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11 年度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2011年度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一、基本情况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工科为主、工商结合、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直属福建省教育厅。学院源于1906年创办的福州青年会书院,已有106年办学历史。我国著名光电子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良惠校友为学院名誉院长。2008年7月,学院被省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08年8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重点培育高职院校。2010年11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现有占地面积961亩,其中新校区688亩,建筑面积近14.6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8500多万元,生均1.2万元,图书馆藏书35万册,电子图书1690G。教职工总数582人,其中专任教师323人,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4人,副高职称106人,硕士以上222人,省级教学名师8名,省级教学团队8个,双师素质教师228人,双师素质占专业课教师的80%。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6800人,设有电子工程、软件工程、机电工程、建筑工程、商贸管理、传媒艺术、应用语言等七个系,共36个专业。建设有省级精品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省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5个。2006年,学院被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等12个部门评为“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院被评为“2007-2009年度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机电工程系被评为“200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1年5月被评为“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院是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确定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确定的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成为福建省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是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近年来,学院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摩托罗拉、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神州数码网络司、富士康科技集团、阿里巴巴、福建永辉、东南(福建)汽车等国内外知名大中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积极开展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着力打造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先行校,与台湾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等13所院校签订了“姊妹校”关系。学院重视学生技能训练,举办校内“百项技能大赛”,营造浓厚的“重技能、练技能、比技能”的校园氛围。连续四年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蝉联高职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008年起,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8个;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6个、二等奖31个。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均在98%以上,位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2011年,在福建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上,我院代表队以540分的成绩名列乙组(高职高专组)团体总分第一;我院代表队在全国啦啦操锦标赛上以全场唯一的九十分以上优异成绩荣获高校舞蹈花球啦啦操项目第一名。二、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一)完善校企合作机构,推进校企合作体制建设为了保证校企深度合作,有效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建立“学院-系-专业-项目”四级校企合作体制构架。按照“企业需求优先,校企合作双赢”、“共谋利益,共享成果”的原则,学院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组成的“合作办学理事会”,由学院机构“产学合作中心”作为该理事会的秘书处,协调全院校企合作有关事宜。以系部为单位,每个系建立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以专业为单位,学院各专业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下,根据各项目要求组建项目工作小组,由企业人员和我院教师组成。建立校企合作机构,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总之,通过四级校企合作机构的建立,主动与企业交流和沟通,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深度融合、互惠多赢,使教职工全员参与到校企合作过程中,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合作的机制更加灵活、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拓宽、合作的模式不断创新。(二)以制度为保障,畅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1、构建“双师”双向交流、校企双向服务机制在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体制下,校企共同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师参加专业实践锻炼实施办法》、《企业兼职教师实施与管理办法》、《校企岗位互换管理办法》、《学院“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校企双向服务实施办法》、《教师参加行业企业技术研发管理和奖励规定》等制度,发挥各自优势构建“责任明确、管理规范、成果共享”的“双师”双向交流机制,共同推进“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专业带头人与企业部门管理人员、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或师傅之间的身份互换,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由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共同按企业要求规划专业发展、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参与教学、承担教研课题等任务;企业借助于学院的师资、场地、设备的优势,以项目合作形式开展校企之间新产品的研制、技术应用、技术开发、高技能与新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合作。2、构建实践基地共建机制在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体制下,校企共同制订《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引企入校管理办法》、《实训基地校企共管实施规定》、《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质量管理制度》、《校企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实施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工伤保险制度》、《校企共同促进学生就业的实施办法》等校企共建制度,构建“互利共赢、共建共管”的实践基地共建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促进学院和企业共同建设学习型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模拟仿真型实训基地建设。