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场地设计的工作要点第5讲场地分区与建筑布局场地总体布局是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整个设计的关键环节。场地总体布局为整个方案设计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确立基本思路;为方案设计提供基本框架;协调建筑物内部功能与外部环境。因此场地总体布局决定整个设计的方向,关系到整个设计的成败。第一节场地分区第二节建筑布局第三节场地交通安排第四节场地绿地配置场地总体布局的任务场地总体布局的任务与内容场地总体布局的任务场地总体布局是在明确设计任务、完成设计调研等前期准备工作后,在分析场地设计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场地建设与使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对场地进行综合布局安排、合理确定各项组成内容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各自的基本形态,并作出具体的平面布置,从而决定场地的整体宏观形态。工作重点是以整体、综合的观点,抓住基本的和关键的问题,解决主要矛盾。目的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合理有效地组织场地内各种活动;促使场地各要素各得其所、有机联系;与周围环境协调。场地总体布局的任务图解场地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场地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分析工程项目的性质、特点和内容要求,明确场地的各项使用功能;分析场地本身及四周的设计条件,研究环境制约条件及可利用因素;研究确定场地组成内容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场地分区;分析各项组成内容的布置要求,确定其基本形态及组关系,进行建筑布局、交通组织和绿地配置。概括而言,场地总体布局解决两个基本问题:确定组成内容的各自形态确定各项内容之间的组织关系设计核心是组织好项目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处理好场地构成要素之间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功能、空间、视觉和景观)。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一)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使用的合理性满足工程项目使用要求;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合理的空间场所;良好的日照通风;方便的交通联系。技术的安全性滨水场地的设计考虑防排洪;坡地场地的竖向设计;火灾、地震、空袭等;场地的疏散通道、消防车道和出入口。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二)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建设的经济性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注意节约;尽量多保留一些绿化用地和发展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地形适应和利用为主,适当改造,充分结合地形;合理利用土地进行功能布局和道路交通组织,避免大量挖、填方和破坏自然;尽可能选择节能节地的方案。如:适当减小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具有显著的节地效果;北方建筑布局不宜过于分散,体型变化不宜过大,这样有利于节能;建筑空间组合时注意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以减少人工能耗。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三)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环境的整体性任何建筑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保持着某种关系。建筑外部空间是从场地外部进入建筑之间的过渡,是建筑功能的外延,也是建筑形象的衬托;考虑使用者的行为活动、视觉及心理感受对场地整体环境的影响;纪念性建筑场地考虑道路、绿化、广场和小品等一系列外部空间要素对主体建筑的烘托作用;居住性建筑场地考虑住宅布置与外部绿化景观、活动场地等的有机结合;城市空间中的建筑考虑其与周围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采取与周围融合、衬托、突出的方式。场地分区的前提——1、场地使用分析在对场地的使用进行分析,了解其组成内容及功能布局,研究特定使用要求的影响因素,是进行总体布局的基础。明确项目建设性质项目建设性质主要有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两类;新建项目场地的约束条件较少,设计条件多以自然条件为主,布局安排灵活自由;改扩建项目场地的现状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制约因素较多,设计条件多以建设条件为主。场地分区的前提——2、使用功能特性场地使用功能分析使用功能特性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办公建筑、教育建筑、文化建筑、文娱体育建筑、医疗(卫生)建筑、商业建筑、交通运输建筑、纪念性建筑。文化建筑应注意吸取地域建筑空间组织特色,体现特有的文化内涵;商业建筑应注意人流、车流和物流等各种交通流线的合理组织;度假、疗养建筑应采取化整为零、灵活自由的布局方式,形成与自然环境交融的氛围;纪念性建筑应重视精神内涵和寓意的表达,常以规整、严谨的形式,形成秩序感强烈的空间序列;观演建筑应合理处理各种人流和出入口,妥善组织交通集散;博览建筑应处理好各展室的空间组织,保证参观路线的顺序性和选择性,同时还需解决好陈列区与藏品库之间的关系。场地分区的前提——3、功能组成内容场地使用功能分析功能组成内容依据是业主提出的设计任务书;建筑的组成内容是场地主要功能的体现;直接功能要求的室外场地:运动场、露天游泳池、室外展场;完善建筑物内部功能的室外场地:交通集散、绿化景观、工程设施;以旅馆建筑为例:旅馆建筑主要由客房部分、公共部分和辅助部分组成,解决这三部分的相互关系和各自形态是场地总体布局的关键,可采取集中式、分散式或两者结合的混合式布局。在主要入口前,应设有交通集散空间引导人流和车流;底层休息厅的位置可与室外绿化庭园结合考虑,以获得室内外空间的流通和环境的赏心悦目。场地分区的前提——4、使用者需求分析场地使用功能分析使用者需求分析使用者的人群构成按身份分:外来使用者和内部工作人员;(商业建筑中的顾客与内部职工)按活动性质分:步行、等候、停车和休憩等;(商业、办公、文化建筑)按年龄层次分:老人、儿童和年轻人;(居住建筑)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往往是调研报告的重点)必要性活动:直接目标性活动;如购物、观展、餐饮等。自发性活动:间接目标性活动;如散步、休憩、观赏等。社会性活动:有赖他人参与、受到影响的活动;如儿童游戏、相互交谈等。了解使用者行为需求的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般性、普遍性的活动特性和行为心理需求;现场观察:观察类似场地使用情况。了解使用者活动方式、范围和规律;直接调查:采取问卷、访谈等形式直接了解使用者需求。