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委托——代理人理论一、委托——代理关系•概念:•是居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单地说,只要建立或签定某种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掌握信息多(或具有相对信息优势)的市场参加者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或具有相对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者称为委托人。(一)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1、市场中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代理人必须在许多可供选择的行为中选择一项预定的行为,该行为既影响自身收益,也影响委托人收益。•委托人具有付酬能力并拥有规定付酬方式和数量的权力,即委托人在代理人选择行为之前就能与代理人确定某种合同,该合同明确规定代理人的报酬是委托人观察代理人行为结果的函数。2、代理人与委托人都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他们二者之间所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态。•例:•资本家企业管理者AB•委托人代理人•若B对企业管理信息掌握的比A多,则构成委托——代理关系。•A了解B的行为原则是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A设计出一种B能接受的合同。在这种合同的约束下,A必须根据B的行为或操作结果给予B一个收益,该收益是双方事前约定。结果,由于A根据B的结果向B支付合同规定的收益,这就刺激了B对经济最大化的操作,这样,在B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A的效用也就达到了最大化。A在建立和维持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困难:(1)在选择代理人方面:A不知道哪个管理者最适合于他的企业,A只能按照某种普遍存在的市场信号(如教育)来甄别雇员的能力,或者根据某些人为的标准(如根据雇员的经历和经验)来分析雇员的生产率。(2)A难以轻松地设计出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都能对B产生最大化刺激的合同。因为A不可能在合同中确切规定B的具体行为和努力程度,即使能够做出规定,A也难以对B进行有效观察。(3)由于企业利润的获取与许多因素有关,也就是说,A难以或不可能从企业利润中明确划出由于B的努力带来的利润额,于是A也就无法准确地判断企业利润的上升或下降与B的努力程度有何种关系,因此,A就不能完全按照企业所获利润来支付B的工资。如果完全凭借企业的利润状况来确定B的收益,事实上就是无形中将企业经营中的部分风险转移到了B的身上,这样,B所承担的风险超过了他所能承受的水平,从而无法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例证与另一个问题例:荆门市曾确定厂长收益与企业效益挂钩,在20世纪90年代的某年,金龙泉老总得年薪17万,而柴油机厂厂长得年薪负5000元。•这实际上并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是不正当的委托——代理关系。•另:如果A和B建立某种合同,但是该合同不能刺激B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甚至使B的努力对他来讲是一种负效用。在这种情况下,B将设法利用其信息优势降低努力程度,从而损失了A的利益。•相关例证:•米卢与中国国家足球队•霍顿与四川商务通队可见,A在建立和维护委托——代理关系的过程中,如何确立对A和B都有利的合同,是委托——代理人关系中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如何确定对A和B都有利的合同问题,属于典型的对策问题,因为A和B任何一方在采取行动时都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另外一方的反应。A和B在对策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信息•A采取什么行动要根据B的信息来判断。据此,A要了解的信息:•(1)B的信息•(2)B已经掌握A的什么信息•B也要根据A的信息来作出判断,B需要了解的信息:•(1)A是否知道B已经掌握了A的信息•(2)A是否知道B已经知道A了解了B的信息•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掌握委托人不了解的市场信息和私人信息,如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代理人个人的能力和工作的能力程度、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等。——这样,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和相互退让,最终达成双方接受的合同,以及在这个合同约束之下的行为,事实上都可以看作是具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之间的对策以及对策均衡的结果。我们将这种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达成的合同成为均衡合同。并且认为,均衡合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均衡合同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1)代理人以行动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即所谓刺激一致性或激励相容条件;(2)在具有“自然”干涉的情况下,代理人履行合同责任后所获收益不能低于某个预定收益额,是为参与条件;(3)在代理人执行这个合同后,委托人所获收益最大化,采用其他合同都不能使委托人的收益超过或等于执行该合同所取得的效用,是为收益最大化条件。信息刺激机制和机制的一致性1、对于委托人来说,只有使代理人行动效用最大化,才能获得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收益,然而,要使代理人采取效用最大化行为,必须对代理人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刺激。这样,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就转化为信息刺激机制的设计问题。尽管目前还没有总结出一套完备的信息刺激机制的具体形式,但是,人们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信息刺激机制的设计思路大体是相同的:2、委托人设计一套信息刺激机制,该机制能够使代理人在决策时不仅需要参考原有的信息,而且还需要参考由信息刺激机制发出的新信息,这种新信息能够使代理人不会因为隐瞒私人信息或显示虚假(或错误)信息而获利,甚至有所损失,从而保证代理人无论是否隐瞒信息或是否采取“信息欺骗”行为,代理人所获的收益都是一样的,因而代理人没有必要隐瞒私人信息和采取“信息欺骗”行为,结果,最终也就保证了委托人的利益。这就是信息刺激一致性3、应当指出,刺激一致性的信息机制并不能完全解决非对称信息·产生的各种市场失败问题,但有可能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次优状态。(二)激励机制1、激励的含义与分析:•所谓激励,就是委托人拥有一个价值标准,或一项社会福利目标,这些标准或目标可以是最小个人成本或社会成本约束下的最大预期效用,也可以是某种意义上的最优资源配置,或个人的理性配置集合。