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偃西首阳新区城市设计-0624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06-25河南偃师首阳新区城市设计方案URBANDESIGNOFTHENEWDEVELOPEDAREAINYANSHI,HENANPROVINCE效果图像-总体鸟瞰图效果图像-总体鸟瞰图效果图像-总体鸟瞰图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效果图像-局部效果图01规划背景1.1规划缘起中部崛起及中原城市群战略的实施洛阳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空间战略规划偃师市组团规划的启动《偃师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1.2规划范围和规划区位规划范围规划区四至范围:北起陇海铁路,南至滨(洛)河路,西起众品西路,东至高速公路引线。规划区东西最长距离为5.76公里,南北最长距离为2.90公里,总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0.6平方公里。1.2规划范围和规划区位规划区位新区位于偃师市域北部、并向东接壤于偃师现状城区。规划区北部有东西向310国道穿越,西侧是南北走向的207国道;规划区北侧靠近陇海铁路,规划有洛阳至偃师的轻轨线及轻轨车站,对外交通联系便捷。首阳新区拥有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1.3重点问题研究如何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新区建设之间的关系如何塑造生态宜居、富有特色且具前瞻性的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合理策划功能构成与布局模式,并与建设开发时序完美结合起来,以便迅速建立城市框架02发展条件分析2.1区位研究国家层面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河南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西六个中部地区的省份,属于中部崛起的战略范畴和政策区域。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为应对中部崛起战略,河南摒弃了相对均衡、各自为政的发展路径,重点培育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加强区域竞争力。偃师地处郑州和洛阳之间,国家干线铁路从境内穿越,可受到郑州和洛阳经济的辐射和带动。偃师应主动融入中原城市群和郑汴洛产业带的发展中,发挥承东启西,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作用。2.1区位研究河南省层面河南城镇体系规划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为“一群、五区、两带、两轴”。“一群”即中原城市群。“五区”即除中原城市群外其他地区划分为五个城镇发展区。“两带”即由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京广铁路等复合而成的“十”字形城镇发展带。“两轴”即由两条西北东南向的发展轴组成。偃师处在郑州和洛阳之间,中原城市群中西部,两带中东西城镇发展带上,在河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1区位研究河南省层面中原城市群规划中原城市群是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将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结构:“两圈、双核、四带、一个三角”偃师位于第一圈层边缘,第二圈层副核心城市内部,并处于连接郑洛双核的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陇海产业发展带)上,在中原城市群中占据主体地位。2.1区位研究洛阳市层面在洛阳城镇体系职能上,偃师属于县域3个重点城市之一(偃师、栾川、孟津),是洛阳中心城区三板块之一,随着洛偃一体化的发展,势必会带动偃师城市的快速发展,逐步成为洛阳市的副中心城市。新区位于洛、偃之间,区位条件和建设基础良好,成为迎接洛阳东扩、实现洛偃一体化的战略重点地区。2.1区位研究偃师市层面规划区位于偃师城市主城区西侧,紧靠商城公园,处于偃师市一级城镇发展轴上,东至偃师老城区5分钟车程,西至洛阳10分钟车程。新区以洛偃一体化为依托,结合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对规划区进行重新定位,作为偃师主城区的补充,完善主城区的功能结构。