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民工——中国独特的群体(第二组)班级:社工091姓名:韩璐璐学号:200900254108一、农民工问题(一)农民工的概念我国政府定义:“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的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时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二)农民工的出现•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方面产生的所有制多元性、区域发展的差异性、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性、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原有劳动力的过剩性、城市化的加速性等一系列发展态势,引起了20世纪80年代人口流动规模迅速扩大,1989年第一次出现了“民工潮”。•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原有劳动力的过剩性是一个前提性的因素。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仅存18亿多亩,按农村现有劳动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进行推算,仅需1.5亿劳动力,而现在农村约有劳动力4.98亿,剩余农村劳动力近3.5亿。20世纪80年代的民工潮(三)农民工的生存困境1、农民工经济现状•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工对流入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外国资本是朝着“廉价劳动力”而来投资的,外资追求利润,尽可能地压低工资水平,加之中国劳动力过剩量大,就业竞争起到了压低工资水平的作用。而私营的中资企业、乡镇企业,则采用“低工资”模式操作。这样,各类企业农民工工资普遍较低。•农民工的低收入状况,决定了一部分农民工无经济能力把未成年子女带到身边,而是留置在家乡,以降低养育子女的成本。2、农民工社会现状•农民工的社会现状的最大特点是其流动性。以流动的空间性分析:其流向主流是从农村向城镇;其区域以省内流动为主,跨省流动向东南倾斜,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京津连流动人口圈、沪宁杭流动人口圈、广深厦流动人口圈。这种空间远距离的流动,且就业在城市、行业、单位间的不稳定性即流动性,使部分农民工难以把小孩带在身边共同生活。•农民工的职业行为的基本特点是非农化,但主流职业行为多与城镇主流职业相分离,基本上是城镇原有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的一种补充,甚至是流入地当地劳动力所不愿意干的粗活、重活、脏活。具体职业类型主要是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业、建筑业,以及层次较低的服务业、家庭雇佣等。农民工的职业具有低层性的特点,决定了其社会地位处于城市社会下层,或谓“边缘化”状态。•城市二元的户籍制度在一定时期内体现了它的合理性,一是缓解了农民工流入地城市的市政建设的压力;二是避免了曾经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过的“贫民窟”这一社会问题;三是有效地降低了民政救助规模与社会保障压力。但是,这是以牺牲农民工的权益,牺牲社会公平而实现的。它形成了一种“现实中的农民进了城,制度中的农民没有进城”的尴尬局面。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重要手段的户籍制度,特点主要表现在户籍制度与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制度的不公平的结合。3、农民工的生存问题(1)居住、工作条件恶劣,闲暇时间少,精神生活匮乏。劳动时间长,环境设施简陋。一些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工地、宿舍昏暗拥挤,卫生条件差,生产生活设施普遍比较简陋,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处于城市边缘状态,没有融入城市居民之中。来自生存和生活的压力以及离乡背井的孤独,给许多农民工的心理蒙上了阴影。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一部分农民工采取消极的生活方式,有的将自己封闭起来,有的则借酒消愁甚至寻衅滋事。(3)处于非福利状态: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基本上把他们排除在外。(4)处于收入高风险状态。合同签订率低且不规范,按月领工资难。农民工自身在上述生存条件下,从经济开销、人身安全、生活稳定度等角度考虑,选择把子女留置在家乡。在一定的时期,农民工收入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城乡二元制户籍壁垒(实质是社会保障资格如住房、低保、失业保险等的藩篱)只能逐步拆除,一部分农民工带子女进城需要居住、生活、管带、上学等条件难以一一满足;因此,留守儿童的存在是一个带有必然性的社会现实。二、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指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较多地表现出的非良性的情感、道德、行为、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目前因为涉及到数以1000万~2000万人口,因而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一)留守儿童问题1、情感方面•对于尚处在中小学生阶段的留守儿童,依恋性情感还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但由于其家庭的不完整性和缺乏父母的亲情感染以及农村现有社会体系对他们的关照不多,他们的这种依恋性情感很难得到满足,情感孤寂。•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活中受到的委屈无处倾诉,或者是缺乏良好的倾诉对象以及对他们的及时正确的辅导,不利于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二是由于得不到父母的亲情感染和关照,缺乏情感的慰藉,不少留守儿童就必需寻求情感生活的替代,于是上网聊天,交笔友的比较多,影响学习。2、道德行为方面•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认识形成过程的研究表明,低龄段的儿童从行为到思维或从感知运动格局到概念的过渡还没有完成,其间经历着“一个缓慢的分化过程”,“这个过程依赖于同化性转换作用”,而在这种同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便是对成人行为的模仿。这一模仿过程是通过成人行为的耳濡目染,其中不仅有语言表达方式与语言内容,更有为人处世的道德行为,而家庭正是这种接受耳濡目染最直接、最多、最深的环境。父母平时对儿童的教诲、奖励与惩罚的控制方式、管教方法与态度、行为示范等对于儿童的抗拒诱惑、罪疚感的态度以及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均能产生积极的决定性的影响。•留守儿童远离父母,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与帮助,在情感上也得不到关心,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偏离主流的道德价值观,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学习行为方面•艾利克森的人格理论,少年儿童时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有赖于在成年人(主要是家长)的激励、支持和鼓励之下获得对学习知识渴望的满足。•问题表现在部分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涣散,陷入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由于目前对留守儿童而言,他们较少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器重,因此,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他们就采取了消极的自暴自弃态度,这种态度又使了他们学习动力不足,信从“读书无用论”,这些负面影响连锁地产生恶性循环。4、社会交往行为方面•人际交往能力是儿童成人之后立身处世的基本能力。儿童和周围人或其他儿童的交往活动,直接影响着儿童心理各方面的发展。社会交往既是社会行为发展的表现,又直接推动社会行为的发展。