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语文)高三语文综合训练(一)
1高三语文综合训练(一)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污渍./沙碛.溘.然/沟壑.殷.红/殷.切B.滂.沱/磅礴.徘徊./脚踝.开拓./落拓.C.汲.取/秘笈.嫔.妃/濒.危退避三舍./魂不守舍.D.针砭./贬.低埋.伏/阴霾.大大落落./落.井下石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变化,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发。A.消亡B.变化C.投机取巧D.任人唯亲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了解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研究中心设计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网络调查问卷,请公众就有关问题作出评价。B.《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对电影发烧友并不陌生,因为未上映之前相关信息已经在微博上广为传播;4月26日上映后更是掀起热议狂潮,最近两个月蝉联新浪微博热议话题的前10名。C.苹果公司表示,给所有中国的授权服务提供商下发新的培训材料,以确保每个为苹果产品提供服务的相关人员熟悉公司的政策,掌握公司“三包”规定。D.连续3天的雷雨天气导致成都双流机场航班延误,为尽快将旅客送到目的地,双流机场昨晚继续采取通宵运行来抢运滞留的旅客。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有比喻说,城市如人,面子要有,内在气质更不能丢。提起鹿特丹,______;提起维也纳,______;提起威尼斯,你的鼻子会嗅到水乡气息;是什么让世人为这些城市倾倒?是特色文化的魅力。____,____。画家齐白石曾对自己的学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城市建设莫不如此。____,____。只有保持个性和特色文化,城市才能生机勃勃、丰富多彩。①一味地简单模仿②你的耳畔会响起音乐之声③这些特有的文化因子④只能导致城市建设的雷同、刻板与僵化⑤你的眼前会浮现桅杆如林⑥就是城市的根本A.②⑤①④③⑥B.⑤②③⑥①④C.②⑤③④①⑥D.⑤②①④③⑥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2邳彤字伟君,信都人也。父吉,为辽西太守。彤初为王莽和成卒正。世祖[注]徇.河北,至下曲阳,彤举城降,复以为太守,留止数日。世祖北至蓟,会.王郎兵起,使其.将徇地,所到县莫不奉迎,唯和成、信都坚守不下。彤闻世祖从蓟还,失军,欲至信都,乃先使五官掾张万、督邮尹绥选精骑二千余匹,缘路迎世祖军。彤寻与世祖会信都。世祖虽得二郡之助,而.兵众未合,议者多言可因信都兵自送,西还长安。彤廷对曰:“议者之言皆非也。吏民歌吟思汉久矣,故更始举尊号而天下响应,三辅清宫除道以迎之.。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捐城遁逃,虏伏请降。自上古以来,亦未有感物动民其如此者也。又卜者王郎,假名因埶,驱集乌合之众,遂震燕、赵之地;况明公奋二郡之兵,扬响应之威,以攻则何城不克,以战则何军不服!今释此而归,岂徒空失河北,必更惊动三辅,堕损威重,非计之得者也。若明公无复征伐之意则虽信都之兵犹难会也何者明公既西则邯郸城民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亡逃可必也。”世祖善其言而止。即日拜彤为后大将军,和成太守如故,使将兵居前。比至堂阳,堂阳已反属王郎,彤使张万、尹绥先晓譬吏民,世祖夜至,即开门出迎。引兵击破白奢贼于.中山。自此常从战攻。信都复反为王郎,郎所置信都王捕系彤父弟及妻子,使为手书呼彤曰:“降者封爵,不降族灭。”彤涕泣报曰:“事君者不得顾家。彤亲属所以至今得安于.信都者,刘公之恩也。公方争国事,彤不得复念私也。”会更始所遣将攻拔信都,郎兵败走,彤家属得免。及拔邯郸,封武义侯。建武元年,更封灵寿侯,行大司空事。帝入洛阳,拜形太常,月余日转少府,是年免。复为左曹侍中,常从征伐。六年,就国。论曰:凡言成事者,以功著易显;谋几初者,以理隐难昭。斯固原情比迹,所宜推察者也。若乃议者欲因二郡之众,建入关之策,委.成业,临不测,而.世主未悟,谋夫景同,邳彤之延对,其.为几乎!语曰“一言可以兴邦”,斯近之.矣。(选自《后汉书·卷二十一·任李万邳刘耿列传》)【注】[世祖]即光武帝刘秀。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祖徇.河北,至下曲阳徇:攻取B.会.王郎兵起,使其将徇地会:恰逢C.则邯郸城民不肯捐.父母捐:捐助D.委.成业,临不测,而世主未悟委:放弃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会王郎兵起,使其.将徇地邳彤之延对,其.为几乎B.世祖虽得二郡之助,而.兵众未合委成业,临不测,而.世主未悟C.引兵击破白奢贼于.中山彤亲属所以至今得安于.信都者D.三辅清宫除道以迎之.语曰“一言可以兴邦”,斯近之.矣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明公无复征伐之/意则虽信都之兵犹难会也/何者/明公既西/则邯郸城民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亡逃可必也B.若明公无复征伐之意/则虽信都之兵犹难会也/何者/明公既西/则邯郸城民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亡逃可必也C.若明公无复征伐之意/则虽信都之兵犹难会也/何者/明公既西/则邯郸城民/不3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亡逃可必也D.若明公无复征伐之意/则虽信都之兵/犹难会也/何者/明公既西/则邯郸城民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亡逃可必也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邳彤征战杀伐,屡立战功。邳彤早先在王莽手下服务,后来投奔了刘秀。为刘秀推翻王莽、平灭王郎、中兴汉朝帝业,立下了汗马功劳。B.刘秀被王郎追剿时,众人慑于王郎兵势强大,主张护送刘秀回长安,独邳彤力排众议,主张合力抵御。刘秀认为他说得对,但没有采纳他的主张。C.邳彤忠诚于刘秀,始终不渝。在刘秀、王郎两军拉锯战中,邳彤的家人被王郎抓作人质,以此来要挟他投降时,邳彤不为所动。D.邳彤功劳卓著,显声扬名。辅佐刘秀建立东汉王朝,被封为灵寿侯、左曹侍中。史称其为“一言可以兴邦”之俊杰。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①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捐城遁逃,虏伏请降。(4分)②凡言成事者,以功著易显;谋几初者,以理隐难昭。(3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邳彤有“先见之明”的一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六年春遣怀[注]八首[唐]元稹其二检得旧书三四纸,高低阔狭粗成行。自言并食寻常事,惟念山深驿路长。