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06级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作业指示书
2006-2007学年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作业指示书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小组2007年2月2目录一.课程教学大纲……………………………………………………………………………………2二.作业指示书………………………………………………………………………………………7(一)综合训练板块一:抽象造型设计………………………………………………………………7(二)综合训练板块二:基本空间设计……………………………………………………………14(三)课外系列作业:徒手钢笔画练习……………………………………………………………22(四)寒假作业:建筑体验分析二居家调研……………………………………………………23(五)综合训练板块三:环境应对设计……………………………………………………………16(六)综合训练板块四:功能应对设计……………………………………………………………18附:建七级第一学期建筑设计课程表……………………………………………………………243一.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系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起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以小型建筑设计入门训练为核心,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为后一阶段的课程设计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1.基础知识:通过系列讲课的方式,使学生对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古今中外建筑发展演变和建筑师的职责范围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为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建筑观奠定基础;2.基本技能:包括建筑表现技法、抽象造型设计和建筑体验分析三部分内容。(1)建筑表现技法:内容包括工具制图、徒手钢笔画及推敲性模型制作。该部分的训练或做为课外作业,或作为各个综合训练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方案表达技能并能运用到具体设计之中;(注:水墨渲染和彩色渲染训练划归小学期进行。)(2)抽象形态造型设计:内容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两部分。使学生在学习并初步掌握抽象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一般形式美的法则和具体处理手法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对造型的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动手能力乃至创造力,为建筑设计积累比较坚实的造型基础;(3)建筑体验分析:内容包括建筑调研分析(寒假作业)和外部空间体验分析(课内作业),其目的是通过对建筑内部及外部空间的直观体验和理性分析,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建筑空间的一般性概念以及影响具体空间质量效果的制约要素,进而学习并掌握空间分析的简单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理性认识建筑的能力;3.小型建筑系列设计:该部分是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主干内容,包括基本空间单元设计、建筑概念设计、小型建筑及公共室外活动空间设计等训练内容,使学生在掌握建筑平立剖知识,人体尺度、建筑比例概念,以及建筑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功能、环境、空间、交通、维护、结构及造型)的基础上,学习并逐步掌握小型方案的立意构思、优化比较、修改深入以及最终表现的方法与步骤。本课程每一阶段、每一内容的学习与训练,都应始终强调对严谨学风、正确态度、科学方法、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建立。(二)学时安排:总周数32周(第一学期16周,第二学期16周),总学时360,其中:课内180,课外180。(三)讲课内容:(计划课内学时:18)1.专业基础知识:共计3学时。①.建筑概论—建筑学专业与建筑师的培养3学时第一学期2.基本表现技法:共计3学时①.钢笔画3学时第一学期②.模型制作(课外讲授)第一学期3.形态构成:共计6学时①.平面构成3学时第一学期②.立体构成3学时第二学期4.设计方法入门:共计6学时4①.小型建筑设计入门13学时第二学期②.小型建筑设计入门23学时第二学期(四)作业单元组成:(计划课内总学时:199.5)1.第一学期〔秋季学期〕16周课内训练单元一:基本空间单元设计总学时53,其中课内27,课外26。课内训练单元二:建筑体验分析一外部空间总学时27,其中课内15,课外12。课内训练单元三:抽象造型训练一平面构成总学时32,其中课内18,课外14。课内训练单元四:抽象造型训练二立体构成总学时30,其中课内18,课外12。课外系列作业:徒手钢笔画(要求每两周3张)总学时26,其中课内0,课外26。2.寒假作业:建筑体验分析二居家调研3.第二学期〔春季学期〕16周课内训练单元五:小型建筑及室外空间设计总学时63,其中课内30,课外33。课内训练单元六:概念性设计总学时36,其中课内18,课外18。课内训练单元七:小型居所设计总学时87,其中课内42,课外45。附表1:具体作业题目及其技法训练重点:学期作业训练单元时间安排作业选择1作业选择2作业选择3技法训练重点最终成果表现方式第一学期基本空间单元设计4.5周单人房间室内布置设计小型休息空间布置设计小型音像屋布置设计模型制作工具铅笔1:20模型A2铅笔图外部空间体验分析2.5周庭院空间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徒手钢笔画A3徒手钢笔图册抽象造型训练一3周线形构成面形构成线面形结合平涂或拼贴色块单色或多色平面图抽象造型训练二3周线材构成面材构成块材构成模型制作模型第二学期小公建及室外活动空间5周食品亭设计小型游船码头设计小型棋友活动站设计工具墨线A1墨线图概念性设计3周公共遮蔽物设计(领域间)过渡空间设计(岛间)联系方式设计模型制作1:100模型A1草图小型居所建筑设计7周小型牙医诊所设计艺术家私人创作室设计小型建筑事务所设计模型制作+工具墨线A1墨线图透视图(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1)《建筑初步》田学哲主编1999.10建工出版社2.