2.2大洛阳都市区发展框架研究河南省层面河南城镇体系规划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为“一群、五区、两带、两轴”。“一群”即中原城市群。“五区”即除中原城市群外其他地区划分为五个城镇发展区。“两带”即由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京广铁路等复合而成的“十”字形城镇发展带。“两轴”即由两条西北东南向的发展轴组成。偃师处在郑州和洛阳之间,中原城市群中西部,两带中东西城镇发展带上,在河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洛阳大都市区洛阳都市区主中心洛阳都市区副中心2.2大洛阳都市区发展框架研究洛阳大都市区交通系统2.2大洛阳都市区发展框架研究两心相吸,一主一副双核环绕,锦带珠联推动郑洛卞一体化的桥头堡洛阳大都市区东部副中心洛阳大都市区空间结构2.2大洛阳都市区发展框架研究2.3偃师特色文化资源研究伊洛之畔,古都偃师华夏文明自此始,九朝古都半偃师名人文化偃师境内蕴含有极为丰富而深邃的古代文化遗存,已发现原始社会文化遗址10余处、历代皇陵5处,发掘了夏都斟鄩、商都西亳、汉魏洛阳城三大古都遗址及数百处古墓葬,出土文物数件。偃师自古人杰地灵,是唐代佛学大师玄奘和北宋名相吕蒙正的故乡,班固、张衡、蔡伦、王安石、司马光等大批历史名人都在这里成就了英名伟业;曹魏书法家钟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明清之际书法家王铎均安歇于此。文物文化2.4SWOT分析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丰富的文物古迹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宜的用地条件国家战略实施洛阳大都市区建设偃师组团规划的启动文物保护利用不足拆迁难度大滨河景观被隔离偏离新区的轻轨站点数量众多的探明古墓合理布置新区产业政府大力支持城市扩张受限打造自身旅游特色优势机遇挑战劣势03现状解读3.1高程坡度分析3.2现状用地规划区内建设相对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现状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规划区北部,集中于310国道两侧;南部以农田和村庄建设用地为主。规划区内用地布局较为混乱,各类用地之间相互干扰较大。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为341.41公顷,现状水域面积为0.92公顷,农林用地为715.36公顷。3.3现状交通及文物点分布规划区内部现状建成的道路有310国道、杜甫路、府佑路和华夏西路,其余道路为通向各个村庄的乡村连接道。310国道沿规划区北部东西向穿越,道路各段宽度20-36米不等,杜甫路宽度为35米,华夏西路道路宽度为50米;乡村道路宽度3-7米不等。规划区内交通设施不完善,道路等级较低,路面较窄,交通相对落后。现状道路交通3.3现状交通及文物点分布规划区范围内文物有古墓及城墙遗址。古墓点属于邙山古墓群的一部分,探明有16处,9处位于西部、8处位于东部,其中知其来源的有1处为吕不韦墓。城墙遗址有1处,位于南部规划范围线边缘。现状文物点分布3.4现状景观风貌04设计理念4.1设计定位总体定位以创新、服务、文化、生态、宜居为主题,综合分析规划区周边发展条件,推动洛偃一体化发展,将首阳山新区打造成为:功能定位:主导功能行政办公金融商务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特色功能旅游服务文化体验配套功能公共服务生活居住康体养生生态休闲推动郑洛汴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洛阳大都市区东部副中心4.3设计理念洛滨明珠生态新城人文之都宜居之城生态文化活力宜居4.2设计愿景三脉合一,生态新城新风古韵,文化圣地绿道金廊,活力之都山水田园,宜居之城4.3设计理念生态新城生态斑块充分利用规划区范围内的墓葬点,在墓葬点周围留出50-100m的生态绿地。一个个生态绿地形成了首阳新区的生态斑块,通过景观可视化打造模式提升首阳新区整体环境品质。生态廊道观大山水,构生态城:把邙岭、首阳新城、洛河视为整体,营造生态廊道,联接山水系统,建构生态基础设施。绿萦水绕以水为脉,以绿为体:水绿相依,绿萦水绕,魅力新城。紧凑城市组团建设开发高强度,功能配置复合化,提升土地经济性,降低机动车出行。4.3设计理念文化圣地文化线路借助绿地系统,建构古墓葬遗址文化展示路线,采用多元形式充分诠释基地的历史;文化路线串联一系列古墓遗址、名人纪念园、休闲公园、活动场地、以及休闲步道等公共空间,营造都市慢行系统。文化公园文化公园主体取材于名人、轶事、典故、传说等素材,把文化展示与游乐休闲合二为一,形成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文化设施策划文化项目,筹建古墓葬专题博物馆、偃师新历史博物馆、城市规划馆、文明溯源研究中心等重量级文化设施,建构文化核心区。