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专题升级训练7文化作用与文化建设(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某市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并充分发挥群众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这一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①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②特定的文化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主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影片《唐山大地震》以艺术的手法,将一个普通家庭大灾难后32年的生活与情感展现在银幕上,突出人性和亲情这一主线,让观众得到心灵的洗礼,感受人性的光辉,增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可见()A.优秀文化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B.优秀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C.优秀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优秀文化就是对人性真善美的反映3.为进一步弘扬主旋律,河南省相继组织话剧《红旗渠》、豫剧《苏武牧羊》《清风亭上》等精品剧目巡演活动。开展上述活动的文化生活依据是()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重视文化的作用可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雪莱这一名言体现了什么道理()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早在16世纪末期至17世纪初期,欧洲开辟了新贸易航线,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运往欧洲。300多年来欧洲各国从仿造中国瓷器到结合欧洲文化,创造出了令人难忘的欧洲瓷器工业发展史。这体现了()①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传统文化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让不少观众看得口水滴答,看得思乡情起。传统美味刺激了大家的味蕾,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构成了整个中国,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主要是它()①附着着文化的元素,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使人思乡情起③集中展示和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情感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典型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民族气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7.2013年4月4日,癸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县黄帝陵举行。一年一度的清明公祭黄帝典礼,已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心目中一个越来越具有广泛影响和感召力的盛典。材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国力量的不竭动力④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2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2013年2月28日,肥东县美好乡村艺术团首场文艺演出隆重举行。肥东县成立了安徽省首家宣传美好乡村建设的艺术团,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到群众中去,创作更多贴近实际,接地气的文艺作品,并在全县乡镇进行演出。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农村()①是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②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③体现了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④有利于丰富农民精神世界和提高农民素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近两年,我国已有数千部微电影问世,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据此完成9~10题。依据北京2012年“7·21”大雨中真实感人事迹创作而成的系列微电影《大雨》,讲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团结互助、共抗灾害的感人故事。承载主流价值的微电影可以()①通过有限的篇幅传播厚德理念②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观念③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④主导人们的价值取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我国网络视频用户与日俱增,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移动手机等收看影视作品。而微电影巧妙地将网络与电影相结合,利用网络这一开阔的平台,创造出短小精练的电影艺术作品。这表明,在我国()A.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迅猛B.影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较强C.影视文化在创新中实现发展D.科技文明程度达到全新水平11.2013年2月7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对中小学生进行书法教育()①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有利于陶冶中小学生的情操③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④己所欲,尽施于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微博——改变生活的力量”。微博最大的优势是方便、快捷,从吃、穿、住、行到揭露时弊、参政问政,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微博已成为加快传播、拓展文化空间的极好工具;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微博——改变生活的力量”的认识。(10分)最近一段时期,微博上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议论颇多,谴责者有之,理解者有之,庖丁解牛般分析者也有之。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声音就是“治乱象,用重典”,也就是重罚每一个不守规矩的行人。但社会舆论也有一种声音,“中国式过马路”只靠严管罚款是无法根治的。3(2)请你就“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社会现象,从政治生活角度为政府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8分)1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走向海洋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黑格尔在其名著《历史哲学》中说:“尽管中国靠海,尽管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远航,但是中国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有人据此认为:中国没有海洋文化传统。许多学者认为,每个临海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海洋文化,从古老的河姆渡到……特别是到了元、明初时期,中国海洋文化的突出成就是郑和下西洋完成了对海洋的政治开拓,造就了盛极一时的东方海洋文化。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愚昧决定,导致了中国领先世界的海洋文化的衰落……从古到今,中华海洋文明早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中。中国海神的代表“妈祖”,其特性与希腊海神波赛顿有很大的差别。第一,妈祖是女性,而且是由人化为神,而波赛顿是男性之神。第二,波赛顿的形象是富侵略性的战神,人人敬畏,妈祖则恰恰相反,是庇佑海民,使其免受大海威胁的母爱之神。因此,中国的海洋文化,并没有西方海洋文化的侵略性与强占性,相反地,它展现出更多的和谐与宽容。今天,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1)运用真理的知识,对材料中有关“中国是否具有海洋文化传统”的争论进行简要评析。(8分)(2)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说明如何对待“妈祖”和“波赛顿”两个不同的海神形象。(7分)(3)从文化与经济角度,为海洋的可持续开发提两条有益的建议。(7分)4一、选择题1.D解析: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排除③。题中未说明物质载体,不选①。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体现了②④。2.B解析:《唐山大地震》以艺术的手法让观众的心灵得到洗礼,说明了B项。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3.A解析:通读材料和题肢,可以发现③④的说法错误,因为文化既有先进的、优秀的,也有腐朽的、落后的,所以不能笼统地说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视文化的作用可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的错误原因同前者一样,正确答案是A项。4.B解析:该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这一知识点。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A项说法有点不科学;B、C、D三项是文化塑造人生的体现,本身说法都正确,需要对材料主旨进行解读。伟大的诗篇即优秀文化,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说明人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故选B项。5.D解析: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排除①。瓷器作为文化载体,运往欧洲后,创造令人难忘的欧洲工业发展史,体现了②④。③与题意无关。6.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通过《舌尖上的中国》这一艺术形式,传承了中华各民族、各地区传统的美食文化,促使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所以①④符合题意;精神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说法错误,排除;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说法错误,排除。7.B解析:材料强调,公祭黄帝典礼,已成为众多海内外中华儿女心目中的盛典,故①④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动力,故③表述错误。8.D解析: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有利于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世界和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文明风尚,故选②④。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故①③表述有误。9.A解析:③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微电影《大雨》传播了人间的“厚爱”,给人积极向上的动力,故选A项。10.C解析:微电影将网络与电影相结合,是对影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故选C项。11.A解析:该题考查教育的作用,对中小学生进行书法教育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陶冶中小学生的情操,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书法教育不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故答案应选A项。12.B解析:题目要选的是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选项,朋友聚会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①可选,排除C、D两项。“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的意思是一根弦弹不出音乐,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意思是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题干材料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没有关系,而“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意思是一朵花,不如百花盛开美丽,意思是要博采众长,不可一枝独秀,可以体现文化的融合,正确答案是B项。二、非选择题513.答案:(1)①微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超越时空局限,汇集各方面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对人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②政府对微博要加强管理和引导,要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③公民应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①政府要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交通法规,改善公共交通设施,方便群众。②政府要履行文化建设职能,提高公民意识,促使公民做守法公民。解析:第(1)问从“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切入,考查调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利用文化生活知识,从微博的特点、作用、如何利用微博方面阐明认识。第(2)问注意设问“主体”政府,从政府职能入手,围绕“中国式过马路”提出几点建议。14.答案:(1)①中国有没有海洋文化传统只能依中国的历史做出判断,而不是依据黑格尔的观点,真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中国具有海洋文化传统是根据中国海洋实践活动和中华民族的特点做出的判断,具有可信的依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受认识条件的限制,黑格尔的观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一定历史时期来看有其合理的一面。④真理总是在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通过中国有没有海洋文化传统的争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海洋文化。(2)坚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要大力宣传以“妈祖”形象为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西方海洋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要尊重以“波赛顿”形象为代表的西方海洋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3)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提高开发的科技含量;注重海洋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提高人们的素质
本文标题:(高优设计)(新课标)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提升专题升级训练7文化作用与文化建设(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58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