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生物)惠来一中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1(答案不全)惠来一中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C.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过程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3.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中抢险的英雄们,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4.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5.人体激素的分泌量会因体外和体内某些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如图不能表示下列哪组关系(前者对应条件变化,后者对应激素分泌量变化)()A.发生甲亢,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气温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血糖升高,胰岛素的分泌6.下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27.下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A.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B.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C.妇女A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并能长期产生保护作用D.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8.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9.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去顶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去顶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去顶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10.生长素是人们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下列有关生长素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均匀分布B.植物的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的作用下,向光侧的生长素比背光侧多C.植物的向光性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11.为了探究植物的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按表给定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编号土壤浇水量光照时间施肥量1壤土+++++++++2黏土+++++++++3壤土+++++++++++4黏土+++++++++5壤土++++++++++注:选取相同的花盆、同样的植物;+号的多少代表各种处理的相对量。通过对该实验中植物生长情况的观察,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①用1号、2号盆中的植物,研究选用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②用2号、4号盆中的植物,研究施肥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③用1号、5号盆中的植物,研究光照时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④用3号、5号盆中的植物,研究浇水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2.甲图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乙图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试分析甲图中C部位和D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分别相当于乙图中的哪一区间()3A.Ⅰ~Ⅱ区间和Ⅱ~Ⅲ区间B.Ⅱ~Ⅲ区间和Ⅰ~Ⅱ区间C.Ⅲ~Ⅳ区间和Ⅰ~Ⅲ区间D.Ⅰ~Ⅱ区间和Ⅲ~Ⅳ区间1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先选取样方再确定调查对象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用鲜艳的颜色标记被捕获的动物C.群落的水平结构常表现为群落中的生物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分布D.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14.有关右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K值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15.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A.增长率大于零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D.种群密度最大16.生态学家高斯(Gause)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对此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受到培养液容量的限制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是375C.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变形虫,K值也是375D.本实验需要重复试验,以增加结果的可靠性17.科技人员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老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计算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18.下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4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D.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19.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每天需要水解200~300摩尔ATP,但人体细胞中ATP的总量只有约0.1摩尔。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B.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l个腺嘌呤构成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为人体细胞活动提供的ATP最多D.人体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0.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B.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分解的底物C.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也都能释放能量21.细胞周期各阶段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不可能是()22.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下图所示。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一倍C.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h23.(2011年上海)将等量甲、乙两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8小时,测得的数据见下表。据表分析,决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的因素是()植物器官光的颜色温度O2增加量甲叶红22℃120mL甲叶绿22℃15mL甲根红22℃0mL乙叶红22℃80mL乙叶绿22℃10mLA.植物种类B.光的颜色C.温度D.植物器官24.珍珠是河蚌产生的一种有机物,它既是一种有机宝石,又可作为护肤品的主要原料,因为它在抑制细胞脂褐素的增加上有重要作用,这表明珍珠在保健上可用于()5A.抑制细胞癌变B.延缓细胞衰老C.促进细胞分裂D.诱导细胞分化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上图是从一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显微镜下观察此细胞,可以看到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B.此时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形成两个四分体C.此时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此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2.关于生物实验或研究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叶绿体的基粒B.制作DNA结构模型属于建构物理模型C.在患者家系中调查某种人类遗传病的患病率D.用抽样检测法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4.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的材料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B.各种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5.下面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而与细胞免疫无关;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而与体液免疫无关B.尽管特异性免疫针对性强,对抗原的杀伤效果好,但机体最终将抗原清除还是要依赖非特异性免疫C.人体免疫系统不只清除外来细胞,也可清除自己衰老或受伤的细胞D.吞噬细胞与非特异性免疫有关而与特异性免疫无关6.将A、B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相同大小容器内培养,得到图甲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乙所示结果,以下从实验结果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图甲说明两种生物是共生关系6B.图乙说明两种生物是竞争关系C.图甲说明A种生物繁殖力强于B种生物D.图乙中的A种生物以B种生物为食,其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发展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五道小题,共64分。1.(每空2分,共12分)请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1)有人设计了一个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实验前在溶液中加入破损了外膜和内膜的叶绿体及一定量的酶和[H]、ATP,然后分Ⅰ、Ⅱ两个阶段,按图1的控制条件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①在植物体内,阶段Ⅰ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除葡萄糖外,阶段Ⅱ积累的物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2)图2中过程①的产物除了丙酮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在人体内能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酵母菌中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_(填序号),乳酸菌中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_(填序号)。图22.(每空2分,共16分)回答下列一组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1)人们在研究中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以促进细胞伸长的方式来促进植物生长的。当种子发育到接近成熟时已获得发芽能力,但脱落酸会控制种子的休眠和萌发,使种子不会在植株上或恶劣的环境下发芽。在种子萌发方面与脱落酸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____。(2)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施用植物激素而收获的果实被称为“激素水果”。能促进植物果实发育和防止落花落果的激素是________,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促进青少年性成熟的激素是________,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因此,一般认为儿童常吃“激素水果”不会引起性早
本文标题:(生物)惠来一中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4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