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明宫地区调研报告1、大明宫区位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明城墙以北1公里处,地跨新城、未央两区,总面积3.5平方千米。一、大明宫概况大明宫位于陇海铁路以北,城市中轴线——未央路两侧,包括大明宫遗址及周边区域。•1调研概况1.1区位概况1.2历史沿革1.3城市文化环境•2大明宫地区调研现状2.1外部空间环境现状2.2存在问题及分析2.3国内外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现状•3大明宫地区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3.1大明宫地区环境现状3.2外部空间的组成要素3.3大明宫地区商业街区的文化氛围塑造3.4实例分析•4历史文化与商业街区的契合点4.1留住文化街区的根4.2创造可持续商业文化街区•结语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规划面积为19.14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区面积29.08平方千米,北至环园中路-太华北路-北二环,南至环城北路-华清西路,西至未央路-红庙破路-星火路,东至东二环北延伸段-东二环路。其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3.2平方公里,周边改造区域12.74平方公里,北二环以外集中安置区3.2平方公里1、大明宫区位2、大明宫历史沿革大明宫建于公元635年,位于唐长安城北部龙首塬上,是唐朝的政治中心,是我国中古时期最壮丽的皇宫。现存的大明宫遗址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格局最完整的古代宫殿遗址群,是世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61年该遗址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随着陇海铁路的建设,大量的铁路工人搬迁到此。上世纪八十年代,走进道北的二马路,低矮毡棚仍比比皆是,一切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临时性”印象。经历了房屋自改自建后,二马路一带仍然街道狭窄,房屋拥挤。2008年11月,保护工作实施前大明宫附近样貌2、大明宫历史沿革2010年10月1日大明宫遗址公园开园大明宫遗址公园——含元殿通往台基的大台阶含元殿是大明宫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虽然大殿未完全复原,但从高台基、大台阶仍能看出往日盛唐时得繁荣景象。3、大明宫遗址公园总体规划(1)定位:以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和展示盛唐文化为特色,建设集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新区。3、大明宫遗址公园总体规划(2)规划范围:北至环园中路—太华北路—北二环,南至环城北路—华清西路,西至未央路—红庙坡路—星火路,东至东二环北延伸段—东二环路。整个遗址区保护改造规划面积为19.16平方公里,跨未央、新城和莲湖三个行政辖区。其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3.2平方公里,周边改造区域12.76平方公里,北二环以外集中安置区3.2平方公里3、大明宫遗址公园总体规划(3)规划格局:一心两翼三圈六区一心: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两翼:以火车站北广场为轴心,沿陇海线形成东西两大城市改造板块;三圈:形成未央路、太华路、北二环三个商业圈;六区: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区、商贸服务区、商务核心区、改造示范区、中央居住区、集中安置区等六个功能区。3、大明宫遗址公园总体规划(3)规划格局:商业区发展布置日前,已开发的北三环大明宫家居建材批发市场五金、管业、石材、玻璃型材四大区域能够为西部市场提供板材、木地板、门业、五金、管业、石材、玻璃型材等几十个大类,数千种品牌,数万种商品。开发强度3、大明宫遗址公园总体规划(3)高度控制:遗址保护中,通过对遗址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的保护,达到全面保护大遗址的目的。同时,通过控制这三个区的建筑高度,使得大遗址更全面的展示自己文脉。大明宫地区的商业建筑同样要尊重文脉的延续,严格的控制建筑的高度与体量。3、大明宫遗址公园总体规划(4)景观规划:大遗址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历史原生环境非常脆弱。因此对遗址周围景观的规划是对遗址保护的重要措施。在商业街区的设计中,如何将景观与文化相结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二、大明宫周围现状及分析1、遗址周边环境演变2、遗址周边现状(1)人员组成复杂2、遗址周边现状从1992年,太华路建筑装饰材料批发市场建成开业。由于建材市场近临火车站,区位的优势使其得到迅速的发展。此地的建材经营者多为外地人,其中70%的建筑为出租用房。