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复习资料(函授)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填空题1、油气田勘探常用方法有以下四种:地质法、地球物理法、地球化学法、钻井法等。2、油气勘探分为区域勘探、圈闭勘探、油气田评价勘探三个阶段。3、区域勘探的对象是含油气盆地和含油气系统。4、油田构造包括构造类型、倾角、闭合高度、闭合面积、构造被断层复杂化程度及构造主要参数等。5、我国油气田开发的方针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实现稳产高产。6、按照表征的内容划分的储层地质模型有:储层结构模型、储层流动单元模型、储层参数分布模型。7、地质模型通常可以分为下面几种类型:单井地质模型、注采井剖面地质模型、注采井组地质模型、油气藏整体地质模型等。8、地质建模的基础资料包括:地层、构造、储集层、隔层及夹层、油气藏、储量等。9、构造类型包括: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岩性构造等。10、地震反演可以分为三类,直接(递推)反演、模型反演、地震属性反演等。11、储层建模的两种基本途径是:确定性建模、随机建模。12、储量从大类上可分为以下两类:地质储量、可采储量。13、油气田从发现起大体经历圈闭评价、油气藏评价和开发三个阶段。根据勘探、开发各个阶段对油气藏的认识程度,可将油气储量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14、油气储量计算,目前应用的方法有容积法、动态法、类比法。15、油层对比的依据有:岩性特征、沉积旋回、地球物理特征。16、目前国内外应用的注水方式或注采系统,主要有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和点状注水四种形式。17、地层压力包括原始地层压力、目前地层压力和流动地层压力。18、影响周期注水效果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地层参数、注水方式参数。19、开发指标预测方法主要有:经验公式类、水动力学公式类、物质平衡方程类、油藏数值模拟类、通用预测方法类。20、油田建设总投资由勘探投资和开发投资两部分组成。21、油藏经营管理的关键过程有:建立目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监督监控、评价、修正、循环直到终止。一、名词解释1、区域勘探:从盆地的石油地质调查开始到优选出有利含油气区带为止的全过程2、圈闭预探:是在区域勘探优选出的有利油气聚集带上,是在详查所指出的有利含油构造上进行的地震详查和钻井3、油气田评价勘探:在预探提供给的有利区域上,加密地震测网密度,加深钻探,进行油气井的试油和试采,开辟生产实验区,研究开发规律4、油田地理:说明油田的地理位置、行政归属、油田区域范围、地理环境,简述国家或地方队环境保护或生态要求。5、勘探简史:包括油田所属的区域构造位置、工区范围、区域地质背景及油气富集规律;油田勘探开始的年份、经历的阶段、重大勘探部署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发现井产油的时间、油层以及试油工作制度、压力、日产量、并说明油田范围内的地质探明储量和控制储量等6、油田资料概况:包括地震工作量、钻井和取芯、测井、分析化验、测试、试油和试采等。7、地质建模:将地质、测井、地球物理资料和各种解释结果或者概念模型综合在一起,生成三维定量随机模型8、油气藏: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界面的聚集弹性气驱9、弹性气驱:依靠油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能量驱油的油藏为弹性驱动油藏10、溶解气驱动:当油层压力下降到低于饱和压力时,随着压力的降低,溶解状态的气体从原油中分离出来,形成气泡,气泡膨胀而将石油推向井底。11、水压驱动:当油藏存在边水或底水时,则会形成水压驱动。水压驱动分为刚性水驱和弹性水驱两种。12、气压驱动:当油藏存在气顶时,气顶中的压缩气为驱油的主要能量,该驱动方式称气压驱动。气压驱动可分为刚性气驱和弹性气驱。13、重力驱动:靠原油自身的重力将油驱向井底称为重力驱油14、绝对地质储量:凡是油气显示的地方,包括不能流动的油气都要计算的内在储量15、可流动的地质储量:在底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原油及天然气总量。16、可能开采的地质储量:在现有经济、技术、工艺条件下,有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油气储量。17、预测储量:指在技术条件不确定情况下,预计可开采的储量18、控制储量:指圈闭预探获得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勘探过程中计算的储量19、探明储量: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是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20、原油采收率:油田报废时的累积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21、注水方式:注水井在油层所处的地位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排列关系22、综合含水率:指月产水量与月产液量的比值23、吸水系数:注水井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24、采液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的日产液量25、流动压力:在油井正常生产时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26、采油速度:年产油量与其相应动用的地质储量的比值。27、采出程度:累积采油量与动用地质储量的百分比。28、勘探投资:主要是物探工作和打探井费用,其余是研究、试验、管理费用。二、简答题1、简述区域勘探的主要任务。答:查明区域地质及石油地质条件;进行早期含油气远景评价和资源量估算;评选出最有利的坳陷(凹陷)和构造带;提出预探方案。2、简述油气田评价勘探的主要任务。答:进一步探明含油气边界及油气田特性;提交探明储量;对油气藏进行综合评价及经济效益预测分析;为开发方案编制提供地质基础资料及相关参数。3、简述在编制一个区的油气田开发方案时需要的资料。答:地质特征资料,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资料,压力、温度系统及初始油气分布资料,生产动态资料,一些特殊资料。4、简述我国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的原则。答:1、在油田客观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完成国家对原油的生产计划;2、最充分地利用天然资源,保证获得较高的原油采收率;3、油田生产稳定时间长,且在尽可能高的产量水平上稳产;4、具有最高的经济效果,即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采出所需的石油。5、简述低渗透砂岩油藏和裂缝性层状砂岩油藏的开发原则。答:1)对于低渗透砂岩油藏,要在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采取低污染的苏安静完井措施,早期压裂改造油层,提高单井产量。对于具备注水、注气条件的油藏,要保持油藏压力开采。