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2教案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2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鲁科版化学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中的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第二课时。教材中氯气与水的反应及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如何用探究的形式来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性质(与水、碱的反应),认识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2).认识氯气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1).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体验观察、分类、实验、比较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认识实验过程中有序分析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氯气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三)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四)教学难点氯气与水反应、与碱溶液的反应(五)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实验探究法(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用品等(七)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钠和钠的氧化物具有哪些性质?钠能与非金属单质、水反应,钠的氧化物与CO2、H2O反应。2.在研究钠的性质,钠的氧化物的性质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那些研究方法?分类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3.通过上面对钠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几种基本方法有所了解。回忆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我们是按什么样的程序来研究钠的性质呢?【引入】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为: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下面我们就按这个程序探究氯气的性质【课堂探究】案例:研究氯气的性质观察外观有金属光泽,质软预测具有金属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记录解释及结论钠:与水反应剧烈;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验证预测,作新的预测观察物质的外观预测物质的性质可以运用分类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或利用有关反应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发现特殊现象,提出新的问题进一步研究验证预测并作出新的预测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解释及结论用比较法归纳出物质的通性及特性二、氯气的性质和用途1.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观察】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瓶后放一白纸,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稍打开玻璃片,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的氯气飘进鼻孔,闻气味。【演示实验】氯气的溶解性实验:取一支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总结板书】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可溶解2体积氯气)比空气密度大。2、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预测】氯气是一种非金属单质,结合以前学过的O2(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预测氯气可能会有那些化学性质呢?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金属和非金属单质反应。【演示实验】将两根细铁丝用砂纸打亮,螺旋绕于火柴棍上,用镊子夹住,在酒精灯上引燃火柴,稍停,待火柴将燃尽,置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反应完毕,用洗瓶注少量水于集气瓶中,观察溶液颜色。【演示实验】用砂纸打亮铜丝,用镊子夹住,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反应完毕,用洗瓶注少量集气瓶中。观察溶液颜色。【演示实验】将点燃的氢气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的现象。【实验记录和实验分析】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Cl2与铁的反应铁在氯气里燃烧,产生大量棕褐色的烟,溶液呈黄色。2Fe+3Cl2点燃2FeCl3Cl2与铜的反应铜在氯气里燃烧,产生大量棕色的烟,溶液呈现蓝绿色。22CuClClCu点燃Cl2与H2的反应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可以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产生。【板书】2、化学性质:(1)与金属单质的反应2Fe+3Cl2点燃2FeCl322CuClClCu点燃(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HClClH222点燃HClClH222点燃Cl2+H2O===HCl+HClO(次氯酸)【过渡】从以上性质我们可以看出:氯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因此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氯元素。对于氯气,除了具有类似于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外,还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预测】氯气与水反应【实验设计】①.取三支盛氯水的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镁条、石蕊溶液、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②.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气瓶A中和盛有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B中,观察现象。【实验记录和实验分析】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加入镁条有无色气体生成氯水中含有H+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变为红色,又慢慢变为无色氯水中含有H+和另外一种漂白性物质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含有氯离子通入干燥的红纸条不退色Cl2无漂白性通入湿润的红纸条红色褪去氯水中含有漂白性物质【板书】(3)与水的反应【结论】氯水的成分:氯水是含Cl2、HCl、HClO三种溶质的混合溶液,【思考】氯气与碱溶液反应吗?若反应产物是什么?【板书】(4)与碱反应【阅读】P16:身边的化学,总结含氯化合物的用途【板书】3、用途:【思考】探究氯气性质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哪些方法?观察,实验,分类【过渡】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了物质的性质后,人们往往要探究产生相关性质的原因,这就涉及物质结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仅通过一般实验是无法解决的,还要利用模型、假说等方法进行有关研究。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三、模型与假说【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①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②实验和观察;③解释及结论;④预测物质的性质。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②①④③B.①②③④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2.氯气是有毒气体,曾被制成毒气弹用于战争。当这种毒气弹爆炸时,通常可选用的防御办法是()①躲到低洼的地方②躲到较高的地方③多饮豆浆和牛奶④用沾有肥皂水的软布蒙面A.①④B.②③C.②④D.②③④3.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CuCl2B.FeCl2C.FeCl3D.AlCl34.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A.石蕊B.硝酸银C.碳酸钠D.氯化铝5.下面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可使湿的红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B.氯气没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C.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可以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D.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燃烧B.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D.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燃烧7.用自来水养鱼时,将水注入鱼缸以前需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目的是()A.使水的温度升高B.使水中的HClO分解C.起到杀菌作用D.增加水中O2的含量8.以次氯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漂白剂和消毒剂有效期较短的原因是()A.次氯酸盐不稳定易分解B.次氯酸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质C.次氯酸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D.次氯酸盐与空气中的H2O、CO2反应生成不稳定的HClO(七)课后巩固:自我检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氯气与铁的反应2.氯气与氢气的反应3.氯气与水的反应4.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5.氯气与石灰乳的反应6.次氯酸的分解反应习题:1.能直接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A.NaClOB.Ca(ClO)2C.Cl2D.HClO2.关于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呈淡黄绿色,久置的氯水无色B.新制的氯水漂白作用强,久置的氯水漂白作用很弱或消失C.新制的氯水中没有氯离子,久置的氯水中才含有氯离子D.新制的氯水中含氯气多,久置的氯水中含有极少量的氯气或不含氯气3.某氯气厂发生严重泄漏。作为现场的消防干警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①及时转移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②被转移的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易挥发的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解毒;④被转移的人群应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⑤⑥C.①③⑤⑦4.下列选项与氯气的用途无关的是()A.消毒杀菌B.制漂白粉C.从海水中提取食盐D.制食盐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漂白粉B.氯水C.1mol/L的盐酸溶液D.液氯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B.饱和氯水长期放置,颜色逐渐变浅C.燃烧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D.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氯气7.将红热的铁丝放入氯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生成物溶于少量水后,得到色溶液。8.实验室新制备的氯水具有气味,呈色,说明氯水中含有分子。氯水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氯水光照后,黄绿色逐渐消失,并放出无色气体,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9.漂白粉是的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用漂白粉进行漂白时,需要使漂白粉跟或空气中的反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某学生用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回答下列问题:⑴.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⑵.浓H2SO4的作用是。⑶.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⑷.从物质性质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事故表现是。请在图的D处以图的形式表明克服事故隐患的措施。11.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漫漫滴入含酚酞的稀NaOH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消失。试用文字简要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1).;(2)..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1)还是(2),。
本文标题: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2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1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