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01~200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
-1-2001~200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说明:本卷共有五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默写(1-6题,每空1分,共12分)1、,。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2、黄鹤一去不复返,。,芳草萋萋鹦鹉洲。3、,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犹唱《后庭花》。4、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5、从下面A、B两项中任选一项默写。A、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B、投身革命即为家,。取义成仁今日事,。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富含哲理,形象地说明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二、阅读文言文,完成7-11题(共12分)(一)(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①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乙)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②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7、就文中加点的字词答题。(3分)①甲文中加点的“间”字在文中的读音是:()②区别乙文中加点词“无论”的古今义。古义:今义:8、朗读时,你认为下面这个句子的内部停顿应在哪儿?试用“∣”标出来。(1分)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9、甲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去掉怎么样?说说你的看法。(2分)10、用现代汉语表述乙文中黑体字部分的意思。(2分)(二)生而①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②抠.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③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摸)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一种竹制乐器),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④尝.见而求之人也。11、阅读短文,想想文中加点的词怎样解释好。(4分)①眇()②抠()③或()④尝()三、阅读现代文,完成12-23题(共36分)-2-(一)①“书犹药也……”一时想不起哪位先哲如是说了。不过,这个比方打得还满有道理。人在地球上存在,需要布帛米粟、空气阳光,同样也缺少不了作为“药”的书。有种传统的说法,把书称作“精神食粮”,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在一定情况下,我们又不妨把这白纸黑字的物件直呼为“药”更好些。“精神食粮”,是人们精神“饥饿”时才求之不得的;可当“心有疾”时,则更需要得到书A(jí)给予的“救助”了。②一本好书,真如同一付良药。可为清醒剂,也可以为兴奋剂,还可以为营养剂,甚至是解毒剂,功效是小觑不得的。我不同意那种认为思想读物“没市场”的看法。殊不知,只要作者有心计,懂得社会与人,抱定扶正祛邪的宗旨,持引导的态度,深入浅出,有事实有道理,寓教于知识之中,娓娓谈来,而不是摆出咄咄逼人的“训导员”的架势,是能博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们的欢迎的。这样,人和书相知,书也就变成人们不可缺少的“良药”。③既把书比作药,自然就有好药、坏药、良药、苦药之分。前一时期,有些个书刊,以青年的“良师益友”的面目出现,内种却充斥了很不健康的内容。如果这也叫作“药”的话,起码是一种外有漂亮装潢的假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已。更有甚者,有的书刊常登B(zǎi)那些不厌其祥地描述犯罪过程的所谓“作品”,说这些书刊是“毒药”,并不过分!④由此想到,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计,我们的作者们应当多多地制造为大众接受的“良药”,能帮助人解除“病疴”的“猛剂”。而那些“假药”乃至“毒药”,在书刊市场上,却应在彻底的扫除之列。12、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横线上填字。(2分)A.B.13、第③段中划波浪线处引号的作用是什么?(2分)14、用第②段中划横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造句。(2分)15、联系短文内容,参照示例答题。(6分)[示例]清醒剂:指能使人从迷乱状态中恢复正常。①兴奋剂:指能②营养剂:指能③解毒剂:指能16、概括第①段的意思。(2分)(二)①由于营养不良,我们几个孩子都很瘦弱。15岁时,我在一家小商店里当学徒工,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尝到苹果的味道,尽管它又小又绿没有成熟,上面还尽是洞,可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感觉到当初第一次吃苹果时那种“甘甜”的滋味。②那天,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铁路事故,当时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爬在地上呻吟,等待医生和救援人员。爷爷却自己折了一根树枝做拐杖,一颠一颠地整整走了三个小时才回到家。③我很难描述爷爷刚刚踏入家门时,奶奶那复杂的脸色和心情。先是担心和心疼,而后突然一阵暴怒……爷爷错过了一个难得的良机!④一个孩子将一位随访病人的铁路医生带进家里,医生仔仔细细地为爷爷作了检查,然后对他说:“恭喜你,老人家,您的健康状况良好。”这时,我母亲来了,她坚决地说爷爷至少是脑震荡。爷爷的表情却未置可否。他又一次轻易地放弃了难得的机会。⑤医生走后,奶奶和妈妈在床边又开始教爷爷如何应付医生和有关调查人员,爷爷只是机械地点头。⑥铁路出事故的消息传到村里以后,几乎全村人都在等待着调查人员最后的善后处理结果。当铁路上终于又来人时,爷爷似乎早已忘记家人的叮咛,面含微笑地迎接着来访者,又不失时机地大谈天气和收成等。当来访者终于问到他哪里受伤时,妈妈急忙指着头向他暗示。谁知爷爷却不紧不慢地说:“我一切很好。”说罢脸上浮现出天使般的微笑,又说:“我如果有病,就是十万元也治不好。”妈妈愣住了,奶奶尖叫着失望地-3-从房子里跑了出去,来访者也发出一阵莫名其妙的笑声、叹息声。⑦当一切又复归平静时,他们发给爷爷5000元钱——他成了全村最富的人。但是爷爷直到死也没明白为什么人家要给他这么多的钱。17、读一读,想一想,推断第⑥段中加点的字词,在括号内注音,在横线上释义。(4分)①叮咛()②莫名其妙()18、简要说说爷爷先后三次是怎样“错过良机”的。(6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9、文中写到奶奶和妈妈的表现,他们的意图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①“意图”是②“目的”是20、就第⑦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作批注。(2分)21、这篇短文的标题就是“爷爷”。有人说第①段写得“脱题”了,谈谈你的理解。(2分)22、请用简短的文字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2分)23、通读全文,谈谈你对爷爷的感想。(2分)四、说话(10分)24、以“考试”为话题说一段话。(10分)要求:①把话说得有中心有条理;②把话说得连贯严密;③150-200字。20×10=200五、作文(50分)25、以家庭生活或学校生活为内容范围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中心明确集中;③思路清晰,结构合理;④500-600字左右。-4-20×35=700-5-参考答案一、默写1-5题,略。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阅读文言文7①jiàn②更不用说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或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9例:不好,这句可以从侧面衬托口技表演技艺的高超。10带着妻子儿女和村里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11①眼瞎②敲③有的人④曾经三、阅读现代文12A.籍B.载13表示所引部分具有特殊含义。14含有比喻即可。15①例:振奋人的精神②例:给人以健康的知识③例:替人们消除不健康的思想16例:人们需要能当作药来治病的书17①dīngníng再三嘱咐②míng说出18第一次:爷爷遇事没等医生和救援人员来就“颠”回了家。第二次:爷爷在随访的铁路医生面前说自己“健康状况良好”。第三次:爷爷在调查人员作最后的善后处理时说自己“一切很好”。19①想借此得到一些钱以改善生活。②反衬爷爷不贪财的优秀品质。20能说出感受、理解、看法等即可。21例:不脱题,表现家境贫寒,衬托爷爷不贪财的品质。22通过爷爷在一次铁路事故中的表现,赞颂爷爷不贪财的优秀品质。23言之成理即行。
本文标题:2001~200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5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