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ZBLJ6项目部工程管理办法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为顺利完成我分部承建的路基工程施工项目,争创优良工程,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规范施工人员质量行为,促进工程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服务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将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根据国家现行的行业规范,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首件认证实施办法、施工工序控制管理办法、施工测量管理办法、施工日志填写办法、文件与资料管理办法、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工程质量巡视检查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材料采购、检验管理制度及质量问题分析制度。“首件工程”认证实施办法一、“首件工程”认证制的目的为深入开展公路建设项目创建优质工程活动,积极推广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成熟的施工经验,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在公路的某些分项工程全面开工之前,由施工单位申报,经监理单位批准后进行首件工程的施工,施工结束经评定认证后方可进行该分项工程的全面施工。二、“首件工程”认证制的实施过程“首件工程”是在项目同类型的分项(分部)工程中,完成的第一件工程(包括路基试验段)。首件工程实行认证制,具体实施过程分为自评、复评、终评三个阶段;项目部的内部自评,在某一分项工程第一件工程完成后由“首件工程”自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初平;自评结束后以承包人申报的方式,报请监理部对首件工程进行复评;复评结束后,再由监理部报业主进行终评,项目公司终评领导小组对复评工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终评意见。三、“首件工程”认证制的综合评价标准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2、项目公司招标文件、合同文件、施工图纸等。3、项目公司、监理单位制定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文件。四、“首件工程”认证制实施范围实行首件工程认证制的分项工程主要包括;1、路基工程:不同压实标准及不同填料的路基填筑、软基处理、台背填筑;2、小型结构物:涵洞、通道和小型预制件;3、桥梁:桩基、墩台身(帽)、梁板预制及安装、桥面铺装、混凝土护栏和桥头锥坡;4、防排工程:挡墙、边沟及护坡工程;五、“首件工程”认证制的实施程序1、首件申报和选定按照首件工程认证制中首件工程划分原则确定每分项工程的首件,按总体施工组织计划,对每个单项工程的首件工程制定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编制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除写明单项工程的特点、部位等内容外,应重点阐述人员、设备准备情况,施工工艺,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及质量、安全、环保控制措施等,提供质保体系,确定自检体系和质量责任人,明确检测方法、检测频率以及重点、难点部位的控制措施,报驻地办审批。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报监理部认证。对于重大的、复杂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分项工程,报驻地监理工程师签署审批意见后再上报总监理工程师批准。根据驻地办对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工艺审批意见,实施首件工程。2、工程实施除旋挖灌注桩以外有关混凝土的分项工程均要进行线外试验操作,特别是桥梁墩柱和防撞护栏;软基处理采用试桩的方式进行首件工程操作;路基填筑采用试验路段的方式进行首件工程操作;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操作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操作程序和相关技术指标,及时修正完善作业指导书和施工工艺方案。对驻地办提出的建议及时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可行的调整处理方案,以保证其顺利实施。3、评价和认证1)自评首件工程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对已完成的首件工程按照评定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综合评价,自评得分须≥95分,提交自评意见及总结报告,上报监理部进行复评。2)复评监理部接到复评申请后单独进行检测、验收和评定。复评得分须≥98分,驻地办提出复评意见,报终评机构进行终评3)终评终评机构组织有关人员对监理部认证的复评工程进行分析,研究,验收施工工艺的可靠性、合理性、提出改进意见,并形成评审会议纪要和终评意见。4、确定最终方案首件工程经评审通过后,根据评审报告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5、推广示范对通过终评的首件工程,将施工工艺、技术指标及质量、安全、环保控制措施等制作成标志牌,竖立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包括施工技术负责人、工区负责人、自检责任人、监理责任人等信息),并制作成册,发放至每个操作工人。正式批量施工前,逐级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全体人员对各道工序详熟于心。终评获得优良的首件工程,方可对其施工工艺、技术参数及质量、安全、环保控制措施进行推广应用,并且要求后续工程的质量水平不能低于首件工程的标准,达不到标准驻地办不能进行验收认证。在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样按照首件工程所形成的施工工艺、技术参数及质量、安全、环保控制措施去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始终保持优良,同时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施工工艺,完善质量、安全、环保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全面创优。6、资料管理首件工程认证的资料整理归档工作,按照项目部下发的资料整理归档细则执行,相关责任人签字。首件工程认证的所有相关资料均作为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的附件进行整理、归档。对首件工程的原始记录和总结报告分类整理,在交工验收时统一归档。六、“首件工程”认证制的实施职责划分自觉加强工程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首件工程进行自评。要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在质量控制、施工工法、模板拼接等方面不断摸索、总结提高。未取得首件工程认证审批,不得进行同类型工程和下道工序施工;取得首件工程认证证书后,要确保同类型工程的质量不得低于首件工程的标准。七、奖罚措施项目经理部将建立首件工程奖罚基金,奖金从创优基金中支出,罚款从计量支付中扣除,列支到创优基金中。“首件工程”自评工作小组组成检查考核小组,对各工区、试验室进行内、外对照检查,检查要客观、公正,检查小组对检查结果负责,项目部将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打分评比,对质量控制好,质量管理工作到位的工区、班组、部室进行奖励,对质量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的要进行处罚,对无质量责任心,且整改不力的个人要进行严肃处理,对不胜任工作岗位的人员要坚决予以清退。