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其他果树害虫及其防治
第五章番石榴害虫第一节实蝇类害虫柑桔小实蝇[DacusdorsalisHendel(StrumetaferrugineadorslisHend)]为害:幼虫潜居果内。形态特征:成虫:体长7—8mm,翅展16mm。体黄褐到深褐色。复眼红色,3单眼;前胸背板鲜黄色,中胸背宽,黑色,翅透明,有翅痣。腹部椭圆形,黄色至赤黄色,♀腹4节,♂腹5节,第3腹节背中央有一纵纹直达胸腹末部。幼虫:体长10mm,贺锥形,前端小后端大。前后气门,前气门呈小杯状,后气门片新月形。柑桔小实蝇的防治(一)农业措施:冬耕果园,消灭蛹。(二)物理法:1、摘除、收集被害果,集中处理。2、用诱捕器(成虫只能进不能出)内放诱饵:米酒:3—5份醋:10—20份水:60份(三)化学防治:成虫发生期,4—5日/次,连续3—4次。1、90%敌百虫1000倍+3%红糖水或者80%敌敌畏1500倍+3%红糖水。2、50%马拉硅磷(马拉松)2000倍+1%糖浆。第二节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为害:幼虫主要钻蛀成年树干基部和主根。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39mm,漆黑色、雄触角超过体长1倍;雌稍比体长,前胸背板中瘤明显,两侧各有1个刺突粗壮,鞘翅基部有颗粒突起;翅面上有由白色细毛组成的斑点,不规则排列。幼虫:初孵体长4mm;老熟体长45—67mm,前胸背板前背片左右呈黄褐色飞鸟形斑纹;后方有1块黄褐色“凸”形隆起;中胸腹面、后胸和腹部第1—7节背、腹面均具有步泡突。星天牛的防治(一)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增加植株抗虫力;及时剪除受害枝条和砍除受害严重的无结果能力的植株;(二)物理防治:1、晴天中午捕杀成虫;2、常查园,及时剔除孵卵或刚孵化的幼虫;3、钢丝钩杀大龄幼虫。(三)化学防治:用棉球蘸80%敌敌畏或40%乐果5—10倍液堵塞最下端的虫孔,或者用针管直接把上述药液注入蛀道。第三节蚜虫类害虫线秀菊蚜(Aphiscitricola)为害:以成虫、若虫刺吸叶和嫩梢的汁液,叶片受害后常向背面横卷,影响新梢生长和树体发育。形态特征成虫: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6mm左右,长卵圆形,多为黄色,也黄绿或绿色的。头浅黑色,具10根毛,口器、腹管、尾片黑色。体表具网状纹,体侧缘瘤馒头形。触角丝状6节,短于体躯,无次生感觉圈,基部浅黑色,3~6节具瓦状纹。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1.5mm,翅展4.5mm左右,头部、胸部、腹管、尾片黑色,腹部绿色或黄绿色,2~4腹节两侧具大型黑缘斑。触角丝状6节,短于体躯,第3节有次生感觉圈5~10个,体表网纹不明显。若虫:鲜黄色,复眼、触角、足、腹管黑色。线秀菊蚜的防治(一)农业措施:结合修剪,剪除有虫枝条。(二)化学防治1、喷雾:在为害初期及时用50%抗蚜威(辟蚜雾)超微可湿性粉剂2000倍、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10%氯氰菊酯或2.5%功夫乳油3000倍喷雾。药液涂干:蚜虫初发时用毛刷醮40%乐果或48%唑蚜威20倍液涂在树干上部或主枝基部6厘米宽的药环,然后用塑料薄膜包扎。第四节咖啡木蠹蛾(ZeuzeracaffeaeNietner)为害:幼虫钻蛀树干和枝条,致使受害以上部分枯死,或易被风折。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11~15毫米,翅展23~36毫米,触角基部羽状,端部线状,全身被灰色鳞毛,胸背有蓝色斑点6个,排成2纵列,翅灰白色,在翅脉间密布大小不等的青蓝色斑点,翅的外缘与翅脉交接处有8个近圆形的青色斑点;腹部第3—7节的腹面各有3个青蓝色毛斑(由于前后翅及腹部有许多斑点,故有“豹蠹蛾”之称)。雌虫腹部毛斑不明显,腹末茸毛较长。幼虫:末龄体长30毫米左右,紫红色,前胸背前半部有一黑褐色近长方形斑,斑的后缘有黑色齿状突起4列。第六章杨桃害虫第一节杨桃鸟羽蛾(Oxyptilussp.)为害:幼虫咬食花蕊。