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名师解析)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13.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表所示思想家应是()思想家基本主张?莫走极端、适可而止、以柔克刚、韬光养晦、知足而止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解析】题干中“莫走极端、适可而止、知足而止”与老子思想中的无为观点相符,“以柔克刚”与老子思想中的相互对立事物会相互转换观点相符,故A项正确;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仁”和“礼”,与题干中的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与题干中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韩非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强调加强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14.右图所示工具名为“桔槔”。《庄子》载:“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对“桔槔”解读正确的有()①桔槔最迟在战国已经出现②桔槔是我国较早的灌溉工具③与牛耕共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④反映了中央集权对农业的重视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解析】根据题干中“反于晋”可知“桔槔”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①正确;根据题干中“将为圃畦”可知“桔槔”是用于灌溉种蔬菜的田畦,故②正确;从图片中可看出,“桔槔”方便了人们取水灌田,所以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已经出现,故③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政府,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15.《宋史·职官制》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这里“抑又甚焉”主要指()A.相权进一步被削弱B.皇权进一步加强C.分化事权,导致“冗官”D.宋代进一步完善了唐制【解析】根据材料中“宰相不专任三省长……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悉隶三司”可知该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宰相权力的削弱,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相权削弱对皇权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冗官”的现象,故C项错误;相权的削弱并不能代表是唐代政治制度的完善,故D项错误。【答案】A16.葛荃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程》中提到:“官僚制下的官吏系统是君权统治的延伸,朝臣贵族和各级官吏所拥有的只是从王权派生或分解出来的政治经济特权,而非法定的以自由和平等为前提的‘政治权利’”。材料最能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家国一体B.专制主义C.事君以忠D.尊君敬祖【解析】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家与国之间的联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官僚制下的官吏系统是君权统治的延伸”可知该材料的主要观点为君权是贵族、官吏政治经济特权的来源,是对专制主义下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的描述,故B项正确;忠君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内容,故C项错误;尊君敬祖是宗法观念的表现,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宗法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B17.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B.宋明理学兴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D.西方思想的影响【解析】抗清斗争是民族矛盾激化的表现,与民主思想的形成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武器,是早期民主思想所批判的对象,故B项错误;民主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后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为民主思想产生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西方民主思想在鸦片战争之后才逐渐传入中国,故D项错误。【答案】C18.《西方文化源流》一书中写道:“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系最不紧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这段话说明()A.古希腊哲学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B.古希腊哲学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C.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D.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精神【解析】题干中的材料没有提到古希腊哲学与人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材料没有提到古希腊哲学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神学的影响说法太过绝对,故C项错误;题干中材料“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体现出古希腊哲学对科学技术的意义,故D项正确。【答案】D19.英国政府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均予没收。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B.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C.斯图亚特王朝试图“闭关锁国”D.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市场【解析】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与禁止外国优质纺织商品在本国销售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材料“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封存仓库”体现出英国实施防止外来优质商品流入国内市场的政策,这样有利于减轻国内纺织商品的竞争压力,故B项正确;材料中“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说明英国政府还是允许外国普通商品流入,不符合“闭关锁国”的特点,故C项错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733年飞梭的发明,所以材料中所体现出的时代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故D项错误。【答案】B20.1945年10月19日,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民盟将给《新华日报》资料室另行抄送一份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及有关教育、文化、农民等的资料。同样,共产党也将《新华日报》刊发的有关资料送给民盟的报社。这说明()A.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得人心B.共产党已做好内战的充分准备C.共产党革命领导地位受到认可D.统一战线是重要的斗争策略【解析】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政策,故A项错误;共产党始终努力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故B项错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说明共产党与民盟之间达成了合作的关系,这是共产党奉行革命统一战线的成果,故D项正确。【答案】D21.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D.斯大林体制建立【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停止实施,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于1924年被废除,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中所提示的时代背景分析威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1934年的资本主义世界遭受到经济危机的巨大打击,呈现出一片萧条,与之相对比苏联并未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故C项正确;斯大林体制建立的时间是1936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22.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意味着()A.美国成为全球世界霸主B.欧洲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中国成为世界大国【解析】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以美苏争霸为主导,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为止,所以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与题干中所示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没有提到日本,故B项错误;题干中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和中国崛起体现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表现出中国成为世界大国,故D项错误。【答案】C23.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月内,同11个国家建交,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达到22个。除社会主义国家外,还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邻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朝鲜战争的冲击C.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影响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影响【解析】材料中提到20世纪50年代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22个,说明数量很少,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是新中国一直奉行的外交基本政策,与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少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朝鲜战争使新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恶化,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美国推行遏制政策导致许多受美国控制或影响的国家与中国无法建立外交关系,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使中国与大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恶化,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38.(2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跌宕起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商、日商纱厂资本分配及变化表(单位:国币万元)年份华商日商实数比重实数比重19219482.275.91967.115.2193115251.856.710851.140.3193617294.644.219615.150.1——丁昶贤《中国近代机器棉纺织工业设备、资本、产值的统计和估量》(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商、日商发展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材料二1919—1933年美国农业经济各项指数表——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9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成因。(8分)材料三所谓国家干预经济,一般说来,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国家权力,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趋向,施以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及影响。其表现方式可有多种类型,可以采取经济的手段,也可以采取行政的手段,甚至外交、军事等政治方面的措施以达到事先预定的目的。——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在20世纪30年代“干预经济”的结局。(6分)【解析】(1)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一中华商和日商资本实数逐年增加,华商增加数量有限,日商增长数量较大,华商资本缓慢发展,日商资本迅速发展,根据华商和日商资本所占比重变化,可知华商比重下降,日商比重上升;第二小问原因,结合1921—1936年期间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时代背景分析即可。(2)第一小问趋势,观察材料二图表信息根据1921—1929年期间美国农业工人工资与农产品价格呈平稳状态分析其20年代发展趋势,根据1929—1932年期间农业工人工资和农产品急剧下降分析其30年代发展趋势;第二小问成因,结合材料中农业财产税日益增高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及20年代30年代美国的时代背景分析即可。(3)中国方面,结合必修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状况作答即可;日本方面,结合必修二《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作答即可;美国方面,结合必修二《罗斯福新政》中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作答即可。【答案】(1)趋势:华商发展缓慢,比重下降;日商资本迅速增长,比重提高。(4分,答“中日都发展,但日本的增长速度比中国快”也可得分)原因:华商: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挤压;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措施。(2分,答出其中一条即可)日商:日本加紧对华侵略(答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等亦可),在华势力不断扩张。(2分)(2)趋势:由二十年代的平稳发展到三十年代的发展出现下滑。(3分,如果答“二十年代发展比较平稳,三十年代发展出现下滑”也可得分。只答出一方面得1分)成因:二十年代,美国经济极度繁荣;(2分)但由于农产税不断增强,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农业工人收入不高,消费不足,最终导致农业经济危机爆发。(3分,如果只答“经济危机”给2分;如答出“体现由于农民收入不高、消费不足而引起经济危机”,可得3分)(3)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官僚资本产生、形成。(2分,答出一个方面即可得2分)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2分)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分,答“国家垄断
本文标题:(名师解析)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2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