文化核心区与政务办公区、站前商务区共同形成首阳新区的中轴线。时空走廊在文化核心区的南北轴线区域,诠释偃师千年来的时空演进,把历史、当下与未来汇聚于此,隐喻基地不同寻常的文脉特征。4.3设计理念活力之都步行尺度以10分钟步行距离为基准,在800米的范围内布置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公共设施,增加可达性,步行尺度的空间模型有助于降低机动车的使用频率。综合服务合理配备文教、卫生、体育、休闲、商业以及文化设施,使得城市的日常生活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山水田园户户有景,出门见绿,水绿相绕,山水田园,建构了理想的宜居之城。公共空间以绿廊、广场、滨水区、商业街、以及文化场所为依托,构筑公共空间系统,满足多元生活需求,并提升环境品质。4.3设计理念宜居之城绿带金廊水系、绿地与商业混融发展,形成富有特色、互为支撑的公共服务系统。慢行系统临街连续的商业界面,绿道、水道、与文化路线共同构筑的复合走廊,以及城市的林荫大道,为都市慢行系统的实现建立了基本条件。商业群落多核心、多廊道的商业服务系统,为城市活力的塑造建立了空间上的支持。室外空间充分重视室外商业空间的打造,如小广场、室外茶座、室外休闲区等,烘托环境魅力。4.4案例分析崇明东滩生态城规划理念: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环境稳定设计启发:生态城市,环境、资源、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4.4案例分析崇明东滩生态城基本特征:绿色的城市、紧凑的城市、通达的城市设计启发:对城市功能布局及绿化、道路等系统构建的启示4.4案例分析基本特征:保护整合特色空间提升土地利用价值设计启发:人脉设计偃师首阳西区中轴线通过布局文化、行政、商业、商务等不同的功能,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从而吸引不同人群来此办公、休闲、购物、娱乐,达到提高市民交往、活动氛围,提升土地利用价值的目的。西安大雁塔北广场4.4案例分析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及周边规划基本特征:保护整合特色空间提升土地利用价值设计启发:对人脉设计的启发偃师首阳西区中轴线通过布局文化、行政、商业、商务等不同的功能,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从而吸引不同人群来此办公、休闲、购物、娱乐,达到提高市民交往、活动氛围,提升土地利用价值的目的。4.4案例分析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及周边规划基本特征:实行以人为本原则,升华环境景观品味设计启发:对绿脉设计的启发偃师首阳新区设计通过水脉绿廊及古墓葬点绿化斑块的设置,使绿色在城市中连片成网,创造新区宜居环境基底。4.5方案演进05总体设计5.1城市设计总平面图5.2城市规划用地图5.3城市空间效果图5.3城市空间效果图5.3城市空间效果图5.4功能结构分析图双核引领,三区联动五轴贯串,锦带珠联双核引领,三区联动规划以行政文化、商务综合功能为核心,以夏都大道和相国大道为界限将基地划分为三大区域,通过行政文化核和轨道商务核引领和带动三大区域联合发展。五轴贯串,锦带珠联规划通过南北向的公共服务轴,生态休闲轴,康体养生轴和东西向的城市景观轴将城市各功能节点贯穿起来,增强功能节点之间的联系,推进城市功能的复合型发展。5.5城市设计总平面图城市设计特征绿脉为体,水脉为气文脉为魂,三脉合一点轴相依,庭院布局有机聚合,群组相生界面丰富,轴线展开5.6城市设计要素图5.7城市设计特征5.7城市设计特征5.7城市设计特征5.7城市设计特征5.8空间形态引导图5.9交通结构分析图5.10景观结构分析图5.11绿化系统分析图5.12公共空间分析图5.13开发强度分析图5.14建筑高度分析图5.15建筑风貌分区图5.16城市天际线分析中轴线立面5.16城市天际线分析滨河立面北边界立面中洲路立面5.17文物点保护图06专题设计6.1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策略(1)以大洛阳地区文化沉淀为背景(2)以文物点控制用地为节点空间依托(3)以标志构件为形象表征和空间标识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策略(4)以慢行系统为空间线路支撑(5)以以线路游乐为功能支撑6.1文化线路设计(文脉)文化线路设计的空间设计线路及
本文标题:偃西首阳新区城市设计-062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8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