形态特征成虫:银灰色,体长0.8~1.3毫米,翅展1.5~1.8毫米,线状触角,虹吸式口器;翅狭长,外缘分裂,有长的缘毛。静止时左右平伸。幼虫:体红色,体表有突起,末龄体长0.8毫米左右。生活习性幼虫在花期大发生,以6月上旬至8月上旬为发生高峰期。杨桃鸟羽蛾的防治(一)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并烧毁;(二)盛花期喷洒90%敌百虫1000倍液,10天左右1次。第二节黑点褐卷叶蛾(Cryptophlebiaombrodelta)为害:幼虫咬食嫩梢、花穗以及蛀食果,引起落花落果。形态特征成虫暗褐色,体长6.5~7.5毫米。雌虫前翅后缘有一个三角形黑斑。雄虫前翅后缘具深褐色纵带。幼虫背面粉红色,有灰色毛片。黑点褐卷叶蛾的防治(一)农业措施1、冬季清除虫源;2、结合修枝整形,剪除受害虫枝;3、及时收拾落果。(二)生物防治:卵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三)化学防治:勤查果园,在其幼虫初孵至盛孵期喷洒90%敌百虫8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3000倍液。第七章番木瓜害虫第一节木瓜圆蚧(Aonidiellaorientalis)为害:若虫和雌成虫常群集吸取木瓜树叶、茎、根、果的液汁,使植株生势衰弱,果实受害则味淡肉硬、品质变劣、难以成熟。形态特征[介壳]雌介壳圆形或近圆形,暗紫色,第一次蜕皮壳在介壳中部,深紫色,第二次蜕皮壳褐色。雄介壳长椭圆形,暗紫色,第一次蜕皮壳偏在一边oE雌成虫]体长1毫米,头胸部较宽,呈马蹄形。围阴腺具4--5群,阴门前方无硬化斑纹,端区背面腺管长度不及臀板之半,第二、四腹节亚缘区的腺管狭长。臀叶3对,外侧的臀栉梳状分裂仅1瓣。木瓜圆蚧的防治(一)苗木检疫。有虫的苗木用薰蒸剂—溴甲烷薰蒸,不影响活力。(溴甲烷在空气中易挥发,浸透性强,比空气重,用于放于高处。)(密封仓库或大棚,用量20℃—28℃时,每35m3用0.5~0.75kg)。(二)业防治:及时剪除受害叶片集中烧毁。(三)化学防治:卵盛期每10~15天喷一次,连续2~3次:1、5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0%马拉硫磷800倍液;3、25%杀虫净400~600倍液;4、松脂合剂:(烧碱1kg、松青1.5kg、水5kg)10~15倍液。(四)用机油乳剂喷雾。第二节红蜘蛛[Panonychuscitri(MeGregor)]为害:幼、若、成螨在叶、嫩茎及果皮上吸食为害,使叶、果失绿,严重时引起落花落果和落叶。形态♀成螨体长0.3—0.4mm,暗红色,背部及侧部有瘤状突起,生白色刚毛;4对足。♂体略小,后端狭,鲜红色。4对足幼螨体长0.2mm,色较淡,3对足。红蜘蛛的防治1、做好虫期测报:1月中旬开始每10—15天查1次,每次选有代表性的果树20株,每株按树冠东、西、南、北、中各取4片,当10片叶上螨数超过100头而天敌不到5头时,即应警惕,在高温少雨时应喷第一次药。2、药剂:①20%双甲脒乳油或25%单甲脒水剂1500倍;②5%氟虫脲乳油1000倍;③50%溴螨酯1000—1500倍。3、生防:当叶螨密度未达到药剂防治指标时放食螨瓢虫或捕食螨(钝绥螨)与叶螨比1:2即于有效抑制半年。第八章其他热带果树害虫第一节桑粒肩天牛[Aprionagermari(Hope)]分类:鞘翅目天牛科。二、分布:国内有广东、广西、海南、四川、湖南、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区;国外有印度、缅甸、越南、日本等。三、寄主:菠萝蜜、柑桔、枇杷、梨、樱桃、苹果、无花果、桑树、海棠、榆、柞、柳等多种果树和林木。为害:成虫啃食嫩枝皮层,幼虫钻蛀枝干及根部木质部,使枝干局部或全干枯死,严重可致整株死亡。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6~27毫米,黑褐色,全体密被绒毛;头部中央具纵沟,沿复眼后缘有2、3行隆起的刻点;触角从第3节起,每节基部约1/3灰白色;前胸背板前后横沟之间有不规则的横皱或横脊线,两侧有刺突;鞘翅基部饰黑色光亮的瘤状颗粒,占全翅的1/4~1/3,翅端内外角均呈刺状突出。桑粒肩天牛幼虫:老熟体长约70毫米,头黄褐色;前胸背板骨化区近正方形,表面共有4条纵沟,两侧的斜伸,沟间隆起部纵列圆凿点状粗颗粒,前排的较后排的大;腹部背面步泡突具2条横沟,两侧各具1弧形纵沟,腹面步泡突具1横沟。