(三)以“校中厂”、“厂中校”建设为抓手,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合作办学理事会”指导下,各系“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进一步探索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校中厂”、“厂中校”建设为抓手,深化合作办学机制内涵建设,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1、依托园区和基地,打造“厂中校”电子工程系与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时创科技有限公司共建“SMT生产车间”和“小型工业化PCB制板车间”。学校投入115万元购买高速SMT生产设备,承担部分实训耗材和兼职教师费用,协助企业进行生产实训技术指导及运营管理,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企业投入710万元,负责主要生产设备、场地建设。该生产实训基地以企业为主、校企双方共同管理。企业负责承接订单,根据订单下达生产任务,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技术指导、质量监控和产品销售,参与专业建设和日常教学,接收学生就业;校方负责学生的组织管理、过程考核、技术支持等。学校根据具体生产任务,协调教学进程,及时安排相应的班级参加生产。机电工程系依托福州市金山工业开发区,建立“模具、数控产学研基地”,福州市金山工业开发区为我院免费提供生产车间,学院投入150万元设备,与园区内企业共享。产学研基地一方面为企业开展研发、设计、制造等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开展课题研究,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素质;还组织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培养教师的双师能力。同时我们还在基地设立函授培训站,为周边企业开办企业函授大专班,开展企业员工培训。该基地将成为我院模具技术对社会服务的窗口、产学研合作平台、师资实践训练中心、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基地。2、引企入校,打造“校中厂”学院投入101万元与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辉超市),在校内打造集经营与实训为一体,具有典型“校中厂”特色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在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指导下,建立由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工作组,双方共同制定校企合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学、经营、员工培训等方面的管理办法与实施,确保“校中厂”的有序运行。(2)改进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校企合作工作组负责具体落实“校中厂”整个运行与管理,采取“六合一”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课堂与超市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实训与经营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师资由永辉超市管理人员,门店经理、领班及优秀员工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以永辉集团门店的组织结构建立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轮岗为主的实践教学,采用“传帮带”和“教叫交”(现场教你做,现场叫你做、交待任务让你做)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模式,理论课程采取课题的形式进行研讨,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如何做生意”,“如何服务顾客”。同时建立和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建立起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发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3)完善实训考核方式改革考核方式,参照永辉门店优秀员工的考核标准,由学院和永辉集团共同制定学生业务技能的考核办法,解决了传统仅注重知识考核为重点的问题,注重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考评。考核内容由传统知识考核转向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由考试转向技能测试、课题研究、阳光心态、团队协作能力、服务意识、学习意愿、工作纪律、日常业绩包括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四)政校企联合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由省发改委投入300万元,鼎捷公司投入620万元建设基于制造业信息化软件系统应用平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投入1422万元建设工业自动化集成控制软件应用平台,学院投入400万元提供配套设备,政校企三方共同投资建设“福建省先进制造业软件公共服务平台”,依托我院具体实施,面向省内制造类企业开展公共服务。在平台下设行政管理部、企业培训部、技术支持部、应用推广部等4个部门,负责制订详细的实施步骤、计划进度、资金保障措施,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为本项目平台的成功实施提供充分的保障。同时选派本领域内科技、企业界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项目开发、方案论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发展。(五)联合企业大学,构建企业员工、师资和社会人员培训平台电子工程系与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等大型高新技术企业联合,组建成立“摩托罗拉工程学院福建授权培训中心”等校内专业培训机构,引进企业大学的专业实训设备、专业师资、课程模式和培训手段等优势教学资源,面向企业和社会开展岗位技能培训、行业技术认证和学生就业指导等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双方借助实训中心,在人才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重构、教材开发编写、实训基地管理等各方面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形成了学校、企业、学员三方互惠共赢的良性机制(六)建立“校企融合、互惠共赢”的神州数码网络技术学院神州数码网络技术学院是我院和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内容,以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为目的的校企共同体,以建立政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培养共育共管的管理机制、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与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为重点,推动政企校三方联动,深度融合,良性运行,进一步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院现设立七个系,36个专业,其中,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市场的现状,在去年31个专业基础上,增设了5个新专业。36个专业根据专业定位中招收生源层次(中职生、高中生、初中生)和合作办学模式的不同,共修订或新订了40个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我们围绕着以创建我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总体目标来进行。各系各专业按照我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方案的整体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与教学改革,制订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积极开展校本教材建设。同时按照我院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要求,各系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各专业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在各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发挥积极作用。几年来,学院依靠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形成了校企合作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优势,紧紧围绕人
本文标题:2011 年度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39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