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中共静乐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泽(2012年3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当前形势,立足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需要。静乐作为一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立足实际,注重实效,积极探索,认真实践,在机制体制上抓改革,在措施方法上抓创新,在能力水平上抓提升,不断提高了全县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管理与经济建设的协同发展,同时也发现了当前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摸索到了诸多有益思路。一、立足当前,注重长远,科学确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任务围绕“三减三降三提高”的总目标,立足新起点、顺应新形势、总结新经验,注重特殊性与普遍性的有机统一,统筹当前推进与长远发展的科学对接,初步确立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任务和长效机制。即:通过构建“六大体系”,狠抓43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全方位创新实践,深层次破解难题,用一至两年的时间,力争实现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初步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本地特色和示范带动作用的社会建设新格局,努力使我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走在省市前列。1、全力构建信访稳定体系。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逐步完善信访问题逐级化、信访通报逐月化、信访联席经常化、信访难点专题化、信访原则法律化、信访问责严肃化的“六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及时回应社会诉求,合理调解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社会管理的和谐因素。2、全力构建综合治理体系。以创建平安静乐为目标,紧紧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深入开展以打击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讹诈违法犯罪行为、非法缠访闹访违法犯罪行为、“黄、赌、毒”违法犯罪行为、“两抢一盗”违法犯罪行为、涉黑涉爆违法犯罪行为为重点的“六打六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工作秩序、信访秩序、重点场所、市场秩序、交通秩序和治安乱点,及时有效地消除社会治安隐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3、全力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的意识,严格落实行政责任和主体责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定不移地抓好安全生产。健全公共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突出重点防控和过程监管,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应对和处置能力,着力抓好学校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森林安全,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全力构建社会服务体系。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切实做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县人民。“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三个一”的民生工程战略目标,即:让每一个有创业能力的人有业可创;让每一个静乐人都有一份医疗保险;让每一个适龄静乐人都有一份社会养老保险。5、全力构建全民素质提升体系。把提高全民素质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把握群众的主流趋势,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重点,通过开展爱我静乐大家学、开展爱我静乐大家谈、爱我静乐大家唱和爱我静乐大家做等系列活动,规范思想行为,增强道德认同,培养健康情趣,大力培育文明有礼、守法诚信、崇尚科学、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营造服务优质、秩序优良、环境良好的社会氛围。6、全力构建产业推进体系。紧紧围绕“解放思想谋发展、全民创业促增收、狠抓落实见实效、统筹兼顾达和谐”的总战略,通过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落实工业强县、实施产业富民、鼓励全民创业等方法措施,深入持久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双帮扶,双促进”活动和干部下乡包村住村活动,努力抓好以构建循环经济为重点的工业新型化建设,以产业化开发为重点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以优化投资环境为重点的服务社会化建设,以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的县域城镇化建设和以旅游开发为重点的城乡生态化建设,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二、统筹兼顾,注重实效,建立健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推进措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县被确定为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试点县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紧密结合静乐发展实际,从组织领导、宣传教育、保障投入和示范带动等方面,确保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有序开展。1、完善体制机制与组织领导。我县被确立为全省试点县之后,我们及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工作领导组,负责对社会管理总体规划、重大方案、重要决策的研究部署,制定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工作方案,召开了动员会,明确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落实措施。9月28日,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我们及时调整成立了静乐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要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社会管理工作职能由协调指导向组织领导转变。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重要职能作用,高度重视工青妇等群众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大力探索社会管理科学化分工、专业化管理、职业化运作的模式,在全县形成了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工作格局。2、深化调查研究与宣传引导。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要求,结合全县发展实际,从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各个领域入手,确立了34个与社会管理相联系的研究课题,明确了每个课题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制定出台了《全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摸底调研的通知》,开展了大规模的摸底调研活动,形成了具体的调研报告,形成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资料汇编,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找到了依据、奠定了基础。以解放思想为抓手,以创新实践为重点,以推进发展、构建和谐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解放思想不停步,彰善瘅恶优环境,开放引进促转型,开拓创新谋跨越”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现了社会管理与推动发展的同频共振和全面推进,努力解决了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管理“一手软”的问题。