参考书:1)《构图原理》清华大学民用建筑教研组编2)《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53)《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国〕邹德侬译4)《建筑构图概论》〔苏联〕顾孟潮译5)《建筑史论文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6)《平面设计基础》陈菊盛著7)《设计基础》〔日本〕辛华泉译8)《美术设计的基础》〔日本〕王秀雄译9)《构成研究》〔日本〕郑丽译10)《构成艺术》赵殿泽编译11)《立体构成原理》王无邪著12)《纸品立体艺术造型》冯啸著13)《立体构成》辛华泉著14)《色彩艺术》〔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赵定宇译15)《色彩构成》赵国志编译16)《色彩技法》〔日本〕白鸽译17)《绘画色彩论析》冯健亲著18)《钢笔画技法》周君言著19)《钢笔画技法》南京工学院20)《铅笔写生教程》〔美国〕欧内斯特·沃森著21)《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著22)《建筑设计资料集》1—3北京市建筑设计院23)《建筑小品实录》1—2华南工学院24)《中国园林建筑》冯忠平著25)《桂林风景建筑》桂林市建筑设计院26)《中国新园林》北京园林局设计室27)《园林建筑设计》华南工学院28)《工程字的书写方法》于国平著29)《钢笔仿宋字书法》马子民著30)《外国古代建筑名作百例》31)《外国名建筑》32)《建筑·空间和秩序》〔美国〕弗朗西斯·D.K.钦周德侬译33)《外部空间设计》〔日本〕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34)《建筑空间论》〔意大利〕赛尔维著35)《室内设计资料集》36)《别墅设计》3.参考杂志刊物:1)《建筑学报》2)《世界建筑》3)《建筑师》4)《新建筑》5)《建筑知识》6)《世界建筑导报》7)《实用美术》8)《装饰图案》9)《PROCESS》610)《ARCHITECTUREDESIGN》11)《ARCHITECTURALRECORD》12)《E+P》7二.作业指示书(一)课内训练单元一:基本空间单元设计作业目的:1.通过查阅资料和实物测量,了解并熟悉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三维)和常用家具的基本尺寸;2.在分析并掌握特定场所中人的行为活动规律和环境要求(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前提下,学习单一功能空间、多功能空间和多个空间的设计组织,并初步建立有关滞留空间、流动空间以及空间的划分限度、空间的串联组合和交通流线组织的知识概念;3.学习并初步掌握通过模型进行方案构思、比较、调整、深入的设计方法与步骤;4.学习绘制简单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并理解三者间的相互关系;5.学习并掌握铅笔工具制图的基本技法以及相关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6.学习简单模型的制作方法。作业要求:1.利用课下时间查阅有关人体尺度方面的规范资料,实地调研2~3个相关实例(如宿舍、休息厅、音响商店等),并简单测绘其平面布局(包括家具陈设的具体尺寸);2.在对具体场所的功能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三个以上的方案构思,并以模型的形式表现出来。模型比例为1:30,材料不限;3.对多个方案进行系统分析比较,确立发展方案并进行必要的修改调整;4.对选定的方案进行深入设计,包括落实家具的轮廓尺寸、使用方式、位置关系,以及墙面、地面的细部划分处理整体的材料色彩的选择运用等等。完成1:20的草模(材料不限),并画出同样比例的平面图和剖立面图;5.上板阶段要求完成1:20的正式模式,材料不限,色彩要求不多于三种;正式图纸规格为A2绘图纸,比例为1:20,工具铅笔完成。图面要求整洁、清晰、准确,应标出主要的尺寸数据,并附有简短的方案说明。学时进度:作业总学时为54,其中课内28,课外26。第一次课:分班布置作业,分析题目,并开始收集资料及多方案构思;第二~三次课:完成三个以上的方案构思;(一草)第四~六次课:确定发展方案并进行方案的调整和深入设计;(二草)第七~八次课:完成正式方案模型及图纸.参考书目:《建筑初步》田学哲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I》—人体尺度部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室内设计资料集》—室内空间的类型和分隔方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宾馆建筑》《家具设计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人体工程学图解》阿尔文·R·蒂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艺术与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商店设计》室内设计杂志及其它家具杂志等。工具材料:1.模型材料/工具:聚苯块、吹塑板、厚纸板、卡片纸、航模(木)板、有机玻璃、碎布料、乳胶、大头针、工具刀、钢尺等;2.绘图材料/工具:草图纸、绘图纸、铅笔(B、HB、H)、三角板、丁字尺或直线尺、圆规、比例尺、橡皮、擦图片、绘图板等。选择题目:题目1:单人房间室内布置设计学校拟为建筑系新生每人提供一间宿舍(宿舍的类型有三种,参见附图1-1)。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同学们多样的居住需求,学校希望每位同学在自由选择房间的前提下,依据各自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对自己的房间进行布局设计。为了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校方提出了一下具体要求:1.房间的布置应充分满足学习、休息、交往会客及物品存放等基本的宿舍功能需求。如:学习空间要有良好的自然光照条件,休息空间要相对安静,尽量避免外部视线及噪声的干扰,交往会客空间要相对独立完整等等;2.房间的大小(包括长宽高)已确定,墙面、地面和屋顶不可改动。门窗的大小(长宽)也已确定,但其具体位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安排;3.学生宿舍楼各层均设有公共卫生间,房间内不再考虑;4.由于给定的房间面积较小,为了保证居住的舒适性,可以考虑利用房间高度适度扩大使用面积。例如局部加建二层等。但扩大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7平方米(楼梯的面积不计入其中)。5.室内家具、陈设的样式可自由选择或设计,只要求大的体块轮廓,无需进行细部设计,但其尺寸大小应符合人体尺度要求。注:学生宿舍楼墙体及楼板的荷载设计强度允许少量轻质板柱的搭建。题目2:公共休息空间布置设计现拟在清华大学校甲所、近春园和建筑馆门厅一角各设计一个公共休息空间,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幽雅的休息、等候及交往场所(参见附图1-2)。公共休息空间包括公共休息区和服务区两部分,总占地面积为45-50平方米。学生任选其一进行布局设计,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在充分考虑门厅的平面形状、人流组织、景观朝向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休息区和服务区的总体布局;2.公共休息区内要求安排不少于10人使用的休息位置,上限规模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休息座位的排列方式应充分考虑具体使用者的行为特点。为了丰富空间层次,增加使用者的情趣,可以适当运用诸如绿化、雕塑、灯柱等建筑小品和钢琴、大屏幕电视等辅
本文标题:06级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作业指示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8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