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语言学 > (09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0、苏童12.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在改编过程中,删去了原电影本中洪常青与琼花的爱情描写。13.“我钉在/我的诗歌的十字架上/为了完成一篇寓言/为了服从一个理想。”这句诗的作者是舒婷。14、郭建光15.1980年,《诗刊》编辑部以“关于新诗创作问题”为题开设专栏,主要围绕着舒婷的诗歌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讨论。16.“朦胧诗”虽然是人们的一种误解,但这一诗派的得名,最初却来自于章明那篇有名的《令人气闷的“朦胧”》。19.所谓“二革”创作方法,又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指“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20.在赵树理创作的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相近的创作风格,逐步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文学史上称为“山药蛋派”或“山西派”。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最先在文学史中为朦胧诗开设专章的文学史著作,是1985年出版的《新时期文学六年》。出版这部著作的出版社是(A)。A.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B.作家出版社C.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D.人民文学出版社2.《新文艺选集》主要收录在新文学运动中有重要作品出世的作家(如郭沫若、茅盾、巴金等)的作品,并有明确的年份界限,截止的那一年是指(B)。A.1937年(抗战爆发)B.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C.1945年(抗战胜利)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A)4.朦胧诗从地下“走向公开,最初是一家报刊1980年10月以青春诗会的名义发表的舒婷、顾城、江河、徐敬亚等人的作品。这家报刊是(A)。A.《诗刊》B.《诗歌报》C.《星星》D.《诗探索》5.用理想化方法塑造的农村社会主义带头人梁生宝出自作品(D)。A.《山乡巨变》B.《三里湾》C.《邪不压正》D.《创业史》6、(B)7.样板戏《红灯记》中鸠山逼李玉和承认自己身份的王牌是(B)。A.以金钱作诱饵B.让王连举出场C.以酷刑相威胁D.逼李奶奶招供8.收录了北岛、舒婷、顾城、江河和杨炼五位最有代表性的朦胧诗人作品的《五人诗选》的出版社是(B)。A.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B.作家出版社C.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D.人民文学出版社9.1947年,代表晋鲁豫边区文联提出赵树理方向的是(A)。A.陈荒煤B.周扬C.郭沫若D.茅盾10、(C)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在赵树理创作的影响下,50年代曾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小说流派山药蛋派,这个流派的主要人物有(A、B、C、D)等。A.马烽B.西戎C.孙谦D.束为2.样板戏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探索,京剧属古,芭蕾舞既古且洋。它的两部芭蕾舞剧是(A、B)。A.《白毛女》B.《红色娘子军》C.《沙家浜》D.《智取威虎山》3.当代文学史上有名的三个崛起是指(A、B、C)。A.《在新的崛起面前》B.《崛起的诗群》C.《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D.《崛起的诗潮》4.赵树理在新中国成立前,发表的作品除《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外,主要还有(A、B、C、D)等。A.《孟祥英翻身》B.《地板》C.《田寡妇看瓜》D.《福贵》5.样板戏中取材于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主要有(B、C、D)等。A.《龙江颂》B.《沙家浜》C.《红灯记》D.《杜鹃山》四、简答题(共20分)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三里湾》虽然也是歌颂合作化运动的,但却因没有表现出“无比复杂和尖锐”的两条道路的斗争而受到严厉批评。请问,所谓“两条道路”指哪两条道路?〈三里湾〉与〈创业史〉和〈山乡巨变〉相比,主要有什么不同?A、两条道路是指“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B、《三里湾》是一部先引起巨大轰动、获得高度赞扬,后又受到种种批评的重要作品,也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与其他同类题材相比,赵树理坚持的是乡土社会立场,柳青、周立波坚持的是主流意识形态立场。三位作家用各自不同的文学叙述解释了乡土社会的现代变迁,艺术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创业史》、《山乡巨变》不同的是《三里湾》较少受当时流行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更多地站在乡土社会的自身的生活秩序内部来考察农村的情况,叙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变化与发展。《创业史》反复申述的一条真理,即梁生宝的一句口头禅:“有党的领导,咱怕啥?”而本色创作的赵树理笔下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主要是依靠乡土社会的自身力量来完成的。写完《三里湾》之后的赵树理实际上已经陷入写作的困境,作品数量越来越少,受到的批评也越来越多。2.为什么说将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是一种误解?(6分)将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源于一个误解,但这一称呼形象地概括了“新诗潮”的特点,受到北岛、舒婷们的认同。朦胧诗关于“朦胧”问题的论争,直接缘于老诗人公刘对顾城几首小诗中流露出来的悲观消沉人生观的担心,公刘一方面觉得顾城很有诗才,坦率地承认自己写不出像《生命幻想曲》那样的诗句;一方面对顾城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悲观的人生观感到“颤栗”,对顾城无所顾及地在诗中袒露消沉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感到“惊异”。因此,公刘怕顾城等年轻诗人误入歧途,呼吁“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同样,顾城的父亲顾工在读了顾城的《生命幻想曲》后,虽然在心中暗自为自己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诗而骄傲,却不能不为孩子的政治前途而担心。因为在那个年代,“朦胧”就意味着现代,“现代”意味着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就意味着颓废,颓废也就意味着反动。