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2005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1月19日在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省长徐荣凯各位代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克服困难,开拓进取,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积极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努力克服严重自然灾害、禽流感和煤电油运紧张带来的困难,奋力开拓,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任务。与上年相比,预计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959.48亿元,增长11.5%。提前一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800美元的阶段性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增长30.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3.3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4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0元,实际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1870元,实际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9‰。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6%,超出省人代会批准的预期调控目标。(一)经济增长实现速度和质量的较好统一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取得成果。按照中央部署,对土地市场和开发区进行治理整顿,撤销开发区63个;对4107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纠正处理了238个存在问题的项目。金融机构严格执行了提高准备金率等调控政策。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国家有关部门确认了我省59个重点急需建设项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50亿元;争取到多项优惠政策。加强物价调控,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维护了市场价格秩序。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既不放松粮食生产,又从市场需求出发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搞好冬季农业开发。对部分产粮大县的种粮农民采取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等12条措施,促进了粮食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01.9亿斤,创历史新高。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40%以上的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了产销合同关系。乡镇企业平稳较快增长。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0多万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安居温饱村建设、茅草房和杈杈房改造、异地搬迁扶贫任务顺利完成。全力抓好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5.6%,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幅超过15%。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实现双增长。积极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加快了行业和资源整合、大企业培育、重点工业园区建设以及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工业经济呈现速度快、质量好、结构逐步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053.36亿元,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增长6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30个百分点。烟草产业的企业重组和品牌整合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工商利税超过400亿元。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0.83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出台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积极实施旅游发展倍增计划,推进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6120万人次,完成总收入369亿元,分别增长16.2%和20.4%。金融、信息、交通运输、现代物流、房地产、餐饮和娱乐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增长。以大项目促进大建设,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双百”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小湾电站、滇东电厂等一批能源项目加快推进;大丽铁路、沾昆铁路复线、昆明集装箱中心站开工建设,昆明铁路客运站提前竣工;安楚、思小和平锁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水麻等10段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冶金、有色、化工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双百”重点前期工作稳步开展,滇中调水、昆明新机场建设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良好。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把扩大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来抓,大力发展城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到3300多个。加强市场监管,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差别电价政策,开展食品、药品、教育、医疗以及涉农价格和收费的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消费环境得到改善。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快速发展。企业集团、民营企业进出口增势强劲,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农副产品出口迅速扩大。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7.5亿美元,增长40.4%,其中出口22.4亿美元,进口15.1亿美元,分别增长33.6%和52.1%,创历史最好水平。完成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金额3.1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2400万美元;引进外来投资到位资金140亿元。财政金融运行良好。积极出台增收措施,大力开辟新的财源,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财税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财政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总收入完成666.3亿元,比上年净增112亿元,增长2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61.8亿元,增长12.7%。加强银政、银企合作,信贷资金向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倾斜。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比年初增加630亿元,贷款增加450亿元,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确立规划的龙头地位,增加城市建设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现代新昆明和曲靖、玉溪、大理、蒙自4个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中小城市和重点集镇建设取得新进展。顺利完成撤地设市。全省城镇化水平提高1.5个百分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落实,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绩。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加快。采取特殊扶持措施,加大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力度,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二)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进展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增强。以国民经济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为重点,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科技创新和推广项目。自主开发12项拥有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推广应用449项科技成果,申请专利2000余件。全年获国家科技奖励5项,并首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新增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启动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教育事业有了新发展。新增4个“普九”县,“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1.3%;新增6个“扫盲”县,青壮年文盲率下降至6%以下。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毛入学率达到11.2%,新增一批职业技术院校和博士、硕士授予点。民办教育、远程教育蓬勃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取得新成绩。文化发展成果丰硕。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工程、艺术精品工程继续推进,文化下乡和社区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以《云南映象》为代表的一批艺术精品在全国连获大奖,在北京、上海以及南美、俄罗斯等地举行的宣传和演出活动受到广泛赞誉。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产业集团的组建全面铺开。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文化市场活跃繁荣。文化产业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卫生体育工作取得实效。颁布《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实施六项防治工程,防治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效明显,全省参合农民达648.4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和食品药品执法监督体系、重大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我省运动员在第28届奥运会上摘金夺银,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残奥会上也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成果,加快社会保险全省统筹步伐,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五项社会保险费征缴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失业人员医疗补助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城市低保和农村特困人口社会救助机制为基础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面推广农业人口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新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3.9万户。土地、矿产资源市场治理整顿成效明显,新增耕地19万亩。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水平,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得到控制。以九大高原湖泊为重点的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多数湖泊水质达到清洁或较清洁。昆明等7个重点监测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完成计划,植树造林53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412.7平方公里,实施保护面积5000平方公里。(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第一步试点工作顺利完成,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共减轻农民和涉农企业税费负担22.6亿元,全省农民减负率达67%。初步建立了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步伐,改制面达到88%。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工作继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达到34.5%,提高近3个百分点。投资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规范了政府的投资范围,放宽了民营资本的投资领域,制定了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和公益性项目代建等6个实施办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实施了财政专款切块直接安排到县的试点。供销社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11年来首次实现盈利。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正式启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当年盈利2.2亿元。林业、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顺利推进。(四)对外开放继续扩大抓住我国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带来的机遇,加快以东南亚、南亚为重点,面向世界的对外开放。在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建立了云南-老北合作机制,与越南北部五省市签署了经济合作协议。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第五次会议形成了《昆明合作声明》,与南亚国家的合作向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拓展。出台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意见及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地方外事、侨务和外宣工作,与港澳台侨的联系和交往活跃。全面加强西南六省区市、滇沪、滇浙合作和省院省校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国内的开放继续扩大。(五)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加快。坚持向省人大报告工作、向省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39件,政协提案774件,办复率100%。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和各群众团体的联系,充分听取各方面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决策制度继续完善,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坚持实行听证制。基层民主建设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职代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顺利开展,第二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依法行政得到加强。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7件,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22件。发布政府规章10件。坚持依法治省,广泛开展“四五”普法,积极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不断完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城市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进程加快。政府机关的行政水平有了提高。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省级行政审批事项129项,改变管理方式61项,修改、废止政府规章和文件49项。广泛开展行风评议,大力推行政务公开,稳步推进电子政务,政府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得到提高。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进行。坚持从严治政,抓好廉政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树立清廉政风,严惩腐败行为,廉政建设取得成效。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大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清欠工程款47.5亿元、农民工工资11.2亿元,化解了一批群体性事件。狠抓安全生产,特大事故下降42%。建立严打整治经常性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侦破命案、“打拐”、打击“两抢”、禁赌等专项行动,及时整治治安突出问题。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保持了社会治安的总体平稳。深入开展禁毒斗争,加强禁毒国际合作和区域协作,大力开展无毒社区创建活动,打击毒品犯
本文标题:2005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8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