾时,株型塔型,叶色正绿,厚薄适中。3、成熟期:现蕾至采收结束约50~60天,有效留叶数318~22片,圆顶后株型似筒型,田间长势整齐一致,烟株营养协调、发育良好,叶片充分展开,叶肉明显凸起,分层落黄,成熟集中。(五)收购质量指标等级结构合理,等级质量符合烤烟国家标准,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和工商交接合格率均达80%以上。三、生产技术措施(一)优化区域布局1、规模化种植根据国家局和省局(公司)关于优化烟叶生产区划布局的总体方针,烟叶区划调整总体上按照巩固和稳定老烟区、壮大重点烟区、培育发展一批新兴烟区的工作思路进行,重点扶持发展自然条件好、群众基础好、有土地资源保障和市场需求的产烟区,将计划资源集中到适宜区和最适宜区,着重打造一批专业化的乡(镇)、村组和农户,形成适度规模种植,全省户均种烟面积要求10亩以上。2、单元实施各产区要根据生态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和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基本一致,按照种植面积约1.7万亩(按照烟区三年一轮作,5万亩左右进行规划),生产规模5万担,布局一个烟叶生产基地单元,服务一家工业企业,形成一个单元就是一个烟叶质量和风格特色基本一致的单位。4(二)优化品种布局1、全省品种布局思路逐渐降低云烟85、云烟87的种植比例,攀西地区特色品种红花大金元和川南烟区特色品种中烟103种植比例稳中有升,适度扩大云烟97种植比例,逐步增加K326的种植比例,单一品种种植率不超过50%。大力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力度。凉山州继续开展津巴布韦新品种KRK26和自育新品种QL-3的示范栽培工作,从外省引进云烟98、云烟99、韭菜坪2号、黔西1号、遵烟6号、毕纳1号、南江3号和贵烟4号等新品种开展品比试验,做好后备替换品种的技术储备工作。2、具体安排意见全省红花大金元种植比例要达到20%以上,凉山州、攀枝花市种植比例要达到25%以上;全省中烟103种植比例要达到5%,泸州、广元烟区种植比例达到20%,以特色品种推广为突破口逐步解决川南、川北烟区烟叶风格特色不够突出问题;全省云烟87种植比例在25%左右,云烟85种植比例控制在25%以内,云烟97种植比例在15%左右;在适宜地区逐步恢复K326的种植面积,种植比例力争达到8%左右。(三)漂浮育苗技术1、育苗方式全省100%推广漂浮育苗(包括晾晒烟),积极开展湿润5育苗等新育苗技术示范。2、育苗设施全省育苗棚建设按照“以中棚为主,有条件的地方适度推广大棚,全面淘汰小棚”的思路,全面加强育苗设施建设,提升育苗设施化水平。3、消毒措施育苗场所育苗前应使用杀虫剂和二氧化氯对棚体及四周地块进行消毒,定期铲除苗棚四周的杂草,及时清理排水沟并进行药剂消毒,用敌杀死和代森锌分别喷洒2~3次。育苗池先用杀虫剂、石灰等进行杀虫消毒后再铺上黑膜。育苗(漂浮)盘旧漂浮盘必须消毒。4、播种时间根据烟叶最适移栽期和成熟采烤期,结合当地育苗期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时间,全省播种时间在1月中下旬至2月初,苗龄控制在55~65天(出苗到移栽)为宜。5、育苗管理(1)施肥管理在烟苗出齐后第一次施肥,施育苗专用肥,氮素浓度以50mg/kg为宜,小十字期(20天左右)施第二次肥,氮浓度以100mg/kg为宜,大十字期(30天左右)施第三次肥,氮浓度为以100mg/kg为宜,最后两周(成苗期)根据烟苗长势施第四次肥,氮浓度以50mg/kg为宜,烟苗无脱肥现象可6以不施。沙培漂浮育苗可在施肥总量上增加15%左右,并可适当增加施肥次数。(2)温、湿度管理出苗前以保温为主,盘面温度保持在25~28度为宜,此时以注意关闭盖膜为主。出苗后盘面温度保持在28~30度有利于烟苗快速生长,如盘面温度过低,湿度过大,可短时间揭膜通风,降低湿度。如盘面温度超过35度会出现热害,要揭开薄膜通风,以免烧苗。小十字期至大十字期如果盘面湿度过大,可以适度晒盘。如遇长时间低温寒潮天气,应选择相对高温时间揭膜通风,适当降低盘面湿度。(3)剪叶技术第一次剪叶时间的选择应视各地气温而定,一般在烟苗“封盘搭荫”(烟苗叶片将育苗盘盘面遮盖,俯视育苗盘时基本已不能看到育苗盘)进行“平打”剪叶调苗,剪叶程度不超过最大苗最大叶面积的50%。第一次剪叶的主要作用是“抑大促小”使烟苗生长趋于一致。以后根据烟苗长势,一般每隔5~7天剪一次叶。每次剪叶高度以距心叶1~2厘米为宜。整个育苗过程进行3~5次剪叶。注意第二次剪叶时应掐去烟苗下部的老黄叶,使茎杆充分接受光照,增强茎杆的韧性。(4)炼苗技术在移栽前10~15天,开始断肥、逐步断水进行炼苗,7并逐步揭去盖膜,使烟苗适应外部环境。炼苗程度以烟苗中午发生萎蔫,早晚能恢复为宜,如早晚不能恢复,可适当补水。通过炼苗,可以提高烟苗的抗逆性和移栽成活率,总炼苗时间应在10天以上。6、壮苗标准苗龄55~65天;单株叶片数7~8片;茎高10cm~15cm,茎围1.8cm~2.5cm;烟苗清秀无病,叶色浅绿;根系发达,无螺旋根,须根数总量300条以上,干重0.5克以上;茎秆柔韧性好,可绕指;烟苗群体均匀整齐,壮苗率达到90%以上。