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04上海高考地理试题
2004年高考文科地理试题(上海卷)上海地理试卷(文科使用)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回族B.壮族C.蒙古族D.维吾尔族2.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A.火山地震B.大气地震C.水体污染D.海平面上升3.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4.下列陆地自然资源中,体现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A.土地资源B.森林资源C.石油资源D.光热资源5.下列国家中,既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主要工业国,又初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为体系的国家是()A.科威特B.墨西哥C.印度D.巴西6.下列日本工业区是,主要产业与苏格兰中部工业区基本一致的是()A.东京----横滨B.大阪---神户C.名古屋D.北九州7.寒潮在美国经常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分布D.洋流分布8.下列“上海使用组织”成员国中,不与我国接壤的是()A.哈萨克斯坦B.乌兹别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D.塔吉克斯坦9.在黄河各河段中,下列关于上游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量最大B.水流最平稳C.输沙量最多D.洪涝灾害最多10.我国拥有国道里程最长的的省级行政区是()A.云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11.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A.美国、德国B.南非、埃及C.日本、澳大利亚D.加拿大、新西兰12.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形成的地质年代是()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元古代13.俄罗斯海岸线虽然漫长,但大部分船运价值不高,下列关于这一特点的成因分析中,错误的是()A.东部沿岸经济欠发达B.北部沿岸冰封期长,无不冻港C.西部海岸线较短D.最大港口通往大西洋需经它国海域14.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15.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C.住房紧张与交能拥挤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16.进入新世纪,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是()A.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C.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D.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17.我国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在于()A.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0%B.降水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C.可开垦的耕地资源丰富D.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18.2004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C.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19.下列关于地球大气层中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近地面向上,依次为对流层----中间层-----平流层B.气温随高度增加发生的变化,依次表现为递减----递增---再递增C.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自下而上依次为对流运动----水平运动----对流运动D.天气变化状况,自下而上表现为显著----不显著---显著20.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二.综合分析题(共110分)(一)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的地理简图,读图回答:(15分)21.甲图是海峡,其东端有世界著名海港;乙图是海峡,其最狭处建有世界著名的隧道.22.图所示海峡往往风浪较小,因为该海峡位于带(气压带风带全称);图所示海峡往往风大浪高,因为该海峡位于带(气压带风带全称).23.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甲图所示海峡沿岸国家都属于国家;乙图所示海峡沿岸国家均属国家.24.在图中海峡范围内用箭头方向线标出:(1)甲图标出来世界最大石油产地的原油运输方向;(2)乙图标出来自附近著名油田的原油运输方向.25.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已超过年消费量的1/3.(1)在甲、乙两图所示海峡小,对我国进口石油有重大影响的是海峡.(2)为了保障我国的石油供应,可采取的措施有(多项选择)A.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分散风险B.加强国际合作,保障海峡安全通航C.大力开发国内油田,不再进口石油D.节约能源,降低能耗(3)除了石油进口外,该海峡对我国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多项选择)A.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的海上运输要道B.我国远洋航线中最繁忙的东行航线的枢钮C.通往南亚、东非、北非、南欧、西欧最短航程的必经之地D.纺织品出口到美国的重要海运通道(二)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8分)26.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27.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28.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洲.29.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地区,纬度地区和地区的趋向性.30.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多项选择)A.恒河平原B.亚马孙平原C.西欧平原D.美国阿拉斯加E.朝鲜半岛F.青藏高原不G.刚果盆地H.加拿大东南角(三)许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河流息息相关,自然造成了河流,河流养育了城市.(17分)31.读下面中外著名城市景观照片.完成表格:城市景观照片城市名称河流及所注入的海洋或河流城市所在地的地形区名称城市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及其成因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共同作用(1)(2)(3)(四)当前,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特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主要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就业结构和农业区域结构,读图回答:(14分)32.根据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今后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应提高业的比重,降低业的比重.在种植业发展中,应保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33.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多项选择).A.将劳动力从种植业向林、牧、渔业转移B.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第二,第三产业C.加快城市化进程,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以非农就业促进农民增收D.将东部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西部牧区迁移34.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城市是联结广大乡村的桥梁.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给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是.35.根据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图中①所在地区为业;②所在地区为农业;③所在地区为;④所在地区为农业,这表明农业生产具有鲜明的性,因此不同地区应当依据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36.下列措施中,属于因地制宜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是(多项选择)A.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B.华北平原推广水稻种植C.建设长江中上游和沿海防护林D.依靠科技优势,在上海积极发展现代农业E.在黄土高原上全面建造梯田,发展粮食生产F.在新疆,甘肃河西走廊的绿洲上建设粮棉生产基地(五)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37.填写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工程和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工程.38.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工程.39.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40.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六)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7分)4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42.此时,90°E的区时是_____月____日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__时.4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A.45°E、135°WB.135°E、45°WC.60°、120°WD.0°、180°4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A.90°E向东至180°B.0°向东至180°C.90°W向东至90°ED.0°向东至90°E45.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多项选择)A.黄赤交角略微变小B.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D.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E.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垦反时针方向流动F.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七)阅读分析某岛国有关信息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方法,说出该国相关的区域特征.(19分)据考察,某岛国所在岛屿大洋海岭露出水面的部分,是由海岭顶部开裂处涌出的物质冷凝而成,这里火山,地热喷泉众多,岛上1/8面积又为冰川覆盖,火山与冰原相映,辟为世界奇观.2001年产业部门统计资料(部分)产业部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种植业和牧业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412.511.0**55.6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4.08.122.660.0出口额占总出口额(%)------62.1------------注:未将建筑业数据统计在内;**未将渔产品加工工业数据统计在内.46.关于地理位置:该岛国在“五带”中,位于带;在四大洋中,位于洋与洋之间.47.关于自然环境特征:(1)从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看,该岛国的大部分为,沿海为.按成因分类,组成该岛国的岩石主要是.(2)按世界气候类型分类.Ⅰ属气候;Ⅱ属气候,由于受(洋流全称)的影响.这里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气候较温和温润.48.关于人文,经济特征:(1)从产业部门结构分析,该岛国的主导产业是第产业,在该国对外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产业部门是业,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该岛国应属于国家.(2)该岛国牧业主要分布在部,主要是这里有(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3)近20年来,该岛国大力发展旅游业,这里主要的自然旅游资源有,地貌与等.(4)该岛国首都是,由于它已全部利用新能源中的能采暖,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无烟城市.(八)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安全的图文资料,回答:(16分)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于区内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工业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主导师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钮。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设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物和废墟上的遗物,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仓库被用来开设餐厅,原先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49.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是当地的、、和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50.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取代.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工业迅速衰退.51.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项选择)A.废气污染B.水体污染C.固体废物污染D.辐射污染5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了多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多项选择)A.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
本文标题:2004上海高考地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6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