实例:深圳大学教学中心区场地分区场地分区就是将基地划分成若干区域,将场地中所包含的内容按照一定关系分成若干部分组合到这些区域中去。场地分区的思路从内容组织的要求出发来进行功能分区和组织从基地利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用地划分内容分区分区的依据各分区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地划分集中的方式均衡的方式场地分区的思路场地分区的思路从内容组织的要求出发来进行功能分区和组织将性质相近、使用联系密切的内容归于一区。从基地利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用地划分将用地分为主体、辅助建筑用地;广场;停车场;绿化庭院等。内容分区—分区的依据(一)分区的依据功能性质:功能特性是对内容进行划分的最基本依据,将性质相同、功能相近、联系密切,对环境要求相似和相互间干扰影响不大的内容分别归纳、组合形成若干个功能区。因此场地分区也称为功能分区。内容分区—分区的依据(二)分区的依据空间特性:从功能所需空间的特性入手,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整合在一起,将性质相异或相斥的做妥善的隔离,使分区可沿多条线索进行。空间的动与静:按照使用者活动的性质或状态来划分动区与静区,这中间有时又有中性空间形成联系与过渡。如文化馆场地中阅览、展览部分为静区;游艺、交谊部分为动区;之间的室外展场、绿化庭院为中性过渡空间。空间的公与私:按照使用人数的多少或活动私密性要求来划分公共性空间和私密性空间,介于两者之间的则为半私密空间。如居住小区公共中心为公共性空间;组团绿地为半公共空间;宅前小院为相对私密性空间。空间的主与次:按照场地中项目的功能来划分内主要空间、次要空间和辅助空间。如博物馆的陈列室是主要功能空间;库藏和研究部分是提供服务的次要空间;锅炉房、车库、配电间和机械设备用房等为辅助空间。空间的内与外:对外空间与场地主要功能相联系,直接供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使用,对内空间用于内部作业,主要供工作人员使用,一般不对外来人员开放。如食堂的餐厅部分属于对外空间;厨房、库房部分属于对内空间。内容分区—分区的依据(三)内容分区—各分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内容分区—各分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分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联结关系;位置关系联结关系:指各分区之间的交通、空间和视觉等方面的关联形式。其中交通联系一般又是最主要的,直接影响着功能的组织。空间、视觉关系如:视觉廊道、景观轴线等。位置关系:指各分区之间是相互毗邻还是隔离;与场地外部的关系是直接还是间接。表现为内与外、前和后、中心与边缘等的相互位置,以及与场地出入口的关系等。用地划分用地划分集中的方式:将用地划分为几大块,性质性同或类似的尽量集中在一起布置,形成较为完整的地块,分区明确,各得其所。这种方式适用于地块较小、项目内容较为单一、功能关系相对简单明确的用地。均衡的方式:对于项目内容多样复杂的场地,一般采取用地均衡的方式,将场地内容均衡地分布,使每部分用地都有相应的内容,从而都能发挥作用。直接将用地较均衡地细划为较小的区域,将内容在满足自身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分解,组合到各区域中,使每个区域各有其用;先根据不同的性质将用地划分为几个相对集中的区域,使场地整体划分明确,然后进一步调整各区域之间用地面积的比例关系,并对各区域用地再次细分,从而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相应内容的均衡分布。用地分区——总结“分”与“合”合理、有序、简明清晰、一目了然建筑布局建筑布局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在建筑布局时要考虑朝向的选择和间距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日照、通风和防火等方面的问题,符合相关设计规范,满足卫生、安全和经济等基本要求。影响建筑间距的因素有哪些?建筑间距是指两幢相对的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距离。影响建筑间距的因素有:1、日照间距,2、通风要求,3、防火间距,4、其它因素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用地条件用地大小和形状地形地貌植被景观地区气候及场地小气候建设现状周围环境功能要求用地大小和形状用地大小和形状用地面积宽裕时,建筑布局有可能采取分散式;用地面积紧张时,建筑布局应尽量集中紧凑;用地形状规则时,建筑布局规则有序;用地形状不规则时,建筑布局要因地制宜,合理灵活的安排。用地形状实例分析(一)用地形状实例分析(二)地形地貌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用地条件地形地貌地形条件一般时,设计自由度大,但地形为设计提供的借用条件较少;地形条件复杂时,设计自由度小,但地形常可为设计提供特殊条件。植被景观用地条件植被景观植被景观实例分析地区气候及场地小气候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用地条件地区气候及场地小气候地区气候及场地小气候分析(一)建设现状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用地条件建设现状场地内原有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也是场地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酌情采取保留、保护、利用、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方式,以求减少浪费及避免对环境文脉的破坏。周围环境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用地条件周围环境功能要求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功能要求功能要求实例分析建筑布局的基本要求建筑布局的基本要求建筑朝向的选择日照因素风向因素其他因素建筑间距的确定日照间距通风要求防火间距影响建筑间距的其他因素建筑朝向的选择建筑布局的基本要求建筑朝向的选择日照因素我国气候带横跨寒带、亚寒带、温带和亚热带,南北方日照特点差异显著。寒冷地区冬季应尽量争取日照,炎热地区主要考虑夏季避免接受过多的太阳辐射。风向因素寒冷地区注意防寒、保温和防风沙炎热地区要重视组织自然通风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建筑物朝向还要结合场地具体条件,如道路走向、周围景观、地形变化和用地形状等。日照间距建筑布局的基本要求建筑间距的确定日照间距:前后两列建筑物之间为保证后排建筑物在规定时日获得必需日照量而保持一定的距离称为日照间距。日照间距系数:L=D/HL=D/(H-H1)防火间距建筑布局的基本要求建筑间距的确定防火间距民用建筑防火间距高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影响建筑间距的其他因素建筑布局的基本要求建筑间距的确定影响建筑间距的其他因素教学楼与教学楼、图书楼、实验楼、办公楼等建筑长边平行布置时,建筑防噪间距
本文标题:建筑布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48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