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如果说章明发表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还只是就艺术上对朦胧诗提出批评的话,臧克家、丁力等人的批评挥动的却是政治的大棒。臧克家在《关于“朦胧诗”》中说:“现在出现的所谓‘朦胧诗’,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一股逆流。”丁力更认为,章明把这些诗称为朦胧诗不准确,把问题提轻了,不应该叫“朦胧诗”,而应该叫“古怪诗”,因为朦胧还是艺术问题,而古怪就是政治问题了。“古怪诗的出现是受国内和国外的影响。在国内,有些人对过去的新诗重新评价,为过去不受群众欢迎的流派,如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反动派翻案,这是不好的。”(丁力《新诗的发展和古怪诗》)因此,我们说,把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源于对他们诗歌创作的批评,实际上,初期朦胧诗在艺术上并不很“朦胧”,较少运用整体象征,艺术上是明白的,朦胧诗论争的意义主要表现在诗歌的内容上,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就有张冠李戴之嫌,是一种误解。然而这一误解最后却成了正解,后来虽然有许多学者为朦胧诗正名,给这个新兴的诗派一个科学的命名,并正式提出将它称为“新诗潮”。但是,无论是朦胧诗的反对者还是支持者,似乎都更钟情于“朦胧诗”这一称号,于是,一个贬义词成了当时流行一时的时髦。事实上,“朦胧”一词也确实概括了这一诗派的美学特征,经过论争,运用整体象征成为朦胧诗人的一种自觉追求。五、分析题(40分)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1、《沙家浜》在样板化的过程中,江青为什么要将主要人物由阿庆嫂改为了郭建光?改后的效果怎样?突出阿庆嫂就是突出刘少奇负责的白区地下斗争,突出郭建光就是突出毛泽东领导的红区武装斗争。因此,作品如何修改的问题,已不是一个艺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意味着京剧革命向纵深发展,而阶级敌人的破坏也越来越疯狂。当时旧北京市委主管文化工作的某负责人就多次煽阴风,胡说什么不要老是改。这是个有群众影响的戏,不要把一个好戏改坏了。为了腾出篇幅表现新四军远途奔袭的军事行动,我们删掉了原来后面的闹剧性的场子,但是他却说后三场有戏,拿掉了可惜。他反对删掉原来闹喜堂一场戏。这一场戏阿庆嫂在那里指挥一切,郭建光和新四军战士则化装成各行各业的人,完全听从阿庆嫂的布署而行动。他们的目的,就是要颠倒武装斗争和秘密工作的关系,把秘密工作凌驾于武装斗争之上,要由秘密工作来领导武装斗争。……《沙家浜》的英雄人物的塑造过程中,贯串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北京京剧团《沙家浜》剧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照耀着〈沙家浜〉的成长》,《红旗》杂志,1970年第6期)。这次根据”最高指示”进行的修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为郭建光增加了不少成套唱腔,且精致耐听;二是将原剧本中由阿庆嫂带人化装成送新娘的队伍混入敌巢,改为郭建光等人连夜奔袭,攻进胡府。修改后,虽然郭建光在舞台上的戏份(在舞台上占据的时间)足以与阿庆嫂平分秋色,但仍然无法改变阿庆嫂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在当时全国性的”学习样板戏”的群众演出活动中,大家最喜爱的仍然是阿庆嫂与胡传奎、刁德一之间的”智斗”。在”智斗”这场戏中,充分展示了阿庆嫂的风采,她不但具有一个地下工作者所应有的机智和敏锐的斗争经验,同时也具有开茶馆的老板娘所应有的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处事作风。正如剧中人刁德一所说:”这位阿庆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胆大心细,遇事不慌。”当她一听说胡传魁的部队就要到来,立即通过”日本鬼子前脚走,他后脚就到了”的判断,从而确定了自己的斗争策略。在与胡传魁和刁德一的周旋中,巧妙地利用胡传魁的愚蠢,面对刁德一的步步紧逼,察言观色,滴水不漏。作品的精彩和巧妙之处在于,不但突出了阿庆嫂的智慧和沉着,而且也渲染了刁德一的狡猾和凶狠,他先是从以前没见过阿庆嫂而产生怀疑,再从阿庆嫂曾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救过胡传魁而加重了疑心,继而从单刀直入问新四军的行踪,引阿庆嫂上钩,最后甚至想出了化装成老百姓下湖捕鱼,让藏身在芦苇荡里的新四军自己走出来的诡计,给阿庆嫂配上了一个真正的对手。而胡传魁虽蠢,却每每事出有因,完全符合他的性格和特征,是这场戏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茅盾、周扬等人对赵树理的赞扬都集中在《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这三篇小说上。2.郭沫若在《读了〈李家庄的变迁〉》一文中说,这部小说的规模比作者的前两部小说《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更加宏大了,创出了新的通俗文体。3.样板戏中的人物都没有爱情生活,李玉和无妻,方海珍无夫,柯湘出场时丈夫被敌人杀害了,江水英是光荣军属,丈夫当然不在身边,而阿庆嫂的丈夫则被赶到上海路单帮去了。4.1986年10月由《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共同举办的1986年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被看作是朦胧诗过渡到新生代的标志。5.汪曾祺的第一部小说集是40年代出版的《邂逅集》。6.样板戏《龙江颂》的前身是话剧《龙江颂》。7.海子信奉存在主义的先驱、当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关于诗歌是澄明之境的观点,也欣赏这位哲学家对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关于人,诗意地居栖……的钟情。8、三仙姑9、《红灯记》10、江河11.小说《创业史》和《山乡巨变》的作者分别是柳青和周立波。12.从1958年到文革结束这期间盛行的三结合写作方式,是指领导出思想、作家出技巧、群众出生活。13.《诺日朗》、《半坡》、《敦煌》、《西藏》等大型组诗的作者是杨炼。14.在赵树理研究中,对赵树理作品的再认识有着重要意义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1962年召开于大连。15、杨子荣16.同样是描写土改运动,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等小说,明显不同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皱雨》等作品。17、《海港》18、象征19、《锻炼锻炼》20、《邪不压正》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赵树理因1943年9月创作的《小二黑结婚》而一举成名。2.“赴宴斗
本文标题:(09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05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