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10-11学年四川省郫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辅导网学年四川省郫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全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2.地球上有高级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是()A.地球体积适中B.地球质量适中C.太阳光照条件稳定D.有液态水的存在3.太阳活动类型中,出现在光球层上的是()A.耀斑B.日珥C.日冕D.黑子4.下列现象可能是太阳活动造成的是()A.极圈内的极昼极夜B.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C.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干扰甚至中断D.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5.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B.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C.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D.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6.日落后的黄昏,天色并不黑,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反射作用B.折射作用C.散射作用D.吸收作用7.读下图,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8.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是()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③地形④洋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晨昏线与经线圈始终重合B.晨昏线与经线圈始终斜交C.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D.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小于0°10.某军舰在东经160°、南纬59°的海面上,沿160°E经线方向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90千米,(纬差1°的弧长约111千米)落弹点将在()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B.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C.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11.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行,保持万米高度不变,它穿过的大气层是()A.始终在对流层B.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C.始终在平流层D.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图为“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高中地理辅导网.甲、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中,与我国台风多发季节相对应的是()A、甲图与丙图B、乙图和丙图C、丙图与丁图D、甲图与丁图13.甲图到乙图的变化过程,时间跨度约为A、三个月B、六个月C、九个月D、一年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纬线上各地地方时相同B.同一经线上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C.同一经线上各地日出时间相同D.同一纬线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15.天安门广场每天清晨升旗与日出时刻相同,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晚的是()A.劳动节B.儿童节C.国庆节D.建军节16.一架飞机从116°E某地出发,起飞时当地区时是2009年11月11日15时,经过10个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八区)的时间是()A.11月11日1时B.11月11日23时C.11月10日9时D.11月11日9时17.黄赤交角增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A.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B.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C.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D.中纬度地区夏季昼将增长,冬季夜将增长18.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北半球冬至日的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19.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A.吸收太阳辐射B.臭氧吸收紫外线C.吸收地面辐射D.氧原子吸收太阳紫外线20.深秋或早春的晴夜,农民往往在田间熏烟以防霜冻,其原理是()A.直接加热大气B.通过熏烟增强大气逆辐射C.直接加热地面D.加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21.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的运动即是风B.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C.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D.风向就是风的来向22.读右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有:A.图中四点气压:①<②<③<④B.甲地多晴朗天气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夏至日)观测记录。据此回答23-25题观测时刻(北京时间)3:50……11:20……18:50太阳高度0゜……73゜26’……0゜CBAD高中地理辅导网.该学校的经纬度位置是()A.130゜E,40゜NB.110゜E,50゜NC.115゜E,40゜ND.100゜E,50゜N24.12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昼长约为()A.7小时B.8小时C.9小时D.10小时25.当该校于北京时间6时整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赤道B.北京市昼夜平分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D.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50分)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分)(1)图中四点所在位置代表的日期和节气分别是:(8分)A.B.C.D.(2)地球位于A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快或慢),北半球是季节。(2分)(3)当太阳直射点自南向北移动时,地球运行于_______点到_______点之间。(2分)(4)由A到B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1分)(5)当地球处于A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区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6)当地球处于C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7)当南半球极昼范围逐渐扩大时,地球运行于_______点到_______点之间。(2分)27.读“某地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分析回答:(12分)⑴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⑵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2分)⑶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1分)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⑷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_(1分)(南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⑸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分)高中地理辅导网.读下图分析回答:(10分)若AB线为晨线(1)该图表示______月_____日前后,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时。(2分)(2)用斜线在图中画出极夜范围。(2分)(3)该图所示时间过半年后,我国处于__________季节,北方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_____。(3分)(4)图中各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5)就地理方位而言,从A向C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向_________(东、西)偏,从D向C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向________________偏。(2分)29.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⑴A地气温比B、C两地_________,气压比B、C两地_________。D、E、F中,属高压区的是_________。(3分)⑵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正确表示热力环流。(2分)⑶图中M、N两地实际风向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2分)⑷热力环流是指由于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_________形式。(2分)⑸从以上可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高中地理辅导网地理参考答案Ⅰ选择题:(2×25=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CDCACAACBBDBDC16171819202122232425DDCCBDCACDⅡ综合题:(50分)26:(1)A.6月22日前后夏至B.9月23日前后秋分C.12月22日前后冬至D.3月21日前后春分(每空1',共8',日期和对应节气的顺序可调换,但没有“月”“日”规范性的语言不得分,没有“前后”不给分)(2)慢(1')夏季(1')(3)C(1'),A(1')(顺序调换不得分)(4)昼变短,夜变长(1')(“昼变短”“夜变长”任意一个都可得分)(5)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1')(没有包括“北回归线”不得分)(6)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7)B(1'),C(1')27:(1)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风向③地转偏向力④摩擦力(每空1',共4',错别字不给分)(2)相互垂直(1')由高压指向低压(1')(3)相互平行(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4)北(1')风向向右偏(1')(5)N(1')N处等压线比M地更加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1')28:(1)6月22日(1')8(1')(2)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2')(画成夜半球不给分)(3)冬季(1')寒冷干燥(1')昼短夜长(或昼最短夜最长)(1')(4)D,C(1')(顺序可调换,只写一个不得分)(5)西(1')不(1')29(1)高,低,E(每空1',共3')(2)略(所有箭头全对才能得分共2')(3)西南风,东北风(每空1',共2')(4)地表冷热不均,最简单(每空1',共2')(5)地表冷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每空1',共2')高中地理辅导网
本文标题:10-11学年四川省郫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23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