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2003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政治真题
2003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政治真题一、选择题Ⅰ: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2.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3.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在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的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人的感官所其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4.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A政治法律制度B生产关系C历史文化传统D伦理道德规范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其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6.根据上述资料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为A1.0次B1.2次C1.3次D1.4次7.第一次出现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C《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D《法兰西内战》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C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9.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性质的.件是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10.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A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我国进人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C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D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11.发展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份作用D有领导、有步熟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13.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增强综合国力14.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持改革开放D坚持执政为民15.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二、选择题Ⅱ:16~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给分。16.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缝,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17.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A人人创造历史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18.价值规仲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E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19.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D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E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利润率的提高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级E平均利润率的下降21.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观点的有A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指国家制度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民主C民主就其本质而言是多元主义D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E民主就是承认人人在政治上一律平等2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23.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党的优良作风有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B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C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D自我批评的作风E艰苦奋斗的作风2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是因为A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B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C.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D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了共产党领导E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25.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A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C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D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E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贡献26.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E发展是实现国富民强的要求27.中国共产党的+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趁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A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B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C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D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边路E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8.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有A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B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D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E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是A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C恢复了国民经济D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E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0.人民代衰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B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适应C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D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E保证人民的权利在全部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位置三、辨析题:31~3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1.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32.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33。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四、分析题:34~36题,每小题9分,37小题10分,共37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4.分析题: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选:“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倾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探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给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其有更重要的意义?35.1944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中国共产党祈民主主义政策的问题时指出:“任何地方的共产党必须将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另一件全然不同的事物即共产主又的社会制度区分开来。因为后者是这个思想体系的最终目标。”“特别是在中国,我们必须严格地将观察、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共产主义方法,同我们实际采用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加以区别。”“没有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就不能正确地指手我们现在的社会革命的民主阶段。而没有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我们就不能将共产主义哲学正确地运用于中国的实际”请依据毛泽东的论述,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36.下列数据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以1997年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根据资料,该回答:(1)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以及国家的调控目标.(2)结合我国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实际,从理论上分析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37,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做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选做题Ⅰ传统学派认为,单极从根本上是不稳定的,美国任何轻微的违规之举都有可能引发危险的动荡。我认为情况正好相反: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时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摘自〔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评析上述材料提出的观点及其实质并论述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选做题Ⅱ工业国强加给进口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高贸易壁垒,再加上它们对农业的补贴,使发展中国家的这些商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下降了,贸易的这种扭曲使最贫困的国家受到特别大的伤害。摘自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与发展中国家》,2001世界1/6的人口生产了全部商品和服务的78%并获得78%的世界收入——平均每天70美元。而世界人口3/5生活在61个最贫困的国家,他们只获得总收入的6%——每天不到2美元。但是,他们的贫困不限于收入方面……世界各国能否一起努力来减少极端贫困人口?这是21世纪的根本挑战。摘自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当面临资源短缺、人口迁移和贫困时,其结局无可避免地是冲突和不稳定。这将使世界变成一个充满冲突的地方。摘自英国《观察家报》,2000年7月16日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扭曲”,会“使最贫困的国家受到特别大的伤害。”(2)从发展与和平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南北差距拉大、南方贫困会引起世界的冲突与不稳定。(3)运用矛盾力量,不平衡性的原理分析解决南北问题的正确途径。
本文标题:2003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政治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6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