(2)居住环境差2、遗址周边现状房屋租赁费成为当地村民一项主要经济来源。这是附近村民违章在遗址上扩建、加建房屋的主要原因。这直接导居住环境的下降。(2)居住环境差2、遗址周边现状大多数房屋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已经破败不堪(3)治安条件恶劣(4)交通状况差2、遗址周边现状(5)环境污染严重(6)生活服务设施短缺2、遗址周边现状这些城市环境污染如废气、废水、垃圾等污染相对郊外遗址严重3、现状分析历史街区由于形成时间较早,适应性较差,所展现的时常是一种多样性的混合状态,逐渐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1.物质性老化历史街区内大多建筑物都已经超过使用年限,加上天气,地基变动,交通振动或较差维护的影响,建筑物的物质性条件严重恶化。2.道路交通条件得不到改善历史地段往往不能满足城市基础设计对地下空间的要求。3.文化危机4.经济发展失衡建筑设施等会对遗址形成占压,对未发掘的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造成阻碍,同时也有可能对潜在的遗址造成破坏,遗址的整体保护保护工作开展较困难。处于被大城市稠密区包围的大明宫遗址区域,正面临着逐渐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和严重破坏的危险,这些危险将导致它所代表的历史价值和文明价值的丧失。遗址效应发展态势:目前遗址开发已经成为一种扩散式的发展,由最初的遗址本体发展到向周边辐射式发展,同时带动周边经济。应有秩序的发展内圈、中圈、外圈,成为一个有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商业街区的发展与遗址的关系最为密切三、大明宫历史文化与商业街区的契合城市商业空间模式图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立不仅可以使遗址的保护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另外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唐大明宫遗址作为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的高水平与示范性。使唐大明宫遗址的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可以使遗址的价值体现得以有效的提升,从而带动其社会、文化、环境、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现代社会,遗址及其巨大价值正逐步被各阶层的人士所认识,是对城市文脉延续的重要体现。新的西大街的定位:唐风大气,明清细腻以唐风为主,兼具明清风格与一体的仿古大街改造过程中考虑的要素分析:1建筑形式与体量改造前,西大街延续的明清以来城市发展的机理,并没有经过整体的保护,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整体发展不协调,建筑风格混乱破败改造后,确定建筑是仿唐风格,建筑的体量采用构图横向上的三段式,大体量的建筑分成三段空间,中部入口做特殊处理。2道路交通一直保持旧有格局,沿线设有地下停车场,交通流量大,形式为双向四车道,交通问题突出西安西大街借鉴经验借鉴的经验:改造过程中考虑的要素分析:改造后,西大街主体改为双向四车道,中间设2m的绿化隔离带,并设有公共交通专用车道。设有8个地下公共停车场以及若干个地面非机动车停车场。3开敞空间和绿化经过改造,西大街共有钟鼓楼广场、鼓楼西广场、正学街浮雕广场、城隍庙广场、西门北广场和西门南广场6个广场。均设有绿化、座椅设施。西大街的绿化体系以行道树、街头绿地和广场绿化为主。4街道小品集标识体系小品布置上,以传统风格为基调的设计风格。标识系统形式统一为有中国传统花纹和元素的时刻标识碑,也体现了唐风古韵的特色。存在的问题:1尺度偏大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之间形成的尺度关系不同,会引起行人各异的心理反映。街道宽度为D,街道两侧建筑物的高度为H:D/H等于1时:行人会感觉内聚、安定、不压抑D/H等于2时:内聚向心的空间,也不会产生排斥感觉D/H大于3时:排斥、离散、失去围合感而西大街D/H是5.6~2.0,空旷感、距离感,这种尺度的失衡破坏了改造前良好的商业氛围,总的说来就是“不聚气”吸引力不足,人流稀少。2建筑形式有待商榷目前留存的重要建筑钟楼、鼓楼、都城隍庙等均为明清建筑风格,是城市肌理的自然遗迹。而西大街的改造,将建筑形式人为的定为仿唐风格,虽然整体上雄伟大气,但仿唐一条街与历史遗存的明清建筑风格格格不入。新建的仿唐建筑与明清遗存格格不入3历史特色表现不够除了在建筑形式上有所体现和表达外,对历史文化产业的发掘并不到位。改造后西大街的民生百货改造后西大街的服装城4人性化关怀不足商业建筑时代百盛、民生、中环等处缺少关怀性,设置的并不合理,也没有起到预计的人文关怀的作用。5社会结构改变,产业布局不合理规划定位上为商业金融街商业上,功能与东大街重复,没有形成特色,吸引力不足;金融上,虽有多家银行,但未形成规模。街道独特的历史感并不只是因为建筑形式和风格这些表层的结构改变而丧失,而是在于深层结构的改变。
本文标题:大明宫地区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94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