2)对于裂缝性层状砂岩油藏,要搞清楚裂缝发育规律。其中,需实施人工注水油藏要模拟研究最佳井排方向,要考虑沿裂缝走向部署注水井,掌握合适的注水强度,防止水窜。6、例举编写油气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答:油田概况;油藏地质物理特征;储量计算及评价;油藏工程设计;对钻井、完井、测井技术及动态监测方案的要求;采油工程设计;开发技术经济分析;开发方案实施要求。7、概述油藏工程设计包括的内容。答:开发方式的确定;层系划分及井网系统(油层非均质分析、层系组合分析、注水分析及注采井网)的论证;压力系统;油井产能及开发速度分析;采收率的预测;方案的对比及优选;推荐最优方案。8、开辟生产实验区的目的是什么?答:1)深刻认识油田的地质特点2)落实油田储量3)研究油层对比方法和各种油层参数的解释图版4)研究不同类型油层对开发部署的要求,为编制开发方案提供本油田的实际数据。9、开辟生产实验区的原则是什么?答:生产实验区开辟的位置和范围对全油田应具有代表性;试验区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把试验区对全油田合理开发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试验区要具有一定的规模;试验区的开辟应尽可能考虑地面建设10、简述常规气田的合理开发程序。答:开发概念性设计;开发可行性研究;开发总体方案设计;开发实施方案;开发方案调整。11、简述三级两步建模流程。答:常规地质模型的建立技术流程为三级两步建模。三级是指单井地质模型、二维地质模型(平面、剖面)和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两步是指储层骨架模型的建立和岩性模型的建立。12、简述油气藏数值模拟的基本过程。答: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离散化;建立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求解;编写计算机程序。13、简述油藏天然驱动类型。答:1)天然水驱油藏2)气顶驱动油藏3)溶解气驱油藏4)弹性驱动油藏5)重力驱动油藏6)综合驱动油藏14、简述采收率的影响因素。答:1)地质因素:包括天然驱动能量的大小及类型、油气藏岩石及液体性质、油气藏的地质构造形态;2)油田开发和采油技术:包括油气藏开发层系的划分、布井方式与井网密度的选择、油井工作制度的选择和地层压力的保持程度、完井方法与开采技术、增产措施以及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效果,提高采收率的二次、三次采油方法的应用规模及效果。15、简述注水开发的油田影响采收率的三个要素。答:注水开发油田的采收率公式为:R=HkSkLk1)油田的非均质情况。2)认识油田非均质的程度3)解决油田非均质的能力。16、简述划分开发层系的概念。答:把特征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单独的一套生产井网进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规划、动态研究和调整17、简述合理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答:(1)合理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2)划分开发层系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的基础;(3)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进行层系划分;(4)油田高效高速开发要求层系划分(5)提高注水波及范围、提高最终采收率要求进行层系划分。18、简述划分开发层系的步骤。答:1)以从小单元到大单元的研究方式研究油砂体特征及对合理开发的要求,确定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的地质界限2)透过单层开发的动态分析,为合理划分层系提供生产实践依据3)确定划分开发层系的基本单元4)综合对此不同层系组合的开发效果,选择最优的层系划分与组合方案5)层系调整。19、简述选择注水方式的原则。答:(1)与油藏的地质特性相适应,能获得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一般要求达到70%以上;(2)波及体积大和驱替效果好,不仅连通层数和厚度要大,而且多向连通的井层要多;(3)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要求,在所确定的注水方式下,注水量可以达到注采平衡;(4)建立合理的压力系统,油层压力要保持在原始压力附近且高于饱和压力;(5)便于后期调整。20、简述影响注水方式选择的因素。答:1)油层分布状况2)油田构造大小与断层、裂缝的发育状况3)油层及流体的物理性质4)油田的注水能力及强化开采情况。简述确定井网密度时要考虑的几个关系。答:1.井网密度与水驱控制储量的关系2.井网密度与井间干扰的关系3.井网密度与最终采收率的关系4.井网密度与采油速度的关系5.经济效益与井网密度的关系21、简述周期注水的概念和特点。答:是周期性地改变注水量和采出量,在地层中造成不稳定的压力场,是流体在地层中不断地重新分布,从而使注入水在层间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层间渗流,促进毛管吸渗作用,增大注入水波及系数及洗油效率,提高采收率。特点:可以使原先注入水未波及的低渗透小层投入开发,从而创造均衡驱替前缘,提高注入水波及系数和改善开发条件。22、如何理解资金的时间价值。答:在技术经济分析中,要首先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就是资金的时间因素。所谓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资金的价值与时间有关,资金的价值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经济观点来,资金的生命在于运动,资金循环得越快,资金的活力就越大,经济效益就越好。因此要尽量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加快资金的周转。体现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有利息及与之相关的其它指标。23、简述经济评价的任务。答:结合油气田开发工程的特点,油气田开发经济评价的主要任务有以下三个方面1)进行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与可行性研究2)开展油气田开发边际效益分析3)开展油气田开发经济动态预测与分析。24、简述经济评价的静态法和动态法。答:静态法:是指在对投资项目进行效益评价时,不考虑时间因素。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对方案进行粗略评价和排队。动态法:是指评价指标的计算中考虑了资金的时间因素,注意了资金运动的规律。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有利于加强资金周转的观念、利息的观念、投入产出观念,从而合理利用建设资金,提高经济效果。
本文标题: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复习资料(函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07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