质量奖罚金额个人为50-1000元不等,协作队伍为500-10000元不等,具体奖罚数额根据每次检查结果具体确定。施工工序控制管理办法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工程质量是在施工工序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特制定如下工序控制管理办法:一、工序质量的控制1、工序质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二是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2、工序质量控制的控制步骤:(1)实测:采用必要的检测工具和手段,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检验。(2)分析:对检验所得的数据通过直方图法、排列图法或管理图法等进行分析,了解这些数据所遵循的规律。(3)判断:根据数据分布规律分析的结果,对整个工序的质量予以判断,从而确定该道工序是否达到质量标准。若出现异常情况,即可寻找原因,采取对策和措施加以预防,这样便可达到控制工序质量的目的。二、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1.严格遵守工艺规程;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三、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1、人的行为①技术水平对于技术水平,不同工种有不同的标准,应该进行岗前培训,尽可能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②责任心在责任心上主要抓好“五个三”,即三检制、三自一控、三工序、三不放过、三按。三检制:就是首检、互检和巡检。“首检”就是通过手工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工艺是否正确以及设备调整是否合理;互检就是互相监督;巡检就是巡回检查。三自一控:就是要做到每个工作都自检、自分、自纠,控制一次自检正确率。三工序活动:就是复查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三按:就是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生产。三不放过:就是指质量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2.物的状态在某些工序或操作中,则应以物的状态作为控制的重点。如加工精度与施工机具有关;计量不准与计量设备、仪表有关;危险源与失稳、倾覆、腐蚀、毒气、振动、冲击、火花、爆炸等有关,也与立体交叉、多工种密集作业场所有关等。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工序的特点,有的应以控制机具设备为重点,有的应以防止失稳、倾覆、过热、腐蚀等危险源为重点、有的则应以作业场所作为控制的重点。同时要管好设备、用好设备、维修好设备,会使用设备、会检查设备、会维护设备、会排除设备的故障。3.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某些工序,更应将材料质量和性能作为控制的重点。4.施工顺序有些工序或操作,必须严格控制相互之间的先后顺序。如冷拉钢筋,一定要先对焊后冷拉,否则,就会失去冷强。5.技术间隙有些工序之间的技术间歇时间性很强,如不严格控制亦会影响质量。如分层浇筑混凝土,必须待下层混凝土未初凝时将上层混凝土浇完。6.技术参数有些技术参数与质量密切相关,亦必须严格控制。如外加剂的掺量,混凝土的水灰比,回填土、水泥土的最佳含水量,灰缝的饱满度,混凝土的强度标号等,都将直接影响强度、密实度和耐冻性,亦应作为工序质量控制点。7.常见的质量通病常见的质量通病,如渗水、漏水、起壳、起砂、裂缝等,都与工序操作有关,均应事先研究对策,提出预防措施。8.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当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虽已通过鉴定、试验,但施工操作人员缺乏经验,又是初次进行施工时,也必须对其工序操作作为重点严加控制。9.质量不稳定、质量问题较多的工序通过质量数据统计,表明质量波动、不合格率较高的工序,也应作为质量控制点设置。10.施工工法施工工法中对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问题,如大模板施工中模板的稳定和组装问题等,均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四、工序质量的检验1.标准具体化标准具体化,就是把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等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质量要求,并在质量检验中正确执行这些技术法规.2.度量度量是指对工程或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检测度量。3.比较所谓比较,就是把度量出来的质量特征值同该工程或产品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比较,视其有何差异。4.判定就是根据比较的结果来判断工程或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规程、标准的要求,并作出结论。判定要用事实、数据说话,防止主观、片面,真正做到以事实、数据为依据,以标准、规范为准绳。5.处理处理是指根据判定的结果,对合格与优良的工程或产品的质量予以认证;对不合格者,则要找原因,采取对策措施予以调整、纠偏或返工。6.记录记录要贯穿于整个质量检验的过程中,就是把度量出来的质量特征值,完整、准确、及时地记录下来,以供统计、分析、判定、审核和备查用。五、施工项目质量的预控施工项目质量的预控,是事先对要进行施工的项目,分析在施工中可能或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间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质量预控的措施予以预防。六、附则1、本办法的内容有与施工技术规范、检验评定标准、暂行技术条件和补充验收标准不相符之处,以后者为准。2、本办法解释权在项目部安全、技术质检部。施工测量管理办法一、总则1、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和超前性的专业技术工作,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2、测量工作具有其专业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是一项既艰苦又光荣的工作。测量人员是工程建设的尖兵,必须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扎扎实实、雷厉风行的作风;牢固树立为施工现场服务的思想;严格遵守测量技术规程,认真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3、为了加强测量工作的管理,使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测量任务,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二、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1、根据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要求,对各项构造物的位置、方向、标高、结构尺寸、工程数量进行测定、核定和控制,保证工程项目准确无误地按设计意图施工。2、通过对工程量的测量,为工程概预算和竣工决算提供依据。3、承担本项目临时性施工设施、便道的选线、测定,以及工程数量、变更资料的测量、计算等工作。三、机构设置1、测量工作由项目部统一管理。2、测量队配备一名测量队长和两
本文标题:工程管理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57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