7、增温补光壮苗培育技术(1)壮苗培育技术试点安排2012年我省“增温补光”培育壮苗技术试点推广项目以基地单元(至少一个片区)为单位进行安排,全省培育壮苗试点推广面积共计37500亩。2012年壮苗培育技术试点推广项目安排表试点推广项目市(州)公司具体实施的基地单元实施面积(亩)备注培育壮苗技术凉山普格县螺髻山单元17000纳入省局试点盐源县下海单元8000纳入省局试点8泸州叙永县麻城单元4000其中500亩为国家局试点,其余纳入省局试点宜宾兴文县九丝大坝单元4000纳入省局试点广元剑阁县武连单元4000其中500亩为国家局试点,其余纳入省局试点达州宣汉县白肋烟单元500纳入省局试点(2)增温补光壮苗培育技术针对我省壮苗培育技术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充分借鉴参考我国其它低温寡照烟区在壮苗培育技术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2012年我省苗期低温烟区开展以“增温补光”为主要措施的培育壮苗技术试点推广和试验示范,并结合提高漂浮育苗各环节常规技术的到位率,全面提升低温寡照烟区烟苗壮苗率和缩短育苗时间,提高全省育苗整体水平,为实现“适时早栽”奠定坚实的基础。①增温保温培育壮苗技术a、苗床底部增温:苗床底部加热增温:通过在苗床底部(池底垫膜下方)铺设电阻丝加热、火管空气加热等方式,提升苗池水温,从而达到增温效果,促进烟苗快速生长,缩短育苗时间,提升壮苗率。9苗床底部铺垫保温增温材料:在苗池底部(池底垫膜下方)铺垫2-3cm草木灰、稻草、稻壳、泡沫塑料或8-10cm干牛(羊)草粪等材料,进行保温增温。草木灰、稻草、稻壳、泡沫塑料等垫料可以起到保温作用,牛(羊)草粪发酵过程中可产生热量,起到增温的效果。b、苗池水体增温水体加热增温:通过碳纤维丝等加热方式,加热苗池水体温度,促进烟苗生长。目前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水体对促进烟苗快速生长的效果优于苗床底部加热方式。浅放池水增温:改变以往育苗池水保持在8-10cm的做法,降低苗池水位减少水量,具体做法为:出苗前育苗池水深度保持在2cm,出苗后逐步增加池水深度至4-6cm。减少育苗池水量有利于提升池水和基质温度,促进烟苗早生快发。但是,如果出现极端低温天气(苗棚空气温度在0℃及以下时),则应增加池水深度,利用水比热大的特点来保持水温。“浅放池水”增温方式便于大面积推广操作,作为明年“增温保温”培育壮苗的重点推广技术措施。c、苗棚空气增温热源加热空气增温:通过育苗棚配备外置火炉或利用烤房等热源设施,将加热升温的热空气通过导管、风带、地垄等导入育苗棚,提高苗棚空气温度,从而促进烟苗生长。双棚覆盖增温保温:在育苗大棚或中棚内,再建小拱棚,10称为“双棚覆盖”或“棚中棚”。双棚覆盖可以提升苗棚空气温度,并且增强保温效果,在昼夜温差大的烟区效果更为明显。该方式利于大面积推广操作,因此,作为明年全省重点示范推广的“增温保温”培育壮苗技术措施。d、晾盘增温技术我省苗期低温烟区从播种到大十字期烟苗生长过缓,是导致苗期过长的主要原因。通过在这段时间内采取晾盘技术措施可以减少基质水分含量,提升基质温度,从而达到增温的效果。技术要点为:当苗棚湿度较大、温度较低时,实施晾盘措施,即将苗盘抬离水面,减少基质水分,提高基质温度,有利于促进烟苗生长。晾盘时间长短根据基质水分情况而定,当盘面基质发白时,即停止晾盘,把苗盘重新放入苗池中,基质吸足水分后,再重复晾盘措施。c、异地育苗利用同一烟区或不同烟区海拔、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合理规避部分烟区不利自然环境条件因素的影响,将育苗地点选择在气温较高、适合培育壮苗的地方,实行“异地育苗”,待培育成壮苗后,再通过合理的运输方式运送至不适合育苗的烟区种植。我省采取的异地育苗方式主要是“低育高植”,即在海拔较低、温度较高的地方选择育苗点实行集中育苗,待培育成壮苗后,运送至高海拔低温烟区种植。“低育高植”壮苗培育方式各地要充分考虑运输成本等因11素,因地制宜开展。(6)集中催芽技术最新研究表明,采用温室集中催芽技术有利于缩短出苗时间,从而促进烟苗实现早生快发。具体方法为:将播好种的育苗盘一层一层的堆放在加热棚(催芽室)中加温,上、下盘之间需留有一定的缝隙(用木条隔开),通过加热措施将催芽室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促进种子快速萌发,缩短出芽时间。待种子发芽后,搬出催芽室放入常规育苗池内。催芽期间要注意盘内基质水分,水分不足时用喷雾器增加基质水分。2012年我省各试点区都要开展“集中催芽技术”推广或试验示范。(7)封闭式小苗培育技术利用烟苗从播种到小苗期(4叶1芯)对环境温湿度条件要求高,但需光强度小、个体小的特性,采取人为可控制的封闭式、高密度育苗技术措施,在封闭式育苗温室内,将烟苗培育成小苗后再放入常规育苗池,可显著促进烟苗早生快发,有效缩短育苗期。我省苗期低温烟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从播种至开始第一次剪叶时间过
本文标题:四川省XXXX年优质烤烟生产技术管理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3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