生活习性北方2~3年完成1代,广东一年1代,幼虫在树干内过2个冬天,6、7月间羽化钻出,啃食枝干皮层、叶片和嫩芽,10~15天后开始产卵。成虫选择直径10毫米左右的小枝条,将树皮咬成“U”形伤口,将卵产于其间,每处1~15粒;雌成虫一生可产100余粒卵,成虫寿命约40天;卵经2天孵化;幼虫孵化后先向枝条上方蛀食约10毫米,然后再向主干方向蛀食。幼虫一生蛀道可长达2米左右。桑粒肩天牛的防治(一)人工捕杀成虫:于6、7月成虫发生期巡视树干,捕杀成虫;(二)防治幼虫:经常检查枝干,及时剪除受害枝条;对已钻入主干的幼虫,找新排粪孔用钢丝钩杀,也用80%的敌敌畏原液注入新排粪孔,并用黄粘泥涂封最下的几个排粪孔。第二节人心果斑螟(Nephopterysp.)分类:鳞翅目螟蛾科。分布:海南省。寄主:人心果。为害:幼虫蛀食果肉和果仁,导致果腐烂、落果;幼虫还可为害花蕾和嫩梢,造成花蕾脱落和嫩梢枯死。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14毫米,灰褐色,前胸背板及两侧肩片着生灰褐长毛簇,每腹节之间着生灰白色鳞片毛;前翅灰褐色,具两条横线,内横线灰白色波状弯曲,内侧有一个三角形黑褐色斑,斑块后缘中间黄白色。外横线也呈波状弯曲;翅的外缘具7个小黑点。幼虫:分5龄,高龄前胸硬皮板后缘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倒“Y”字形褐色斑;腹足趾钩双序环状。生活习性海南儋州地区年发生10~11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在平均温度26.3C,湿度69%时,完成一世代需28~35天,其中卵期3~4天,幼虫期15~17天,蛹期8~9天,成虫寿命2~7天。成虫羽化第二天夜间即可产卵,多产于果蒂周围;雌虫一生产卵9~123粒;幼虫初孵时在果表面爬动,3~5小时后开始蛀果为害,多数从果蒂周围和果间接触处蛀入。田间每年第一、二代发生数量最多,5月后虫口数量下降,9月份后又陆续回升。人心果斑螟的防治(一)农业措施:1、合理修剪,砍除杂草,降低田间荫蔽度;2、人工摘除受害果,收集落地果,集中沤埋。(二)化学防治:发生为害时用2.5%溴氰菊脂3000倍或20%速灭杀丁2000~3000倍或25%杀虫双1000倍液喷雾。第三节菠萝粉蚧[Dysmicoccusbrevipes(Ckll.)]分类:同翅目粉蚧科。二、分布:国内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福建、台湾等省区;国外有巴西、圭亚那、埃及、马来西亚、夏威夷及中美洲各地。三、寄主:菠萝、可可、油棕、香蕉、花生、杧果、甘蔗等。为害:若虫和雌成虫都能吸食菠萝的叶、茎、果实及根等汁液,叶片受害变黄、枯萎;根、茎受害腐烂;果实受害变质,不能正常生长。此外该虫还传播菠萝凋萎病,还诱发煤烟病。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椭圆形,长2~3毫米,桃色或灰色,被白色蜡粉,周围有蜡粉质刺突起17对;触角7~8节,褐色;后足胫节约为跗节的2倍长;雄成虫体微小,黄褐色,仅有无色透明的前翅1对,腹末有1对细长的蜡物质。若虫:雌若虫外形似成虫,但体微小,分4龄,经3次蜕皮后变为成虫;雄分3龄,第2次蜕皮后化蛹,为离蛹,藏在丝状蜡物质所成的茧囊中。生活习性华南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发生,5~9月为主要为害期,夏季1代历期约40天,以产雌孤雌生殖为主,多为卵胎生,少数为卵生。偶有雄虫出现,两性生殖产下的后代雌雄个体均有;雌成虫寿命40~50天,一生产仔50头以上。雌若虫期一般30多天,但冬季可长达2个多月;雄若虫期在夏季约14天,蛹期12~15天。菠萝粉蚧的防治(一)避免选用有虫种苗。一旦发现,可用50%乐果乳剂500~800倍液或或10%氧乐氯氰乳油2000倍液,或20%高效顺反氯马乳油3000-4000倍液或12.5%增效喹硫磷750-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粉1000-1500倍液,或44%多虫清乳油1000-1500倍液稀释
本文标题:其他果树害虫及其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1799 .html