把深化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理念引导,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依托静乐电视台、静乐时讯、《鹅城》杂志等媒体平台,开辟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栏目,广泛宣传和报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具体目标和先进典型,从思想和意识的层面激发活力、凝聚力量,确保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能够得到全民关注,全社会共同参与。3、注重学习借鉴与示范带动。把学习成功做法、借鉴先进经验作为开阔视野、改进工作的有效手段。组织了由政法委书记带队,公、检、法、司,乡镇、学校、小区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先后到长治市长治县、襄垣县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同当地负责人深入沟通交流,我们找到了差距,看到了优势,实现了发展理念、工作模式和落实措施的改进和创新。注重示范带动,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以来,我们立足总结经验做法,培养树立典型,把5个乡镇确立为“全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乡镇”,把静乐一中、新建小学确立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学校”,把县城百汇家园小区、静苑小区和谦仟和小区确立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小区”,通过总结、提炼、推广“点”上的经验和做法,实现了“面”上的整体推进,初步形成了由点到面、由分到合,全面推进、整体发展的良好态势。4、确保经费投入与人员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需要经费投入和保障的一项综合工程。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在财力十分困乏的情况下,我们从发展与稳定的高度出发,把经费保障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前提,坚持原则,严格标准,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所需的各项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及时予以拨付。目前,我们已按照人均5元的标准,全部拨付到位。同时,我们根据工作需要从全县部分单位和部门抽调了15名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事业人员,充实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队伍中,专门负责日常综合事务的协调处理,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5、强化责任考核与督查指导。为了确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扎实开展,有序推进,我们把社会管理工作纳入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纳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了严格的督查、考核、评价、通报机制。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建立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指导制度,成立了由有关领导、专业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指导小组,对各乡镇、各部门进行帮助指导,统筹解决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地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着力构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全新格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统筹协调、源头治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原则,突出重点,创新模式,狠抓落实,以民生保障为根本、以基层基础建设为关键、以综合治理为抓手、以特殊人群为重点、以社区管理为突破、以机制体制为保障,注重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系统研究和整体部署,逐步构筑了顺应群众愿望、符合发展实际的全新格局。1、加强和创新民生保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坚持就近、就地转移与向外输送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与在静企业的沟通协调,采取公开招聘录用的方式,对58名退伍军人进行了就业安置,安置率达到100%,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了免费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店、文化体育场所全部完成,有效地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市低保、职工大病救助、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低保、五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标扩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被列为国家试点县,参保率达到85%。不断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2、加强和创新基层基础。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创先争优”、“双帮扶,双促进”和“三比一树”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四议两公开”活动不断深化、扩面提质,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农村实施“阳光工程”,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开通“静乐惠农网”,实行“惠农一卡通”。建立健全了以党支部为核心,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机制,壮大基层社会管理力量,加强社会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组织公安巡逻队伍定期在全县重点乡镇、村庄进行巡查。完善村级管理服务网络,以村为单位,在涉农惠农政策落实、医疗卫生服务、法律咨询、低保金领取、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实行集中办理,实现了服务无缝隙式全覆盖,不断提升了村级管理服务的规范化、网络化水平,有力地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3、加强和创新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了“六打六整治”专项活动,加强对城乡接合部、公路交通、学校周边等治安复杂地区、行业、部位、场所的日常监管和综合治理。用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制度,人民群众都能规范、有序地到县信访接待中心反映诉求,进京赴省到市来县上访人员明显减少,超额完成了省、市要求的“三降一好转”目标任务。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大力推行“一站式”办公,结合公安机关开展的“阳光行动”,通过设立了流动警务室,将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延伸到境外。建立健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流动人口双向服务机制,依托公安、计生信息网络,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证”制度,及时建立档案、办理暂住证,实现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互联、互通。全面强化综治工作中心职能,在各乡镇组建了综治工作中心,有效整合乡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信访办等力量,实行机构联席,办公联合,矛盾联调,治安联防,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积极推进驻乡镇检
本文标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8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