•由于缺乏亲情的关爱和制度化的社会支持体系对他们关照不够,他们不得不寻求一种自我保护。但这种功利性的交友往往是结交一些哥们义气的朋友,而且,社会上一些心怀叵测的人也正好趁机而入,容易上当受骗,染上不良习气,走上歪门斜道,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5、心理健康方面•在个案访谈和座谈会调查中也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性情孤僻、胆小,容易出现偏执、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6、安全方面•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对突发性事件应变自救能力差,偶发性事件频发•留守儿童离家出走(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1、家庭教育的缺陷•社会化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是一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直接的互动,自我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孩子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而试图成为父母所期望的人。•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家庭教育具有先主性的特点,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亲子关系状况。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儿童的顺利社会化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抚慰感;正向的亲子沟通使孩子易于接受父母的意见,内化父母的规则与期望,避免孩子产生不良行为。而父母外出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机能单一化,致使留守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资源严重不足。2、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缺陷•教育管理方式的简单化:只看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而忽略了他们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农村社区和学校互相推诿教育责任•只重视升学率,忽视了对留守学生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把留守儿童看成包袱,视为一块“心病”3、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弱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够稳定•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干部队伍素质偏低•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有限(三)留守儿童问题的特点1、社会性2、普遍性:农民工的普遍性、留守儿童的普遍性、留守儿童负面影响具有普遍性、留守儿童问题的普遍性3、长期性:我国城市化的过程具有长期性、政府某些政策的“属地原则”具有长期性、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具有长期性、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群体具有长期性4、复杂性:家庭、学校、社区、政府难以划分责任范围5、严重性:弱势群体、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6、个案性:一个具体的人、有其特殊的小环境、留守儿童的失常与越轨具有突发性(四)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1、加强对策研究;2、是进一步健全法制;3、新设教管资源;4、实现教管主体的资源组合;5、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6、加强舆论监督;7、加强社会工作;8、优化家长对留守儿童的管教水平。三、留守妇女农村留守妇女是个特殊的群体,其生存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留守妇女问题在两个层面上日益引起我们的关注:一方面,留守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和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的主力军,家庭教育的实际承担者,以及文明乡风和基层民主的主要参与者,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留守妇女作为又一个弱势群体,她们自身承担着生理、心理、安全等多重负担。因此要重视农村留守妇女的作用,解决她们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留守妇女(一)农村留守妇女问题1、生产负担重,家庭压力大。机械化程度低、农忙劳动强度大。同时还要承担赡养老人、抚养孩子、收拾家务、社交往来等家庭琐事。2、精神生活匮乏,幸福指数低。串门、看电视、打牌为主要消遣。空间距离阻碍夫妻感情交流与沟通,情感危机。3、安全隐患大,维权意识弱。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人口结构变化使治安问题日益突出,人身与财产安全极易受到侵害(强奸、盗窃等)(二)原因分析1、思想观念:受农经济影响,传统观念打下深刻烙印。她们趋向于依附丈夫,以家庭为中心,处于辅佐和服从的地位。2、政策:由于户籍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城市没能给农民工家庭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不能享受一系列资源。3、自身:城市提供就业岗位大多消耗体力,难以适应。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接受再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机会较少,处于劣势。(三)解决建议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有关政策。加强调查研究,尽快制定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就业发展的政策,降低农民工和家属进入城市和在城市居住、就学等经济成本。加快经济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加大农村农民教育体系建设,提升留守妇女素质。对农民进行包含知识、科技、技能、法制、道德等全方位的系统学习和培训,重点培养一批“留守妇女”致富带头人。3、为留守妇女提供更多的人文关爱。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建议医疗卫生部门要建立对留守妇女的健康支持系统,定期免费为留守妇女提供健康检查和咨询,关爱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四、留守老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强,老年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伴随着老年人得增多,老年人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更是其中的典型。众所周知,目前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是居家养老,而农村老年人则全是在家里养老,由子女供养,但是农村老人不同于城市老人,他们基本上都没有经济来源,均由其子女给他们生活费,这些经济问题直接引发农村留守老人其他方面的问题。留守老人(一)产生原因1.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的寿命大大延长。人们主观上有观念的转变,老人和子女都更趋向于独立生活。2.城乡差距拉大。虽然大部分年轻人对自己的父母有强烈的赡养意愿,但迫于现实的压力,为了生活得更好、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不得不外出务工和学习,这是留守老人出现的
本文标题:26农民工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8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