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12曹禺与现代话剧地位的确立
对宇宙间神秘事物的无可言喻的憧憬曹禺•一、中国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二、曹禺经典作品的文学史意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改编)•三、曹禺创作的文学史地位与影响一、中国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1、中国现代话剧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柳社的话剧表演。话剧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困难。在话剧发展的初期,胡适、欧阳予倩、洪深、田汉、丁西林、熊佛西等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但话剧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未能确立在中国观众心目中的地位。春柳四友(自左至右为欧阳予倩、吴我尊、马降士、陆镜若)1907年,春柳社在日本演出《黑奴吁天录》春柳社《黑奴吁天录》海报2、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中期,随着《雷雨》、《日出》等剧目的出现,话剧才在中国显示出了它的独特魅力,中国观众由此真正领略到话剧艺术的精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曹禺才是中国话剧真正的奠基人。《雷雨》演出场景3、曹禺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作品是最中国的,也是最外国的;他将传统的京剧艺术魅力和现代的话剧舞台表演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吴祖光说,曹禺要是没有丰厚的传统戏剧特别是京剧的底蕴,怎么能消化话剧这种洋玩意儿!封面《曹禺评说七十年》收录了曹禺研究七十年以来重要的学术论文。曹禺赠送给本书作者的签名本《蜕变》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1910年9月24日出生于天津。曹禺的早年生活对其话剧成就的影响有几个关键因素:一是家庭。曹禺曾经跟随后母观看过大量古今中外的戏剧,从小就具备了对戏剧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亲身感受到没落大家庭“乱七八糟”的人和事,这成为曹禺后来创作中重要的生活素材。二是南开。1922年,曹禺考入南开中学,1928年被保送至南开大学学习。南开是中国话剧的摇篮,当时学校里话剧活动非常频繁。曹禺集编、导、演为一身,南开为他提供了展示戏剧才华的舞台。曹禺在南开中学毕业时•三是清华。曹禺在清华大学研究生学习期间,专攻西洋戏剧理论,对古希腊悲剧的研究颇有心得,这对他日后创作风格,特别是悲剧风格基调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933年,23岁的曹禺创作了《雷雨》,1934年《雷雨》在郑振铎、巴金等编辑的《文学季刊》上发表,随后公演大获成功,曹禺成为中国剧坛上升起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新星。曹禺1938年在重庆之后,曹禺又先后创作了《日出》(1935年)、《原野》(1936年)、《北京人》(1940年)等剧本,并改编了巴金的《家》(1942年)。《北京人》剧照《日出》海报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1961年与梅阡、于是之合作)、《王昭君》(1978年)等。《王昭君》剧照作家巴金(左)是曹禺的挚友1956年7月30日,印度总统普拉沙德会见曹禺1946年6月,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左起:牛满江、陈士襄与夫人、汉斯、曹禺、老舍1979年1月20日,在北京的文艺界著名人士70多人举行迎春茶话会上,和臧克家在一起二、曹禺经典作品的文学史意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改编)北京人艺1954年版,苏民饰周萍,狄辛饰繁漪李小龙演的《雷雨》北京人艺在文革后的剧照《雷雨》2007年王延松导演全新解读版《雷雨》2005年明星版《雷雨》《日出》•曹禺话剧风格的形成•(1)戏剧冲突的构造:最擅于将日常生活构造成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即生活的戏剧化;•(2)人物形象的塑造:最擅于将人物性格化与命运化;•(3)特有的语言和舞台设置:最擅于凸显戏剧语言的表演性,将舞台设置与剧本一体化。三、曹禺创作的文学史地位与影响•曹禺创作确立了中国话剧的地位和风范,但是其风格是很难继承的。•当代导演林兆华曾说,田汉不行,夏衍不行,中国话剧两个人,一是曹禺,一是老舍,曹禺在现代,老舍在当代。就其二人来说,曹禺更体现了话剧的本源和经典价值,而老舍是从小说切入话剧的。•你怎么理解林兆华的这番话?•欧阳予倩1907年加入青柳社,演出话剧《黑奴吁天录》和《热泪》。1910年回国以后,先后组织新剧同志会、改良《黛玉葬花》等戏,创造了独特的舞台表演风格。1919年创办南通伶工学社,热心倡导话剧运动。1926年加入南国社。主要创作剧本有《潘金莲》等。1929年创办了广东戏剧研究所,培养了不少戏剧人才。•欧阳予倩是早期话剧的推动者,集编导演于一身。他的作品与时代脉搏相通,且话剧中含有戏曲精华,戏曲中蕴有话剧特色,为中国的民族演剧艺术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戏剧艺术人才。欧阳予倩(1889~1962)其他重要剧作家洪深(1894~1955)洪深一生创作、编译了38部话剧剧本,作品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时代特色鲜明。如《赵阎王》、《五奎桥》、《香稻米》、《包得行》、《鸡鸣早看天》等。他还著有大量理论批评著作,介绍西方话剧知识。理论著作有《电影戏剧表演术》、《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等。洪深的主要成就在舞台艺术方面。他30年间先后导演了《少奶奶的扇子》、《李秀成之死》、《法西斯细菌》、《草莽英雄》、《鸡鸣早看天》、《丽人行》等大小剧目约40个。他重视戏剧的社会效果,并能对不同的剧本采用不同的创作方法。他是个深谙表演艺术的导演,善于用多种方法启发诱导演员。导演手法多样,且富于创造性,为中国的话剧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田汉(1898~1968)田汉毕生从事文艺事业,一生创作话剧、歌剧60余部,电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其中《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话剧代表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乱钟》、《回春之曲》、《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及改编戏曲剧本《白蛇传》、《谢瑶环》等。丁西林(1893~1974)丁西林是五四以后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的剧作家之一。发表作品有《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等。他认为喜剧是一种理性的感受,必须经过思考,必须有味,他的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主张。他写喜剧使用的是一种细腻的分析笔法,情节单纯,人物不多,但能把握住剧中的喜剧性“种子”,语言幽默俏皮,结尾尤为艺术。夏衍(1900~1995)夏衍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还改编创作了《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夏衍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剧作家、电影理论家、报告文学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为中国的文化事业,特别是电影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电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李健吾(1906~1982)李健吾1923年开始发表剧本《出走之前》,先后共创作、改编近50部剧作。他的剧本贯串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爱国、民主思想,注意反映劳苦大众生活感情,情节紧凑,布局严谨,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被称为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剧作家。代表作有《这不过是春天》、《以身作则》、《金小玉》(又名《不夜天》)等。此外,自30年代中期起,李健吾以刘西渭的笔名发表文学评论和戏剧评论,收在《咀华集》和《咀华二集》等中,不以判断作品优劣为己任,而是铸进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发现,旁征博引,展开联想,时有独到的见解。
本文标题:12曹禺与现代话剧地位的确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3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