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
课程论文题目: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二〇一七年八月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内容提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渗透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互联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是二十一世纪初我国金融行业最伟大的创举。虽然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交易成本,加强资金的流动性,扩大交易边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与之伴随的各种风险也威胁着银行业的稳定,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尤为必要。首先介绍互联网金融发展进程及现状,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制,然后总结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挑战,同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3ResearchontheRiskManagementofCommercialBanksundertheBackgroundofInternetFinance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Internetinformationtechnology,thepenetrationofcommercialbanksisalsodeepening.InternetfinanceistheinevitableresultofChina'sfinancialsystemreformandtheChina'sfinancialindustry'sgreatestpioneeringworkinthe21stcentury.WhileInternetfinancehelpscommercialbanksreducetransactioncosts,increaseliquidity,expandtradeborders,andimproveresourceallocationefficiency,therisksassociatedwithitalsothreatenthestabilityofthebankingindustry.ThestudyoftheCommercialbankriskcontrolinthecontextofInternetfinancialisparticularlynecessary.Firstly,thisarticleintroducestheprocessandcurrentsituationofInternetfinancialdevelopmentandanalyzestheimpactmechanismofInternetfinanceoncommercialbanks.ThenitsummarizesthechallengeofInternetfinancetoriskmanagementofcommercialbanks.Atlast,itput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ofcommercialbanks'riskmanagementunderthebackgroundofInternetfinance.Keyword:Internetbanking;commercialbank;riskmanagement1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借助第三方支付、P2P平台、众筹等进军金融领域,冲击着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理念,压缩了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直面挑战,将开放、分享、协作的互联网精神融入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中,充分利用雄厚的资金优势、领先的信息技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现了支付移动化、融资多元化、服务综合化等多种模式协同推进的互联网金融业态,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如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认知与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如何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同时,防控可能带来的风险,成为当前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生存的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需要适应互联网为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特别是金融风险的新形势与前沿动态。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等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风起云涌,第三方支付与移动支付、P2P网络贷款、互联网理财、众筹融资等基于互联网开展业务的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正在迅速崛起,已经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金融潮流。由于互联网技术在中国普及时间较晚,所以在欧美国家的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要比中国出现的早,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形成历史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络发达至普及之后开始,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2005年之间,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铺展业务,把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大大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当时的互联网金融只是技术领域的,还没有深入到业务领域,这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自身工作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05-2011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成长阶段,以支付宝为首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逐渐成熟起来,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营业牌照,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进入了正轨,此后,网络贷款也开始出现,互联网金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技术领域,而是逐渐深入到业务领域;第三阶段是2012-2014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爆发阶段,这一阶段互联网金融实践创新呈爆炸式增2长,各种互联网金融业态接踵而至,证券和保险网络公司获批,我国互联网金融从此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国内互联网金融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创新形式和运行机制;第四阶段是2015年至今,是互联网金融需要规范地健康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经过上一时期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开始成为国家相关部门审慎监管的部分,互联网金融逐渐走向规范、健康、向好之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颠覆了人们对中国传统金融业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在为传统金融行业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带来更加巨大的挑战,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一员,更加应该思考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风险与机遇。