其五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注】元和四年(809)七月,元稹年仅27岁的妻子韦丛去世。《六年春遣怀》是他在元和六年春写的一组悼亡诗,共八首,这里选了第二首和第五首。(1)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2)联系这两首诗,试举一例谈谈元稹诗歌的语言特色。(3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________,________。(《论语》)(2)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_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4)____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4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生态价值”概念是“生态哲学”的一个基础性概念,因而研究生态文明,必须弄清生态价值的含义。“生态价值”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地球上任何生物个体,在生存竞争中都不仅实现着自身的生存利益,而且也创造着其他物种和生命个体的生存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生物物种和个体,对其他物种和个体的生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价值)。第二,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及其个体的存在,对于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都发挥着作用,这是生态价值的另一种体现。第三,自然界系统整体的稳定平衡是人类存在(生存)的必要条件,因而对人类的生存具有“环境价值”。生态价值是一种“自然价值”,即自然物之间以及自然物对自然系统整体所具有的系统“功能”。这种自然系统功能可以被看成一种“广义的”价值。对于人的生存来说,它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价值”。同时,生态价值不同于通常我们所说的自然物的“资源价值”或“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所具有的“环境价值”。人也是一个生命体,也要在自然界中生活。人的生活需要有适合于人的自然条件:可以生息的大地、清洁的水、由各种不同气体按一定比例构成的空气、适当的温度、一定的必要的动植物伙伴、适量的紫外线的照射和温度等等。由这些自然条件构成的自然体系就构成了人类生活的环境。这个环境作为人类生存须臾不可离开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的“生活基地”,因而“生态价值”对于人来说,就是“环境价值”。人与自然之间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基本关系:首先,从实践论的关系看,人是主体,自然是人的实践和消费对象。在这个关系中,只有当自然物进入人的生产实践领域,作为生产的原料被改造时,自然物才具有了价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所引发的后果,一方面使人获得了生活资料,满足了人的消费需要与欲望;另一方面也使自然物在人的生产与消费中被彻底毁灭,失去了其本来的存在性。其次,人与自然之间还有一种“存在论”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人与其他自然物种一样,都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普通的“存在者”,它们都必须依赖于作为整体的自然系统才能存在(生存)。自然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平衡是一切自然物(也包括人)存在的必要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物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对人的生存具有“环境价值”。对人而言,自然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价值:自然的经济价值或资源价值,是一种“消费性价值”。消费就意味着对消费对象的彻底毁灭,因而自然物对于人的资源价值或经济价值是通过实践对自然物的“毁灭”实现的;而“环境价值”则是一种“非消费性价值”,这种价值不是通过对自然的消费,而是通过对自然的“保存”实现的。这就使人类生存陷入了一个难以克服的“生存悖论”;如果我们要实现自然物的经济价值(消费性价值),就必须毁灭自然物;而要实现自然的“环境价值”,就不能毁灭它,而是保护它。也就是说,人类不改造自然就不能生存;而改造了自然,又破坏了人的生存的环境,同样也不能生存。解决这个生存悖论的唯一途径就是,必须把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消费限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所能容忍的限度以内。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减少人类对自然的消费,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7期刘福森《生态价值观》,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5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研究生态文明,先要研究生态价值,还要掌握生态哲学这个基础性概念。B.任何生物个体,实现了自身的生存利益,对其他物种生存就有积极意义。C.自然界对人类的生存具有“环境价值”,因而它的稳定平衡是人类存在的必要条件。D.生态价值是一种“自然价值”,从“广义的”价值看,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价值”。E.在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中,自然物如果没有进入人的生产实践领域,就失去了价值。13.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人是主体,自然是人的实践和消费对象,人使自然物具有“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B.由适合于人类生活的自然条件构成的自然体系就构成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活环境。C.人与其他自然物种都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普通的“存在者”,都依赖于整体自然系统而存在。D.人类在自然中索取的经济价值或资源价值属“消费性价值”,彻底毁灭消费对象理所当然,无可厚
本文标题:(语文)高三语文综合训练(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4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