•现在,委托人希望能够达到这些标准或目标,那么,委托人应该制定怎样的规则,使其他市场参加者(代理人),都能使利己行为的最后结果与委托人给出的标准或目标相一致呢?•换句话说,委托人怎样使代理人在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达到委托人规定的或希望的具体价值标准或社会目标。•更进一步分析,激励就是委托人如何使代理人在选择与不选择委托人标准或目标时,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自愿地或不得不选择与委托人标准或目标相一致的行动。激励机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由于每个经济模型都是一个机制,因此,设计激励机制必然要求既定模型应符合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这也是设计任何激励机制应满足的两个原则。•通俗地讲,激励机制的核心就是“我怎样使某人为我做某事”。单个雇主与雇员的简单模型分析(1)•假设雇主有某份工作需要雇员完成,雇主有两种付酬方式:•一种方式是无论雇员劳动结果怎样,都将报酬一次性付给雇员。显然,这种付酬方式将使雇员缺乏劳动热情。•另外一种方式是使雇员报酬取决于他们的劳动结果,这种付酬方式可能对雇员的劳动热情产生刺激。单个雇主与雇员的简单模型分析(2)•设:x——雇员接受这项工作的劳动量,y——产量,且y=f(x);•为了简单化,假设工作产品的价格为1,•这样,y就确定了产品的价值。•假定:•s(y)为雇主在雇员生产价值y美元的产品后付给雇员的报酬,并且,雇主希望选择能使:y(s)-y•最大化的函数s(y)。yppr单个雇主与雇员的简单模型分析(3)•从雇员的角度看,劳动x必然是有成本的,成本记为c(x),且c(x)与一般成本函数相同,总成本与边际成本都随劳动量的增加而递增。于是,选择x的雇员的效用等于:•假如雇员有获得效用为的多种选择,例如,从事别的工作,或完全不做工作等。这样,激励机制首先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必须使雇员从事这项工作获得的效用至少等于他在别的可选择方案中可能获得的效用,这就是所谓“参与约束”,即:uxcxfs)())((()()()()()xcxfsxcysu•在参与约束下,雇主可以确定雇员将提供多少产量。由于雇主想刺激雇员选择在既定约束下发挥最大剩余劳动x,••使满足式•要求。在一般情况下,雇主希望雇员选择的x恰好满足约束条件,即))(()(maxxfsxfx()()()uxcxfs()()()uxcxfs•将此式代人目标函数,就出现无约束的最大化问题•求解该问题只要所选的x使边际产量等于边际成本,即uxcxf)()(max)()(xMcxMp•显然,不能满足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相等条件的任何选择x*·,都不能使利润最大化。由此我们获得雇主希望得到的劳动水平。但是,雇主为此需要付给雇员多少报酬才适合呢?即雇员选择x*,函数,s(y)应如何?刺激机制的常见方法是通过s(y)使雇员在选择x*获得的效用大于他选择其他可供选择x获得的效用。这就是所谓的激励相容约束,或刺激一致性,即对于所有x,有•这样,我们获得设计激励机制的两个约束条件,一是委托人必须使代理人得到总效用•二是委托人必须使代理人劳动x*·的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xcxfsxcxfs•当信息对称分布时,有许多方法能够满足这两个约束条件,如收取租金,劳动工资目标产量承包等。•在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这些刺激机制的复杂性可能表现得完全不同,如分成制等。•微观信息经济学对上述方法进一步分析的模型,我们略去。(三)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这两个术语都来源于保险理论中,它们属于两类典型的委托人——代理人问题,阿罗(1985)将这两类委托人——代理人问题分别称为“隐蔽风险”问题(不利选择)和“隐蔽行为”问题(道德风险)。•不利选择的分析是从乔治·阿克洛夫(1970)提出旧汽车市场模型开始的,而对于道德风险的研究则要早得多。为分析问题方便,我们引入: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的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也就是说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有的知识和所处的环境。•不对称信息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由于某些参与人拥有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的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母•斯莫里斯(JamesMirl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里(WilliamVickery)在信息经济学中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因此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信息经济学中,习惯把商品分为搜寻商品和经验商品。•商品的有关特性可通过用户在购买时的触摸、掂量和观察来判断的为搜寻商品,而那些需要在在使用一段时期后才能辨别和了解其特性的称为经验商品。•信息的不对称可以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不对称信息的内容。•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看,不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不对称和时候不对称。•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看,不对称信息可能是某些参与人的行动,也可能是某些参与人的知识和信息,分别称为隐蔽行为和隐蔽信息。•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selection)(也称不利选择),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moralselection)。1.阿克洛夫模型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要想确切地辨认出旧汽车市场上哪些是高质量的小轿车,哪些是低质量的汽车是困难的。所以,对于那些希望购买旧汽车的买主来说,在购买旧汽车之前就能了解哪辆旧汽车属于高质量汽车,或哪辆旧汽车所以低质量的汽车是难以办到的。假设有一辆好质量的汽车,放到旧汽车市场出售时,它并不一定能够按照卖主预期的“新价格”卖出。原因在于,由于旧汽车中间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低质量汽车,而且这些低质量的汽车表面上与好质量的汽车没有什么差别。因此,旧车市场上,任何汽车的交易价格取决于那些低质量汽车的交易价格。然而,因为买主事先不能区别汽车之间的高低,所以外表相同的汽车都以同样的价格交易,并且,买主偶然购买到某辆高质量的汽车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又影响到其他购买低质量汽车的买主的预期。这样,高质量汽车的存在使那些拥有低质量汽车的买主不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卖出汽车,他们更愿意将汽车的
本文标题:委托代理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1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