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定稿)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及其完善路径1
毕业论文中文题目:____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及其完善路径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提交日期______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及其完善路径摘要行政问责制的研究和实践,开始于西方,而在我国起步则比较晚,自从2003年“非典事件”以后,中国行政问责制逐渐形成。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行政问责制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内容、问责程序、问责方式和标准等方面。本文通过对行政问责制相关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应主要从建立健全行政问责的法律制度、完善行政问责机制、加大行政问责文化的建设三个方面完善行政问责制的制度建设。关键词:行政问责制现状问题对策目录前言......................................................................11行政问责制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11.1行政问责制的基本概念...............................................11.2行政问责制的特征...................................................11.3行政问责制的作用...................................................21.3.1促进法制现代化建设...........................................21.3.2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21.3.3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22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22.1行政问责制的发展历程...............................................22.2行政问责制当前的发展现状...........................................33当前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43.1问责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43.1.1同体问责为主,异体问责相对薄弱...............................43.1.2异体问责效能有待提高和缺乏支撑体系...........................43.1.3行政问责文化滞后.............................................43.2问责客体界定不全面.................................................43.3问责内容相对狭隘...................................................53.4问责程序操作性不强.................................................53.5问责方式不清晰、标准不完善.........................................54完善行政问责制的对策思考................................................64.1完善行政问责的法律制度.............................................64.2完善行政问责机制...................................................64.2.1加强异体问责.................................................64.2.2明确问责客体.................................................64.2.3扩大问责内容范围.............................................64.2.4完善行政问责程序.............................................74.2.5明确问责方式和标准...........................................74.3加大行政问责文化的建设.............................................7结语......................................................................8致谢......................................................................9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1前言行政问责制源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存在相一致的地方。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行政问责制起步比较晚,尚处于不断发展完善进程之中,行政问责制在促进法制现代化、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因此,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探讨如何依靠严密的行政问责制度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力,形成对政府的有效监督,实现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使政府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1行政问责制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1.1行政问责制的基本概念对于行政问责制,我国学者们从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问责内容、问责程序、问责方式和标准等方面对行政问责制进行界定,学者们的观点虽略有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对行政问责制的本质认识基本一致,即行政问责制的本质在于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和责任追究,以确保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依法办事。本文认为,行政问责制是指对现任各级行政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①1.2行政问责制的特征当问责主体行使问责权利时,被问责主体必须按要求予以回应,否则问责主体有权采取强制措施,或予以惩罚。这个制度强调了问责主体监督权力的行使方式、被问责主体回应的责任和惩罚的后果三个方面。由此,我们能够看出,行政问责制具有惩罚性、回应性和强制性三个重要特征。惩罚性,意味着处罚;回应性,即被问责主体有责任向问责主体回答,并“解释”清楚问责的内容;强制性,是问责主体有权采取强制措施,或予以惩罚。注释:①韩剑琴.建立责任政府的新探索——行政问责制.探索与争鸣.2004(8).20.21.3行政问责制的作用1.3.1促进法制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增加,对法制建设的需要非常迫切。只有制订了详细的法律,才能有法可依,才能对社会的运行进行引导和规范,才能协调和化解社会的矛盾与冲突。行政问责制的建立使得公民可以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提出责问,使得政府能依法行政,并且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行政问责制的建立与发展,作为法律建设的一部分,因此也利于促进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1.3.2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才是人民真正需要的政府。政府及其政府公务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才有能力能实现对人民、对社会担负应有的责任,政府的执行力、运转效能才能得以体现。行政问责制对政府的责任确认与追究,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1.3.3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行政问责的问责主体对问责客体的责任追究,根本上就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不受到侵犯。而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一旦被侵犯了就必须明确责任归属,赔偿损失,由此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2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2.1行政问责制的发展历程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实践起步比较晚,尚不完善。最早可追溯到1979年11月25日,“渤海2号”沉船事故,时任的石油部长宋振明被免职,主管石油的副总理康世恩记大过处分。但是,这是一个追究安全事故责任的个案,在当时还没有形成一种制度。1999年11月24日,山东发生“大舜”号轮船海难事故,山东省副省长韩寓群受到行政记过处分,省长李春亭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同时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还有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和部长黄镇东。此时,政府和公民意识到行政问责的重要性,产生了对问责3制度的迫切需要。2002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宣布在香港推行“高官问责制”。此后,大陆各地也相继推行这一制度。而2003年的“非典事件”,包括前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长孟学农在内的上千名官员因防治非典“工作不力”受到处分。因此,“非典事件”大力促成了中国政府行政问责制的形成,行政问责开始从“非典”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走向制度化轨道。行政问责制度进入了启动建立阶段。2005年到2008年间行政问责制进入了推广实施的阶段,众多官员因为行政问责而受到处分,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官员问责风暴”,尤其是在2008年,2008年还被称为行政问责年。在这3年时间里,异体问责开始兴起,人大、媒体、网络、社会公民等问责主体在问责事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09年至今,行政问责制进入了依法全面推进的阶段。2.2行政问责制当前的发展现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首先,行政问责的法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我国虽然没有专门的行政问责法,但是中央和地方制定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种类繁多,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这些立法在适用范围和效力等级上各有不同,侧重领域也各不相同,都很好地指导和规范着行政问责。其次,行政问责的实践进展显著。在问责观念上,行政问责观念得到广泛普及,各级政府官员及其工作人员、广大人民、媒体和社会公众的问责意识比较普遍。在问责力度上,行政问责力度明显增强,问责在中央和地方的实施力度加大,被问责的官员数量也越来越多,在问责处分方面也较为严厉。第三,行政问责向制度化、常态化发展。行政问责已经从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到问责制度的形成和一般形式的日常处理,行政问责制制度化和常态化水平不断提高。第四,行政问责主体向多元化发展。行政问责在初期产生阶段主要以同体问责为主,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异体问责不断兴起,人大、传媒、网络和社会公民开始作为问责的重要力量。行政问责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的同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内容、问责程序和问责方式、标准等方面,将在下一章里重点分析。43当前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3.1问责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3.1.1同体问责为主,异体问责相对薄弱行政问责包括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两者的区别在于问责主体的不同。同体问责的主体主要是行政系统的上级机关及其及负责人、专门的行政监察和审计机关等。异体问责的主体主要是人大、司法机关、民主党派、社会组织、媒体、社会公民等。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同体问
本文标题:(定稿)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及其完善路径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29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