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业的补充,改变着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式,通过加速金融托媒以及增加信贷水平来提升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同时互联网金融能够使传统金融行业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有助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但是互联网金融不仅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使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存贷款、理财等领域面临激烈竞争,也让商业银行承担更大风险,对金融相关行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机制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现存形式有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网络众筹、互联网整合销售金融产品、大数据征信、金融互联网化,以下分点进行分析每一种形式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第三方支付是买方和卖方为保证对方不违约和争取法律保护时,进行资金来往的除银行外的“中介平台”。买方将货款支付给除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平台,卖方收到支付消息后开始发货或提供服务,第三方作为中间人提供交易的安全保障,其运作实质是在收付款人之间设立中间过渡账户,使汇转款项实现可控性停顿,只有双方意见达成一致才能决定资金去向。在这个过程中,以往银行承担的交易媒介角色被第三方支付机构取代了,资金不是直接流向银行,而是会在第三方账户上停留一段时间,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会失去交易双方的资金流动信息和原本属于自己的资金流,且不说资金流的信息的缺失对于银行安全性和宏观把控能力的挑战以及表外收入的减少,连原本属于银行的资金流也被第三方支付3抢走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资金流只是通过银行,银行可以以很少的利息获得这笔资金,再以一定的差价进行放贷,等于银行坐收特许权价值红利,但是有了第三方支付机构之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里有大量资金,第三方机构会以资金量大与银行进行议价,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上升,银行的利润被剥夺。总之,第三方支付使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上升,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带来一些影响,使商业银行的业绩水平受到压缩;另一方面,由于交易信息的缺失,增加了商业银行信息的不透明性,增加了其信用风险。P2P网贷,为投融资需求者提供点对点、直接进行交易的金融形式,区别于有投融资需求的双方必须通过银行来满足其需求的形式,打破传统银行间接融资的模式,实现直接融资。银行传统放贷业务的开展过程是,银行将其通过吸收存款或者其他方式获得资金,在获取资金的成本中加上一定的利息之后放贷给需求方,为其实现资金融通,银行获得利差收入。P2P的出现,资金的流通不再通过银行,而是通过P2P网贷平台,由于网贷平台中的利息通常比银行的高,人们渐渐不满足于把钱以固定的利息存放在银行,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提升,同时有资金需求的一方,面对银行繁琐的手续、门槛高和放款缓慢等问题,更倾向于选择在操作方便的P2P平台上获得资金需求,银行从而失去通过放贷获得利差的机会。面对来自P2P网贷平台的竞争,银行会提升存款利息,降低贷款利率或者放宽对贷款用户的信用要求,由此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但是商业银行面对蜂拥而至的互联网平台,认识到金融脱媒的趋势,尝试将自身传统业务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形式开展,互联网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性,使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下降,由此商业银行业绩水平得以提升,由此却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面对复杂多变的互联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网络众筹,作为获得融资的另外一种形式,给客户提供了新的投融资平台,众筹的主要形式是发起人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介绍项目并预先设置目标金额、筹款截止日期及回报,放到网站供支持者浏览。网站会进行一定的审核,支持者在浏览项目过程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投资支持,帮助项目发起者完成项目。由此可见,市场上部分资金会自动流向众筹平台,同时,一些本来通过银行进行资金融通的项目有了新的融资渠道,从而压缩了银行的盈利水平,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市场份额造成威胁,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利润,也4可能会降低银行贷款利率或者降低对获得贷款对象的信用情况要求,银行业绩水平下降、信用风险提升,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挑战。互联网整合销售金融产品,提供了比商业银行更低成本的销售渠道,同时也夺去了商业银行的部分用户,商业银行的业绩水平受到影响。互联网整合销售金融产品,譬如互联网保险和理财,区别于传统线下金融机构的理财和保险,改变了原先理财和保险产品的购买渠道,凭借互联网技术,产品的传播途径更多、信息的更加透明,在这种情况下,原本通过银行购买理财和保险,现在转移到互联网理财平台上,使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上升,商业银行业绩水平因此下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提高。同时,商业银行为了迎合大众在线购买理财和保险的需求,将理财和保险产品放到网络上进行销售,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大数据征信利用人们在互联网上的痕迹,来对人们的信用进行评估,区别于传统银行对客户的征信,只是单一地从某一方面例如工资、房产等进行评估,大数据征信获得了更加全面的一手信息,银行获取客户信用状况的渠道比较单一,在大数据征信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和互联网金融合作的形式,利用其信用评价数据以及评估方法,会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产生很大影响,也提升了商业银行对互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金融互联网化的表现形式有直销银行的增加以及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助力原有业务。对客户方面,商业银行可以更加高效地服务客户,例如,金融科技代替人工开卡等业务,减少客户排队等候时间;对内部来讲,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高效经营管理,同时传统金融机构可借力互联网技术,尝试将自有业务通过网络开展,极大地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金融互联网化使得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但同时也使商业银行对于互联网金融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大大增加,增加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复杂性与全面性。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挑战(一)对风险管理战略思维的挑战互联网的开放性及生态圈发展模式提高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复杂性。开放与共享是互联网的最本质特征,信息技术的粘合作用使互联网金融产业链变得复5杂、利益相关
本文标题: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1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